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7-17 10:26:23

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应用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30例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以18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后,完成疗程的观察组29例,1例因经济原因退出,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93.1%,病灶吸收率为86.2%,空洞闭合率为69.0%;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76.7%,病灶吸收率为73.4%,空洞闭合率为30.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耐药结核病是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结核病,近年来,由于治疗方案不合理,抗结核药物的使用不当,艾滋病的流行以及患者家庭经济原因等因素,耐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作为第四代氟哇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MXFx)由于甲基侧链的存在,抗菌能力更强,抗菌活性更强,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理想药物[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应用利福平(R)、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联合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30例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其中观察组有一例因经济原因退出治疗,完成治疗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41.2±3.3)岁,病程平均(3.4±0.7)年;对照组完成治疗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3 ~ 57 岁,平均(43.0±3.4)岁,病程平均(3.2±0.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材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利福平0.45g,口服1次/d;异烟肼0.30 g,口服1次/d;吡嗪酰胺0.75g,口服2次/d;乙胺丁醇0.75 g,口服1次/d。

观察组联合使用莫西沙星0.4g,口服1次/d;对照组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0.4g,口服1次/d。

1.3 疗效观察 在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定期进行胸部X 线片检查;治疗前查痰涂片3次,治疗后每个月查痰涂片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月做痰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次;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给予血液生化检查;随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通过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以P

2结果

2.1两组痰菌阴转率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3、6、9、12以及18个月后的痰菌阴转率结果,见表1。

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痰菌阴转率93.1%,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6.7%,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胸片病灶吸收率结果比较,见表2,空洞闭合率结果比较,见表3.结果依照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评价疗效[5]。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吸收好转率为86.2%,对照组病灶吸收好转率为73.4%,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空洞闭合率为69.0%,对照组空洞闭合率为30.0%,观察组空洞闭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2.3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结果比较,见表4。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82.8%,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3%,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耐药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左氧氟沙星由于容易吸收,作用时间长等原因,普遍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作为第四代氟哇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MXFx)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抑制DNA的复制,进而起到杀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相比,由于甲基侧链的存在,药物和细菌结合的能力更强,增加了药物对细胞膜的穿透破坏能力;莫西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约0.125~0.5μg/mL,左氧氟沙星的为0.25~1.0μg/mL,莫西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左氧氟沙星;有文献报道,莫西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灭菌活性高于左氧氟沙星,本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8个月后,莫西沙星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93.1%,对照组痰菌阴转率为76.7%,有显著差异。然而在治疗3个月时,无显著差异。可见在短期治疗时,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疗效相似,随着治疗的进展,莫西沙星的杀菌活性优势体现出来。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联合传统药物治疗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莫西沙星的价格比较高,有1例患者退出治疗。虽然莫西沙星的价格高于左氧氟沙星,但是由于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因此推荐在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中,优先选择莫西沙星。

参考文献:

[1]刘文君,李鸿槟,江芸,等.含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近期疗效分析[J]. 临床医学,2012,12(10):38-40.

[2]朱庆斌.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6(13):509-510.

[3]MusserJM.Antimierobia lagent resistanee in Mycobacteria:moleeular genetic insights[J].Clin Mierobiol Rev,1995,8(2):496-514.

[4]白若梅.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J].河北医药,2013,12(19):2903-2904.

[5]Araujjo-Filho JA,Vaseoncelos-Jr AC,Sousa EM,Silveira C,Ribeiro E,KIPnis A,Junqueira-KIPnis AP.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eulosis: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Braz J Infeet Dis,2008,12(5):447-452.编辑/申磊

上一篇:探讨中医针灸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一篇:就这样爱上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