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索

时间:2022-07-17 10:53:38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点探索

摘要: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要制定严格的科学管理措施,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遇见的每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产品的质量以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质量控制 要点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章标识码:A

1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方面

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体制都是以施工单位分包的形式体现,而施工单位未能明确指出工作范围。主观上,施工单位希望承担更多的工程项目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人为的在工程工序上造成一些漏洞,这样加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另外,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工程施工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有限参差不齐,给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1.2 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所涉及的专业技术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因此,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些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空间和时间的要求更为严格,这无疑减慢了施工的工作进度。另外,就目前看来,传统的施工技术在整个工程施工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施工人员大多数是专业理论知识不多的农民工,缺乏对先进生产设备的正确使用,对工程的技术质量影响很大。

1.3 技术质量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多,其中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在日益广泛,对工程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每个专业领域既有其自身特定的空间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必须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若没能充分的考虑技术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专业知识交叉的细节部位,容易造成工程延期或质量达不到要求。另外,随着现代建筑的个性化发展,每栋建筑的每个部件都是特有的,管线的布局以及设备的安放都各有差异,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提高了各专业领域间出现矛盾的概率。同时,施工人员也未必能及时的掌握新技术、新产品。

2 改善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协调各方工作

不断提高工程项目中的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的能力。目前,工程项目以施工单位分包为主,因此,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必须协调好各方工作,做好各阶段之间的衔接,明细各部门的工作范围以及权责,协调好施工工程工序以及材料供应等。一方面,科学的制定项目管理条例,工程分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工程项目,避免因没协调好工作造成工程的延期或工程质量的不合格。另一方面,制定严谨的协调管理程序,通过客观的分析工程项目,逐渐强化组织和管理程序,弱化对个人的依赖。

2.2 施工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质量控制主要是完善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科学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施工,并贯穿于整个工程。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计划是根据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制定的,因此,在此阶段必须要做好工程图纸的审计工作以及技术的交接。若需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则必须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促使每个工作者都要熟悉工程的施工工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质量要求。对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准确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调配,同时也要做好必要的维修保养。

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以免计划的不切合实际或不符合变化后的施工条件。详细审阅工程设计图纸,并依据工程施工合同制定工程进度表,防止进度计划脱离实际,必要时请部分施工人员一起参与。合理配置施工人数、周转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各阶段工程项目的正常运作,必须细化工程施工进度,实行分段控制,并适当的留些裕量。

2.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详细分析工程质量的关键点,并设置相关部门对其负责,同时,应健全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促进施工者以及质量检测部门及时为反馈系统提供保障。管理者可以依据反馈信息,针对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地措施,并及时将决策传递给施工者,从而有利于整个工程的部署。

控制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实现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的根本。第一,工程施工部门要有成本观念,将控制成本渗入到工程的每个环节中去。第二,定期的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分析,归集施工成本和工程预算,并进行必要的核算分析,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之中,使项目的盈亏处于可控状态。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定额,促使管理者在控制工程质量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2.4 施工后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后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的工程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依据相关规范以及国家标准,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工程的每个工序、每种产品进行检测,质量检测部门要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并对施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将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国家标准分配到每个相应的小组手里,甚至对工程的原材料以及每项半成品都要出示合格证或检查报告。

工程施工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产品检查标准,要保证企业的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对原材料的采购必须设有单独的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以及设计标准进行采购。控制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工程的主体结构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后要注重装饰的质量,在进行装饰时,避免装饰的通病,细化局部结构,争取做到有一定的创新和特色。控制关键部位质量,如建筑的地下室、顶层以及楼梯走道等,在人们不经常到或容易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要重点检查。新材料新技术的大力推广,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施工单位要及时的了解业界的最新消息,并积极的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试用、推广。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并定期的进行专业培训,开展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林根.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4)

[2] 吴淑珍,万勇林.关于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2)

[3] 蔡法林.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 华章. 2012(35)

[4] 庞云书.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21)

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张庆勋,男,(1986-),助理工程师,从事教师工作,研究方向:地震对砌体结构作用的研究

上一篇:聚丙烯纤维水泥灰土稳定砂的抗冲刷性能试验研...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