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香连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7-18 01:08:57

防风香连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防风香连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秋季腹泻患者86 例,随机分为2 组各43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防风香连散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 例,好转10 例,未愈3 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0 例,未愈8 例,总有效率81.4%。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 腹泻;小儿;中医疗法;防风香连散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72-01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每年11 月至下一年1月为发病高峰,多见于6 月~2 岁的婴幼儿,其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多通过消化道传播,且易造成流行。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科用中药防风香连散治疗秋季腹泻患儿43 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6 例均系本院儿科门诊就诊患儿,按就诊顺序分成2 组。治疗组43 例,男28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3 岁;平均病程3.5 天。对照组43 例,男29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4.2 岁;平均病程3.6 天。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确诊。

1.3 纳入标准年龄在6 月~5 岁,病程少于5 天,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儿。

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者;②有严重的心、肝、肾、脑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③存在有可能造成泄泻的其他疾病;④不能按规定、按量接受治疗措施,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全部患儿进行静脉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等对症处理。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静脉注射及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防风香连散,基本方:防风5g,木香5g,黄连1g,茯苓5g,白术5g。随年龄大小适当调整药量,脾虚者加炒白术、黄芪;阴虚者加麦冬、太子参。每天1 剂,水煎,复渣1 次,两次药液相兑分2 次服。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 例,好转10 例,未愈3 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治愈25 例,好转10 例,未愈8 例,总有效率81.4%。2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多由轮状病毒侵袭小肠黏膜绒毛已分化的上皮细胞,使成熟的肠细胞受到破坏,导致小肠有效的吸收面积减少及小肠功能改变。本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小儿泄泻究其原因,病变在脾胃,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密,易为外邪所侵,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皆能引起脾胃功能紊乱而发病。防风香连散由防风,木香,黄连,茯苓,白术组成,功效解表清里。方中重用防风既解表退热,又能胜湿止痛、解痉;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黄连既清肠胃之热,又燥肠胃之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脾虚食少; 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共成解表清里之剂。对于秋季腹泻患儿,防风香连散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0- 38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 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氯雷他定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近期... 下一篇:纯中药痔根清丹治疗内外痔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