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和“影像志”一起成长

时间:2022-07-17 07:23:51

童心:和“影像志”一起成长

【一】

如果不是南京这座古都的风韵吸引了童心,也许她会在老家小城做一辈子语文老师。爱好写作的她,从2000年大学时开始发表文章,但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写剧本。

是几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的一篇小小说要改成一个短片,制作方先是找到了她,问她是不是愿意进行改编,正是这个机会,改变了她之后的道路。

答应之后,童心才发现,虽然是文秘专业,但她对剧本创造一窍不通。她先是找了相关的资料看,又买了一些影视改编的书籍,两个月的学习之后,她跑到南京,找到了先前给她打电话的那家影视公司。

事情偏不凑巧,由于资金问题,那家公司的老总婉言谢绝了她改好的短剧剧本。

于是,2007年的冬天,在童心的眼里,南京就特别冷。她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重新回到小城做自己的语文老师,二是在这个城市里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暂时为自己的理想找一个栖身之处。

她选择了后者,因为这座古风犹存的城市吸引了她。那些匆匆忙忙的脚步,那些朝气向上的眼神,让她突然觉得,如果回去,就会被埋没在小城里。

凭借着自己厚厚的剪贴簿,她在一家小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广告文案写作的工作。但是,一心想往影视方面发展的她,却不满足于自己生活在这种状态之中。

转机出现在2008年初,当时的童心已经28岁了。一次无意中,她得知有家小的婚庆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要转让,由于急用钱,连营业执照带设备一共15万元。童心当时就动了心,她卖掉了小城里的房子,然后又借了一些钱,接手了这家公司。

但冲动后,童心才发现事情并不是凭借冲动就能干好的。这家公司原来是以给结婚新人录像为主,但在摄像器材普及的今天,公司的这项业务不断打折扣,但依旧门可罗雀。

旧有的市场已经无法继续,新的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那段时间,童心一个人守着一堆摄影、编辑器材发愁。依照她的本意,不仅是给新人,还可以给某些企业拍一些宣传的小片子,但半个月下来,没谈成一笔。

那天清晨,她起床后没有跑到公司,坐在那里呆了一会儿,想想自己前一天业务的失败,晨光中,看到那些细微的灰尘在跳舞,突然心有戚戚,自己这一天天下来都做了些什么?脑子中如过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又一遍,突然,一个想法跳了出来,她想把自己拍下来。

灵感一旦出现,马上各种想法如影随形,场景、布置、脚本,等等。很快,她扛起了那架好不容易才熟悉的摄像机,然后利用自动摄像,先给自己拍了一段起床后匆匆忙忙准备东西的场景。

就这样,三天下来,所有需要的场景都拍摄完成,一边以不太专业的剪片手段剪辑、合成,一边完成了后期配音。

片子一个星期之后杀青,短短40分钟的片子,她一个人完成。其间,她一边在网上找着相关的手法、技术,一边兴致非凡地给自己的脚本不断更改。片子放映时,成就感油然而生,而上帝,此时就用灵感之手再次眷顾了童心一把。她突然想到,能不能用这些东西来打开公司局面?每个人的生活都忙忙碌碌,有人写日记,可是,以这种影像纪录为“日记”的形式,好像很多人都没有做过。

这个想法折磨得她一夜没有睡好觉,她索性坐起来,打开电脑,开始写一份宣传资料,开头就是:你有自己的纪录片吗?……

【二】

第二天,童心就把宣传资料、图片等准备好,她的首选目标就是那些成功的商业人士。可是当她好不容易跑到一家能接待她的公司里,那位老总听了她半天解释,却没弄明白她是做什么的,还一个劲儿地问,你所说的这些有用吗,对我的生意有帮助吗?

童心有些沮丧,她万万没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这种有钱有闲的人玩的“日志”游戏,其实对他们没有什么帮助,否则他们一定会做这笔生意。

一天的时间,童心就在不断否定与不断修改中,将自己的计划慢慢成形。终于,在一天将要结束时,她以1000元的价格拉到了第一笔业务,一家销售地板的经销商愿意让她纪录,但有一个前提,如果拍得不好的话,他不会付款。

经过一天的剧本编排,第三天,童心就扛着器材跟着这位姓董的老板上了路。

不入行不知道,原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辛苦。就像眼前这位风光的老板,上午要跑三到四个分销商谈事,中午要宴请行业内协会的一个什么管理人员,下午又出了点麻烦需要解决,而晚上竟然有两个饭局等着他……

两天的拍摄,童心终于和董老板告别,说要回去剪辑了。董老板看她辛苦地跟了两天,有些不好意思,硬是拿出100元让她随便吃点什么。那一刻,童心感动了,她想,其实自己除了做外在的东西拍摄,像这种感动人心的事情,在画外音等解说上,也应该得到体现。

童心没想到,正是这一点由外至内的东西,给她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片子出来刻成光盘,董老板看后大加赞赏,并且以每份十元的价格让童心再准备一百份,他要把这个东西当成礼品资料送给行业里的合作伙伴,同时在自己每一家分销店里都定期放映。

董老板不愧是商人,童心没想到的很多事情,他都想到了。

回去后,童心又重新修订了自己的宣传材料和计划。这么多天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虽然加上刻光碟的费用仅仅挣了1600多元,但是这1600多元,却是自己这样一个不专业的人通过专业的东西挣过来的,这份成就感,恐怕不是简单的想象就能达到的。而且有了自己与董老板的影像日志,再推销时,就容易得多了。

很快,她又做成了一笔生意,是一位保险业的讲师,不过这位讲师的要求十分刁钻,一会儿要求一定要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一会儿又要信息量丰富,短短的40分钟剧本时间,似乎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但价钱他是一分钱也不往上涨。

童心忍了这些委屈,终于拍摄完成。接下来制作完成之后,没想到对方却不满意,挑三拣四,最后还压了价格。

童心十分恼火,但还是交出了资料。走出那家保险公司的大门,她几乎要哭出来,但回过神来仔细一想,对方的某些指责也对,她并不专业,摄像的许多知识还不完备,而且后期制作,也仅仅是从网上找些技术解释来做的,对方不是董老板那样的完全外行,有些话,说得还是相当有道理。于是她决心等生意做大点时,招一些专业人员进来。

月中时,董老板打电话过来,给她介绍了个活。原来是他一个做酒厂的朋友,看到了他的这份特殊的“名片”,意愿非常强烈,并且给童心开出了3000元的高价,说只要能做得好,光碟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个月能接到十份这样的活,那么一切开销都可以保证,而且还有相当可观的利润可言,这个城市里成功人士那么多,董老板肯定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需求的人,肯定,还有许多人要尝试。

这笔生意做下来,童心感觉到轻车熟路了,仅仅三天就完成了整个片子的制作,第四天,她把做好的光碟送到了酒厂老板面前,对方十分满意。

【三】

业务渐渐做起来,童心才知道自己想出来的这个点子,竟然有那么多的深度可以挖。不仅是“业务名片”类的影像日记,而且人生中、婚姻中都可以做出来。

就有这么一对夫妻想要做他们的一天。说实在的,刚刚接到这个活时,童心不太想做,要知道,在摄像机的拍摄下,他们也许做不到那么自然,但是那位丈夫的一句话打动了她,他说,我们就要离婚了,也许这个东西,是我们最后的纪念了。

于是,从一天的开始,到两个人躺在一张床上。其中有许许多多一起争执的场景,男人不在家时的场景,等等,零零碎碎的,竟然拍满了几盘带子。

可等到回去剪辑时,童心才觉得有些困难,看着那些两个人一起走过的一天,她不知道应该定位在哪个主题上,思考了很久,她定位成平淡的温馨,穿插自己想好的配音,然后末尾还配了《牵手》这首歌。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夫妇两个宽大的房间里,在那台50英寸的大电视面前,这部《牵手的一天》竟然比任何催泪大片都有效果,女人哭得一塌糊涂,男人也不断地抹着眼泪。

后来,男人在原定的2000元基础上又加了1000元。原因是平时他们不管是吵架还是吃饭,都只能看到对方的表情、状态,但现在客观地、如看电视一样看到了两个人真正的状态,他们决定暂时不离婚了,从这部片子中,竟然找到了可以改正或是改变的地方。

就这样,童心的业务也越来越多,随着手里的资料增多,业务也越来越容易拉到,而更多的,竟是回头客介绍的。

最有趣的一次,是一位爸爸要给双胞胎的儿子做影像。两个小家伙极度配合,不仅唱歌跳舞样样拿手,而且和爸爸妈妈配合得十分好,这个家庭日记,让童心做得非常顺利。

不仅是个人,一些团体也找到童心。比如十几位老人组成的合唱团也找到她,要她给拍出一天的日记,送给每个人做纪念,老人们都是自发集资,钱不多,但是童心依然接了下来,因为她看着那些笑得如一样的表情,突然就感动了,而且她明白,支持着自己做下去的,不仅是市场的需求,而且还有自己的感动。

但是她也拒绝了另一些人的要求。比如有位大款想拍他和自己情人的一天。尽管对方开出的价格并不低,但是童心总是觉得,如果自己拍这种片子,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她最后对那位大款说,如果你拍你和你妻子金婚的那一天,我可以免费给你提供所有帮助,一分钱也不收。她看到,对面的男人,当场就脸红了。

2010年年底,她的工作室也有了一定规模,有时也不仅仅满足于挣钱,她还有更高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什么,帮别人做些什么。

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影像日记”: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一些直观美好来代表自己的生活,我负责把这些纪录并且提出精华,如果你是一个平凡人,那你一定有平凡的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你一定有让别人借鉴的地方。我们所做的,就是让影像记住,有那么一段精彩的光阴,在你的岁月里真实地发生过。

上一篇:不完美欺骗 下一篇:先动爱情,再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