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07-17 09:20:14

搞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点滴谈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实验的设计思维与理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寓情感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4-02

高中物理学科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最难学的一科,概念的抽象性,规律的限制条件及应用的逻辑性,实验设计的灵活性,题型的多样性等都给学生学习物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它教好教活,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规律的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并学会应用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思想,题型的归纳,解题方法的指导,这些对物理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物理老师,我从教十几年来不断的总结和思考,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加强概念和规律教学

要想学好物理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应该不要基本功而空谈素质。只有在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前提下,才能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例如,我在讲解“电势能”这个很抽象的物理概念时,我们可以类比重力势能来讲解,学生较容易接受。另外我们还可以把某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电场线我们可以通过静电作用来模拟把电场线形象化。规律教学要注重建立过程,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先从亚里士多德的运动与受力观点讲起,循序渐进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最后再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其中还可以讲解一些有趣的物理学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物理知识,同时还拓宽了知识面。关于规律建立的物理学史方面的问题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此规律教学中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应该讲解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物理学史。规律有哪些适用条件必须给学生交代清楚,像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这两大规律,离开守恒条件将无法应用解题。在了解建立过程、知道适用条件的前提下,理解并掌握规律的内容是教学中的核心。学好概念和规律最终还重在应用,要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来做,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要适当,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每一个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学生实验。课堂上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演示实验:把一个线圈和灵敏电流计连接成闭合回路,当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了非常明显的摆动。学生很是好奇,回路中没有电源怎么会有电流呢?学生的兴致一下就被提起来了。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改变条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总结,最后学生自己就把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总结的很好了。演示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和总结能力。教材中已有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做好,教师还要能尽量设计一些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多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把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味,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分组实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最后的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电学实验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还要求他们领会实验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电学设计实验是历年高考物理实验出题热点,除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外,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思想与理念,指导设计方法。使学生告别“计算题难点我也不怕,根据所学的理论和公式,我总会通过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设计实验真是无从下手”的思想。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物理题型较为多样化,概念和规律应用解题也特别灵活,经常有学生和我这样说:老师,课上我都听懂了,规律我也背好了,我自己做题就做不出来了,你讲题时一说我就明白,有时候题是自己做出来了,可却不知道对不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分析问题,首先抓不住题目中所给的关键条件以及隐含条件,不知道该应用什么规律来解决问题,其次不会进行物理过程分析,解题时就不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时就算把题解出来了,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考虑不全面的地方。解决物理计算题关键还在物理过程分析,我在给学生讲解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综合运用的复杂计算题时,常常引导学生进行过程分析,采用“程序法”把整个过程分解开,每一个小的过程就简单明了了。应用数学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是一类典型题目,物理选择题中图像问题很常见,如运动学图像问题、电学图像问题、电磁感应图像问题、交流电图像问题等。解决每一类图像问题都有其关键点,抓住图像的斜率几乎是解决所有物理图像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讲清各类图像题中斜率所代表的意义。课堂教学中要分清主次,对于重点的题目详细讲解,还可以改变条件深入挖掘,或者把同类题目归类对比分析,如组织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的训练,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让他们彻底明白此类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恰当地启发和引导,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适当地给以表扬和鼓励,把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学好物理。

上一篇: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中成长 下一篇:浅议“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