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内镜下表现

时间:2022-07-18 08:53:15

溃疡与糜烂的区别

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局限性组织缺损改变的底部,超过了黏膜肌层者称溃疡,而未超过黏膜肌层者称糜烂。溃疡的内镜下表现为破损较深、多有白苔(见图1a);糜烂的内镜下表现为破损较浅、多无白苔或有薄白苔(见图1b)。

图1a 溃疡破损较深,多有白苔

图1b 糜烂破损较浅,有薄白苔

按发生部位不同进行溃疡分类

胃溃疡还可以根据部位不同再细分为:胃窦溃疡、胃角溃疡(见图2a)、胃体溃疡、胃底溃疡、幽门溃疡及贲门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根据部位不同再细分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见图2b)和十二指肠降部溃疡。

图2a 胃角溃疡

图2b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按照良恶性进行溃疡分类

溃疡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溃疡的溃疡底部较平坦、均匀,边界清晰,活检质软(见图3a胃窦溃疡);恶性溃疡的底部凹凸不平,周边为堤坝样改变,活检质硬(见图3b胃癌)。

图3a 胃窦溃疡

图3b 胃癌

1 活动期(又分为A1期和A2期)见图(A1,A2)。A1期:初期溃疡,底部有白苔或血凝块,周边充血水肿明显;A2期:底部多为清洁厚白苔,周边充血水肿减轻,开始出现皱襞集中的表现。

2 愈合期(又分为H1期和H2期)见图(H1,H2)。H1期:溃疡缩小、变浅,白苔变薄,溃疡边缘出现明显的红色再生上皮;H2期:溃疡明显缩小,白苔进一步变薄变少,红色再生上皮范围增宽。

3 瘢痕期(又分为S1期和S2期)见图(S1,S2)。S1期:又称红色瘢痕期,白苔消失,表面被红色再生上皮覆盖;S2期:又称白色瘢痕期,被覆的再生上皮与周围黏膜的颜色几乎相同。

图(A1,A2) 良性溃疡活动期

图(H1,H2) 良性溃疡愈合期

图S1

图S2

溃疡的Forrest分级

Ⅰa:喷射状出血;Ⅰb:活动性渗血;Ⅱa:血管;Ⅱb:附着血凝块;Ⅱc:黑色基底;Ⅲ:基底洁净。

图Ⅰa 喷射性出血

图Ⅰb 活动性渗血

图Ⅱa 血管

图Ⅱb 附着血凝块

图Ⅱc 黑色基底

图Ⅲ 基底洁净

图4a 胃角溃疡

(H1期,Forrest分级Ⅲ)

图4b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Forrest 分级Ⅰb)

图4c 胃角癌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完整内镜诊断书写格式

胃角溃疡(H1期,Forrest分级Ⅲ)(见图4a);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期,Forrest分级Ⅰb)(见图4b);

胃角溃疡(性质?),或写成胃角癌(见图4c)。

上一篇:经典性:一种思想追求 下一篇:沉雄博大 意象天成 王亚平陶艺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