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时间:2022-07-17 07:04:48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几乎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整体工程量中占据重大比例,一直是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新时期,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的不断增加,模板施工必要性与重要程度更是日益提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组织开展模板施工,以保证其施工质量极其必要。本文便是以模板施工作为主题,从模板的验收、安装、拆卸几方面谈论了其施工技术,并从几个常见质量问题入手,谈论了控制其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模板施工直接关系着混凝土工程与钢筋工程是否能顺利健康的开展,而且其施工费用占据了钢筋混凝土工程费用的极大比例,做好对于模板施工的技术控制,以保证模板材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尽可能保证模板施工的质量,便成为相关工程建设人员的重点工作任务。鉴于近年来,模板施工的数量大幅度上涨,且其技术难度逐步上升,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展了对于模板施工各项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提升模板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的具体技术

1、验收环节

施工队伍进行模板施工,首先要由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模板形式,然后选定针对拟定模板开展技术与成本分析,并根据各模板的类型,进行成本优化与技术配套,最终确定模板的实际形式。

技术部门针对模板的形式开展方案设计,然后进行排模与加工,待模板制作完成后,要经由技术与材料两部门进行联合检验,以分析其是否合格,待检验合格后,技术部门需要实施技术交底,而材料管理部门则进行具体的储存。

具体来讲,合格的模板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技术要求,即: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度、强度、支撑力,构造简单便于拆卸,且连接部位紧密严整,待各部分质量皆合格后,设计部门要为各部分模板的安装进行图纸设计。

2、安装环节

施工人员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遵循垫层、基础梁、构造柱、柱、墙板、圈梁、梁、楼板、楼梯这一流程,各部分的安装施工皆具有其自身对于技术的特殊要求,各环节施工人员要切实依照自身技术要求开展严谨施工。

1)垫层模板安装。该部分模板的体积较大,但不需要过高的基础高度,在进行安装时,施工人员要对基础中心线与标高进行核实,然后弹射中心轴与四边的施工线,再以具体边线尺寸为依据,对准模板的侧面,并对模板的垂直度和其标高实施复核校正,然后使用支撑系统固定该模板,待安装完成之后,对尺寸与标高等参数进行进一步复核,并彻底清除所有的杂物。

2)梁工程安装。基础梁的安装需要在梁底土方达到设计压实度之后,然后利用混凝土(水泥砂浆比1:3)进行浇筑,然后结合具体的跨度进行模板安装,其梁宽不大的部位安装外侧模板,再于垫层位置弹射两边线,然后调整模板的尺寸与标高,再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即可。若梁宽在4m以上,施工人员要以梁跨度的1/1000到3/1000为依据在梁底处进行起拱,先主梁、后次梁。梁下部位加设木垫板时,施工人员要保证支撑柱的间距为600mm-1000mm,且以木楔垫块、剪力撑、水平拉杆对支柱进行加固。待安装完成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对标高、尺寸与梁中线进行校正调准。

3)柱结构安装。施工人员首先要弹射纵横线、边线,然后将第一片柱模板安装就位,并以临时的支撑或是铅丝(14号以上),对主筋进行绑扎固定,再对第二片模板进行安装固定,并以海绵条(厚度为2mm)粘合接缝,并对第二片模板进行支撑固定,接着安装第三、第四片模板,营造一个方桶形状,再从下到上使用套箍对其进行固定,再对轴线、垂直、对角线、截面等存在的偏差进行校准,然后以小型钢结构固定该柱模板,上层、中层与下层的间距为500mm,同时对尺寸进行校准,最终固定。

4)墙体模板安装。施工人员首先要拼装两侧的模板,其顺序为:以基层的中心线为基准确定墙体两侧的边线,并将侧模对准边线,然后调整侧模的标高与垂直度,以支撑、斜撑对其固定,并借助钢管夹板架对墙体两侧模板支撑,模板的安装必须先为横墙然后为纵墙。待外墙的混凝土强度在7.5Mpa以上,施工人员要将金属的三角模板架设置于螺栓孔。对内墙安装模板时,要以木板或者铁板为堵头模板,然后将其安装于外端头。完成模板安装施工之后,要对螺栓支撑、扣件进行检验,查看各部分构件的稳定性、牢固性,并保证其接缝的严密度。

5)楼梯间模板的安装施工,要以刨光方木作为其各个模板的接茬,方木的安置要保证水平度,并且将钩头螺栓穿过下一道墙的螺栓孔,对方木进行支托,保证方木和墙面之间的紧密贴合,再以海绵条对其接缝进行黏贴,其模板垂直的精度要控制在3mm以内。如下图电梯间的模板安装施工:

3、拆除环节

模板拆除的顺序与模板支设的先后顺序相一致,且需要由非承重到承重。在拆除梁板部位的模板时,可以采用早拆技术,留设1-2根的龙骨作为支撑,且各模板的拆除必须隔层实施,临时堆放模板的重量不得超出混凝土楼板的承载力,如果梁板跨度较大,施工人员要从跨中向两端进行拆除。在拆除柱墙模板时,要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且柱模板的拆除应当严格避免损伤混凝土的棱角及表面,墙模板拆除的合格混凝土强度应大于1.2Mpa。

二、模板相关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1)施工人员在安装模板时,必须以平面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保证模板位置的精准度,保证各立柱相邻垂直模板板面之间的高差处于2mm以内,仔细地检查各个节点的牢固度。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沿着楞的走向牢固连接各垂直支柱,以保证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度与稳定性,还要确定其爬梯与脚板等临时设备的牢靠度,对楼层边缘进行安装,还应当加设护栏与安全网。此外,施工人员还要采用聚苯材料(厚度约为10cm)对伸缩缝进行填充,将墙体的伸缩缝部位处理完善,利用该填充墙作为外模板,然后再设置内模板。

2)施工人员必须对易锈蚀的木胶合板、模板快、模壳进行适当的隔离保护,如喷刷隔离剂,并对螺栓接头与地脚螺栓进行刷油处理。而且,胶合板的边缘与孔洞部位以及其他的接缝处还要严格开展防水处理,以避免接缝部位的渗漏。如,梁底模板的安装,要清除所有的混凝土残渣,然后以海绵条对下墙的表面进行紧贴处理,以避免该部位出现渗漏。再如墙面上层与下层的接茬部位,施工人员要保证刨光方木与墙及模板的紧密接触,以使支模与内墙的顶端构成精确的直角,以避免出现漏浆问题。

3)施工人员进行拆模处理,可以使用早拆技术,但是必须严格控制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避免早拆施工破坏混凝土结构,或者是使混凝土结构失去必要的支撑力。同时,必须严格依照设计顺序拆除模板,在对垂直的模板拆除时,要先将其支柱松动,然后为其加设一定的保护措施,再将模板与支楞拆除,还要留下必要的支撑模板作为支柱。

三、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模板施工建设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开展,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成本,因此,施工队伍要努力展开对于模板施工的技术控制,借助有效的技术手段,推动模板施工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安平.建筑工程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J].四川建材,2009(05)

[2]缪正兵.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0(27)

[3]彭湘.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中外建筑,2010(06)

[4]欧振伟.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8)

[5]刘德高.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通病的预防[J].施工技术,2010(S1)

上一篇: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下一篇:GPS测量地面沉降的可靠性及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