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后备人才培养 蓄力企业发展后劲

时间:2022-07-18 01:19:25

注重后备人才培养 蓄力企业发展后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人才。构建后备人才培养平台,打造过硬的后备人才队伍是助推企业安全、和谐、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薛村矿党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大力加强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构建选拔平台、培养平台,优化了队伍结构,扩大了总量,提高了质量,盘活了存量,形成了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各展所长、争创佳绩的良好局面。

----广开渠道,识才重德,构建后备人才选拔平台。矿党委始终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选拔工作导向,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选准、选好了后备人才,保证了后备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一是坚持敞开“门户”,公开公正选人才。根据人才队伍现状和企业发展需要,在后备人才选拔上,注重抓好了三个环节。选拔前。及时将后备人才的选拔资格和条件向职工群众进行公开,让大家了解选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拔中。不断增强后备人才选拔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全面公开笔试、面试、答辩、政审、公示等各程序选拔结果,广泛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选拔后。结合后备人才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时限,努力为后备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二是注重德才兼备,实绩评价选人才。矿党委坚持从生产条件艰苦的一线班组长,管理经验丰富的基层单位领导干部,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和党群干部当中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着重围绕政治思想、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采取座谈了解、一线调研、综合评定等方式,对初选人员进行全面评价,将评出了优秀人员吸收和纳入到后备人才管理中来,确保了后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坚持集体研究,民主推荐选人才。在对各类优秀人员全面摸底和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矿党委要求基层单位和机关部室每年进行一次后备人才推荐,由组织人事部对所有民主推荐上来的后备人才进行分类、汇总和初审,在此基础上,提交矿党政联席会研究讨论,确定后备人才。组织人事部门及时做好了后备人才的备案、建档工作,并进行追踪考察,从而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员选拔到后备人才队伍当中。

----健全机制,创新方式,构建后备人才培养平台。矿党委始终把后备人才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培养方法、管理手段等一系列举措,构建了后备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培养过程更加严谨,培养方式更加灵活,管理模式更加合理。

一是创新培养机制,为后备人才成长“筑基”。健全学习机制。制定了后备人才学习规划,通过细化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次数,规范学习记录,创新培训方式,实现了后备人才理论培训和中层管理人员理论培训相结合;后备人才技术业务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业务培训相结合,增强了后备人才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推行了测评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下发测评票等形式,对后备人才的学习情况、现实表现、工作业绩、团结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公开、公正的民主测评,切实掌握后备人才培养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下一步培养意见和建议。完善了考核机制。坚持对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兑现、责任落实、单位培养、能力提升、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和名次评定,考核结果与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岗位聘用、培养期限界定等方面联挂。

二是创新培养方式,为后备人才成长“搭梯”。针对不同类别后备人才,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方式,为后备人才迅速成长搭建了进步的阶梯。创造性地实施了具有该矿特色的“上挂”进入机关、“下挂”走入一线、“互挂”轮岗交流、“外挂”走出家门、“靠挂”尝试助理、“联挂”学用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六挂”后备人才培养锻炼法。经过培养和锻炼,后备人才的视野得到了开阔、知识得到了丰富、才干得到了增长,宏观思维、大局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激励后备人才成长成才,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缺员情况,矿党委通过资格审定、理论笔试、现场面试、实践考核等公开竞聘程序,及时从后备人才中把群众公认、政治坚定、业务精良、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近年来,先后组织公开竞聘16次,有68名优秀后备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或管理岗位。

上一篇: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 下一篇:论居室空间装饰环境舒适性设计观念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