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解惑 德者为先

时间:2022-07-17 10:24:05

在不知不觉中我已在北安市和平小学工作了十五年,在这十几年中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现在有的学生已步入工作岗位,有的学生刚刚小学毕业,正在努力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回想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的宗旨应是德字为先,只有品德高尚的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现将自身的工作感悟与同行分享。

一、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可以说是千人千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爱好和喜忧,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特点,努力把每个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每接一届新生,我都努力在一两天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在第一时间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给他们一份惊喜,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多接触,多角度观察学生,让我的班级工作很快步入正轨。

记得班里有个学生总是沉默寡言,与老师和同学很少接触,似乎成了班里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在一次无意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的音质很好,就推荐他参加学校的文艺节目汇演,他也不负众望被选为主唱,并在汇演中表现极佳。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二、走进学生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自己的人格,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关注、肯定和赞许。老师若放开架子,走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更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对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我或是轻轻走到其跟前,善意地提醒一下,或是用眼神示意要认真听讲,而不是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搓伤孩子的自尊心。对于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会及时了解他们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我曾在教育理论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尝试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们亲近我、信任我,乐于跟我讲心里话,而且孩子们只要稍有进步,我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学生入学的第一次考试结束后,我及时把成绩汇总,然后一一找学生帮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学习目标。而每一次考试后,面对那些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的学生,我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训斥、找家长,而是找其个别谈心,帮其分析查找原因。每次谈话后,学生都对我充满感激,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理解学生,关注学生,走进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没有尊重和理解,没有关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注他们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三、宽容学生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班里有一个男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对于班级活动却很不热心,总是拈轻怕重,遇事斤斤计较,时间久了,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多次找他谈心,指出他的不足,引导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还与他一起打扫卫生,用行动慢慢感化他。我还说服班里的学生,让大家接纳他。我的付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开始悄悄改变自己,很快就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班级活动也能够积极参加。

对待学生,老师要有宽容、慈爱之心。真诚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善解人意的目光,都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更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关爱学生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学习的动力,还要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老师年长于学生,有着比学生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因此,老师要多留心、多观察、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难题,指导他们如何学会学习、学会休息、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记得我刚担任副班主任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上课能够遵守纪律,但是学习基础差,方法欠缺,因此成绩总也提高上不去。了解这些情况后,上课时我就提问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一次次的提问中他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再上课时,不用我提问,他就主动回答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课余时间我经常单独找他,给他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帮助他找到了学习的捷径。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平凡的事业中书写伟大的篇章吧!

上一篇:教师的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 下一篇:“三九”模式下的学习小组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