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方式”先要“换脑筋”

时间:2022-07-17 08:47:37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思维方式的转变入手――“变方式”要先“换脑筋”。

从单项思维转换为系统思维。传统的发展方式,更多地强调经济增长,见子打子,单项突破,注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方式已难以为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变了思考发展问题的方式,更加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今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把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单项思维转换为系统思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五个重庆”,就是典型的系统思维。通过推进“五个重庆”建设,牢牢牵住了重庆发展的牛鼻子。“森林”、“畅通”、“宜居”、“平安”、“健康”,这“五个重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今天,建设“五个重庆”这一系统思维,尤为珍贵。

从物本思维转换为人本思维。传统的发展方式,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增长。为了推动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拉动,这其实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钢筋水泥越来越多,GDP数字年年在涨,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似乎并没有与之“共振”。为了转变这种方式,重庆从2009年开始,更多地强调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超过了50%。与此同时,市委开展了“唱读讲传”活动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扶正祛邪,净化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精气神,大大激发了发展主体――人的活力。这其实是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真正做到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就是人本思维,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

从地域思维转换为全球思维。传统的发展方式,往往是各自为政,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依然固守这样的思维方式,只能走进死胡同。特别是对于重庆这样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并存的内陆地区,峡谷意识、山头思想本来就比较严重,将地域思维转换为全球思维,尤为紧迫。为此,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建我国内陆开放高地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短短两年多时间,出口这块一直制约重庆发展的短板被迅速拉长,实际利用外资成倍增长,去年的总量已跻身于全国前十位、西部第一名。这一实践再次证明,思路一变天地宽。今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更应时刻注意冲破峡谷意识,牢固树立全球思维,面向世界配置资源,真正把开放作为重庆发展经济的第一动力。

从惯性思维转换为创新思维。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与传统的思维方式相适应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惯性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捷径就是从惯性思维转换为创新思维。建设“五个重庆”、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提出这些重大战略需要创新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也需要创新思维。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公租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就迫切需要创新思维。就拿万元增收来说,如果我们不动脑筋,只是和农民一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再怎么艰苦奋斗,都很难实现目标,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增加一分钱都不容易。因此,我们帮助农民增收,既要出钱出力,更要出点子、出智慧,和农民一起“换脑筋”。又如公租房建设本身就是全新事物,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更需要创新思维。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1000万人口、1000平方公里“双千大城”等,也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总之,转变思维方式,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前提。目前,重庆的发展备受瞩目,众多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总结出多种“重庆模式”。其实,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审视,重庆已经创造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庆模式”。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智慧成果,当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者。

上一篇:番茄节(小小说) 下一篇: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