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会行走的大团圆

时间:2022-07-18 01:34:59

那一场会行走的大团圆

9月18~21日,中秋刚过,爱心鞋第48站,花样盛年慈善基金会携手深圳市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进江西于都,给仙下乡高枧小学、乱石小学,车溪乡罗坑小学、小汾小学等21所乡村小学的孩子带来了3959双爱心鞋,以及一场会行走的大团圆(P.S.,本站爱心鞋有500双为吉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

陡坡上的余悸

9月19日中午,在一个又陡又窄、弯度很大的斜坡上,志愿者老谢的越野车突然熄火了,还倒退了几步。我的双腿不由像失重了一样,轻飘无力,心也跟着一紧。启动,熄火;再启动,还是熄火,车又倒退了一下。后座的3位女志愿者吓坏了,相互紧紧抓着彼此的手。

老谢打开车窗,探出头查看路况。我看到他扶在窗边的右手,竟然在发抖,心里的紧张不由又添了一分。尽管老谢一直说不用担心,我们能开上去的。

看完路况,老谢关了车内的空调,让我们全部下车,然后给车子加足马力,越野车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就像一头愤怒的野兽一样,最后一下子冲到了斜坡顶上。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是在去于都仙下乡龙溪小学的路上,龙溪小学是一座位于半山腰上的学校。因为地处高山上,途中又有好几段山路十分窄小、陡峭,很多当地的司机都将去龙溪小学视为畏途。便是每年跟着我们的队伍给于都各个村小运送爱心鞋的老货车司机也说,每次去龙溪小学,沿途的路况都让他忐忑不安。

教学楼好了,学生却少了

还记得前些年来于都捐赠爱心鞋时,看到的教学楼有不少是破旧的,因为没有足够的教室,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只能坐在一间教室里上复式课。这一次,因为国家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力量,我们所到的学校都已焕然一新。但,又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教学楼建好了,学生却少了。

9月20日上午,我们来到了车溪乡桃坑小学。

桃坑小学是我们这一站见到的学生最少的学校,整个学校只有12个学生。3年前,谢校长被调到这所学校任教时,学校里还有4个年级。现在却变成了2个年级,一年级3人,二年级4人,加上学前班5人,12个孩子一同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全校只有2个老师,1个教语文,1个教数学。给一年级上课时,学前班和二年级就自己做作业。20分钟后,就轮到学前班或二年级。

“现在有许多孩子被父母带去县城读书了,所以村里生源就少了。”谢校长说,有能力的家长都认为,县城的教育设施更齐全,教学质量也更先进。

谢校长还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之前国家的生育政策,所以哪怕现在教学楼建好了,教室多了,学生却减少了,孩子们仍不得不挤在一间教室里上复式课。

一个不想妈妈的孩子

这一站爱心鞋捐赠,刚好在中秋节过后。经过我们的打听,很多孩子的中秋节都是和爷爷奶奶过的,月饼大多是亲戚送的。在车溪乡中心小学,有一位瘦瘦的小女孩跟我说,她最爱吃豆沙馅的月饼。

这个名叫肖淑香的小女孩今年11岁,读五年级,有一双微微咧一下嘴便会弯成月牙状的小眼睛。小淑香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爸爸患有精神病,还在她3岁时,妈妈就离家出走了。她和哥哥、姐姐暂由单身未婚的叔叔代为抚养着,平常叔叔出去做水泥工时,就会给她几块钱,让她中午在学校附近买点吃的,通常她都生吃方便面。

在小淑香的印象中,妈妈只在她读二年级时回来过一次。妈妈给她带了好吃的零食,还有新衣服。只是没想到,在学校短短相聚了几小时,妈妈就走了,之后便再没见过面。

“想不想你的妈妈?”

面对我的问题,小淑香想了想,然后摇摇头。“真的不想吗?”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小淑香低下头,“呜呜”地哭起来。

那一刻,我的眼眶也热了,只好抱着她,轻轻安抚她,不再问下去。怎么可能不想呢?正是因为内心太渴望,但又明知不可能,所以才用否定断了自己心中的希望之路……

或许,这一场会行走的大团圆,对小淑香而言,还不如心中稳稳的小团聚。

但愿我们的爱心鞋能够陪伴她,行走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强,越走越勇敢!

上一篇:让物理教学从“知识提取为目的”处出发 下一篇:对传统文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