试论井下新工艺的应用

时间:2022-07-18 09:12:45

试论井下新工艺的应用

【摘要】在实际采油过程中发现,封隔器在坐封后由于坐封载荷过大会造成井下管柱和分采泵弯曲,从而导致分采泵无法正常抽吸,石油产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特研究了管柱分层采油技术,设计了新型分采工艺管柱,经试用证明该分采工艺管柱技术能有效控制坐封载荷,解决各层间的干扰,提高油井采油产量。

【关键词】石油井 管柱采油 分采泵 自锁封隔器 新工艺应用

分层采油工艺是靠管柱来实现的,管柱由各种井下配套工具组成,工具的性能及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采油工艺的效率。为了有效降低钻采成本,提高石油产量,研究了一种采用井网开采分层采油工艺。经试验发现,可有效控制封隔器坐封载荷,防止坐封载荷过大引起的管柱和分采泵弯曲,使抽油机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这种新型分层合采工艺管柱提高了坐封成功率,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 石油井下管柱结构设计组成及重要部件介绍

1.1 该新型分层合采工艺管柱结构组成

为了满足油田复杂的地质状况,设计了新型分层合采工艺管柱,主要结构由分采泵、自锁封隔器、伸缩管、锚定器及加重杆等部件组成。

1.2 分采泵的工作原理

分采泵的工作原理,当抽油机上行时,抽油杆带动游动系统上行,上部柱塞和下部柱塞的游动阀在液柱重力的作用下被关闭;封隔器下面的液体将固定阀顶开流进下部柱塞与固定阀之间的空间;封隔器上面的液体将侧流阀顶开流进上部柱塞与侧流阀之间的空间。

当抽油机下行时,抽油杆在液柱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泵下部的固定阀被关闭,下部泵腔内的液体将下部柱塞游动阀顶开,通过柱塞、分流阀、上部柱塞和连杆所构成的通道进入上部泵腔,侧流阀被关闭,侧流阀与上部柱塞的液体一起进入分流阀外侧的通道,顶开上部柱塞的游动阀进入上部泵腔。就这样实现泵上部和泵下部的液体混合后进入油管,抽油机带动泵游系统上下来回运动,同时将封隔器上、下两个油层的油抽出,实现两个油层间互不打扰的创新。

1.3 封隔器的具体介绍

封隔器适用于分层试油、采油等工艺管柱工作。由密封、支撑、轨道换向三部分构成。用于分层采油的封隔器有两种,一种是永久式,一种是可取式;永久式封隔器的特点:耐高温220摄氏度,耐压70MPa,工作寿命10年以上;可取式封隔器的特点:耐高温150摄氏度,耐压50MPa,工作寿命3年以上。本新型分层合采工艺管柱所采用的封隔器为自锁封隔器,它的作用是利用皮碗与套管的接触来达到封隔油套环空的目的,油管的蠕动导致对皮碗的摩擦,补偿器用来消除这种摩擦,并解决油管造成载荷增加导致分采泵无法正常开抽的现象。

1.4 杆柱组合的优化设计

分层合采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采油技术,由于分采泵由两个柱塞组成,导致杆柱的组合不能同于常规,下行阻力要大,需要加一定的加重杆进行平衡,选杆根据原油的物性及下泵深度决定。杆柱合理匹配,做到优化设计。

2 分层合采工艺管柱的工作原理

本采油方法的管柱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一趟管柱来分层压裂,通过管柱结构设计实现压后井温测试与井下压力监测,可以完成压裂、测压、排液、测井温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管柱工作时,通过油管将补偿自锁封隔器、分采泵、花管等附件下放至井中预定位置,采用上提旋转下放的方式将封隔器坐封,并使伸缩补偿器、锚定器、分采泵处于工作状态,使柱塞上的拉杆与下抽油杆对接,然后将入柱塞和抽油杆送进井里,用防冲距进行调防抽油,上下层的原油由分采泵对应通道腔进入泵筒,分采泵分别抽吸两个工作腔对应的层段,经分采泵抽出后在油管中混合,沿油管上升至地面,从而实现原油分抽混出的举升方式。

3 补偿自锁封隔器坐封载荷计算

封隔器坐封后,管柱轴向任一点的受力为:Fx=G-F载荷=qg(L-Lx)- F载荷,其中,q为每米管柱的质量,Lx为管柱上任一点到管柱的距离,F载荷为封隔器对油管的作用力。以中和点为界可将管柱受力分为两部分,中和点处,管柱轴受力为0,中和点以上部分管柱处于自重伸长状态,中和点以下管柱处于自重压缩状态,所以必须控制坐封载荷,避免分采泵受压发生弯曲变形,分采泵必须位于中和点或中和点以上的位置。

在生产过程中,油管内液柱随着泵的往复运动将交替作用在油管和抽油杆上,使得油管受到拉伸或压缩。封隔器坐封后,油管所受载荷将作用至封隔器上,导致封隔器所受压力增大,坐封载荷增加。通过研究封隔器工作原理,对封隔器进行改进,在它的上部增加油管伸缩,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4 现场分析

对某井位进行具体分析,油井动液面1900m采用27/8英寸平式油管生产,设计分采泵泵挂位置1800m,封隔器位置2000m,所产原油密度为0.85g/cm3。为保证管柱中和点处于分采泵的下部,封隔器坐封载荷力应小于所承受的压力,即:F载荷≤qg(L―L中)。27/8英寸油管的管柱外径为73.02mm和62.00mm,q=9.52Kg/m,将其代入上式中得F载荷≤55977 N,将补偿自锁封隔器剪切力设置为50KN,中和点位置为1564m,大于1400m。封隔器坐封后,通过计算,油管上的液柱重量为525567 N,油管弹性模量为2.1×1011Pa,从而计算出油管上的液柱引起的油管伸缩量为9.92cm。经过上面的具体分析得出井下未下入分采泵前,得出液柱日产液量为3.39 m3,产油量为2.43 m3;下入分采泵后日产液量提高为4.71 m3,油为3.08 m3。经过现场试用,在井下装入分采泵后,产油量明显提升,说明管柱采油新工艺提高了单井产量。

5 分层合采工艺管柱技术的作用

(1)该分层合采工艺管柱能够有效控制坐封载荷,消除分采泵的泵筒和油管弯曲,减缓封隔器向下蠕动现象,

(2)该分层合采工艺管柱有效解决了封隔器坐封后,将下部油层气体顺利排出的问题,使分采泵不容易出现气锁问题。

(3)该分层合采工艺管柱将封隔器与分采泵配合,使上下两个油层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有利于油层的开采,达到独自出油的理想状况,解决了上下两个油层互相干扰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抽油泵的工作效率,比一般泵提高10%―20%。

6 结束语

总之,根据管柱的工作原理,证明了新型分层合采工艺管柱的可行性,能有效满足油田多层系开发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发挥出油井各层的潜力,提高单井产量。今后根据油井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研制开发各种各样的井下工具,满足油井在采油、注水、油层改造等采油工艺的需要,井下管柱工具在使用中将不断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孙利民.注水管柱应力与轴向变形分析.2000版

[2] 任勇.一种准确确定封隔器坐封位置的办法. 2007版

[3] 徐芝纶.弹性力学简明教程,2000版

[4] 宋治,冯耀荣.油井管与管柱技术及应用,2007

上一篇:石油管道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浅谈单泵分层采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