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8 06:15:54

九江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全球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面前,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的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我国绿色建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初始投资成本高于传统建筑,设计建造技术水平总体偏低,投资者认识有偏差等问题,绿色建筑的推广举步维艰。要想促进九江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必须加大对绿色建筑理论的宣传和实践的推广,加快和完善地方性绿色建设法规体系,出台绿色建筑生产、使用的激励政策,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管理,深化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九江;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对策

随着九江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九江市自2008年起仅新建各类住宅近500万平方米,但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高耗能建筑不仅会增加各类资源的需用量,还会给九江带来较大的环境污染。绿色建筑不但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还对环境无害,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做到人、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九江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不仅有利于建设“魅力九江”和节约型社会,还能推动九江地区区域经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1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有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的建筑,也不一定要采用高新的建筑技术,而是代表一种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上应该结构十分合理,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绿色建筑概念才被引入我国。但绿色建筑的理论在我国政府的宣传、推广下普及的较为迅速。1994年颁布的《中国2l世纪议程》提出,要积极研究与生态住宅有关的问题,建立生态住宅评估体系。其后,一系列对绿色建筑建造进行规范的文件相继出台,其中:2003年l 1月,《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2006年3月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 九江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广大市民对绿色建筑认识有较大偏差。

近几年,虽然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广绿色建筑的应用,各大媒体也经常宣传所谓的绿色建筑, 但对于生活在九江这样二、三线城市,甚至县、乡镇的人们而言,周围很少见到具体的绿色建筑。广大市民分不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相互间关系,不仅普通民众,甚至一些业内人士也比较模糊。

据笔者所做九江市绿色建筑认知度的调查显示:200份调查问卷中近4成的市民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小区内环境的高绿化率。近3成的市民认为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有关。而对绿色建筑有较为清楚认知的市民不到一成。

除此之外,调查还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绿色建筑会增加造价成本。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误解,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

2.2 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

自1994年颁布《中国2l世纪议程》中提出要建立生态住宅评估体系后,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建筑能耗及绿色建筑评价方面的法规、标准.但要在我国建立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建筑体系还需要走很长的路。众所周知,我国地区性差异性很大.绿色建筑在各地区的针对性很强。各地区必须从抓本地区生态决定因素入手,调查、了解每户各类的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制定每户各类污染排放量的限制规定为重点,逐步建立绿色建筑体系。而近些年,九江市只是按政府相关规定执行各项法规、标准,并没有建立有关建筑能耗及绿色建筑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标标准。

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缺乏各级政府的激励政策。这使得这些年如火如荼的九江房地产市场中少有开发商真正、主动地关注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及节能型建筑的推广。绿色建筑只成为开发商销售楼盘时的时尚名词和卖房促销的噱头。

2.3 施工建造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九江市的建筑行业目前的现状是: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技术装备落后。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艺落后,管理过于粗放等问题。加之材料的不完善,使得绿色建筑建造技术中最基本的: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的要求,共同改造重组形成的新技术都难以得到很好的实施。

2.4 绿色建筑相关应用在九江市城市建设中的典范少。

在政府层面上,地方政府过分注重GDP,过度消耗有限资源,从而过度破坏了本已欠佳的环境。虽学术界已很早提出绿色建筑概念,但九江市政府没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重要的建筑上未能提出使用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具体要求,也未体现有关绿色建筑的相关导向。

在设计层面上,建筑师还未能着眼大局,将绿色建筑放在城市整体规划中进行思考;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上,各专业的设计人员还未能达到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的设计能力。

3 九江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教育以点带面。

地方政府应作为绿色建筑发展宣传的主体,承担起行政责任,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政府的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宣传教育过程中应以点带面。首先,应在行业内进行宣传和教育,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房地产开发商、监理单位等,只有这些专业人士对绿色建筑认识到位,才能在本职工作中施实,进而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其次是地方高校,高校主要分为两部分群体,一是对高校教师群体,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职业作用。二是学生,今天的在校学生,明天社会中的一员,有较大的影响力;最后是普通民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寻常百姓家。应让绿色建筑进入社区,由政府基层管理机构进行组织宣传教育,让大家对绿色建筑及节能减排有一定的认识,最终转化成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3.2 加快完善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重点应建立地区针对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绿色建筑验收体系。

具体而言,在建立绿色评价标准体系、设计绿色评价体系、循环经济的利用程度评价体系、再生资源利用评价体系、居住健康评价体系等体系和制定舒适程度评价标准和建造活动绿色评价标准等各类地方性法规、标准基础上,通过强制执行来达到推广和使用绿色建筑的目标。除此之外,九江市政府还应出台与之相配套的经济激励政策如:对房地产开发商建设可再生资源示范建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优惠政策,从激励建设主体上来推进九江市绿色建筑进程。

3.3 加大对九江地区建筑施工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

首先,各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设计的标准。

其次,选用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材料,要强化建造活动的绿色行为.各施工企业需从加大科技投入,更新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手。通过加强建筑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工程项目,有计划有组织的逐步研究开发新机具、新工艺、新材料来提高机械化水平。另外施工企业还需在企业自身管理上下功夫,通过狠抓管理、精心施工,来降低资源消耗。在具体建筑生产过程中,应采用节能降耗措施,防止过多地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等。

4 九江市政府应在重点工程上大力扶持和推广绿色建筑的相关应用。

政府不仅是绿色建筑的宣传主体也应是绿色建筑示范推广的主体。地方政府应对重点的建筑及市政工程做出具体的节能降效的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1]九江年鉴 (2009)

[2]《重庆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熊远勤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1卷第4期

[3]200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分析》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绿色建筑浅谈》

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月):雷春娟 1981年4月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上一篇:建筑节能的途径和实施措施 下一篇:发展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接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