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 气壮山河

时间:2022-07-17 04:19:32

春风拂面,细雨绵绵,杨柳依依。我伫立在大胡庄82烈士纪念塔前,默默地重温76年前的那场战斗,默默地哀悼牺牲的烈士!我没有亲历那场战斗,也没有对那场战斗做深刻的调查和研究,然而,我从党史资料和许多网文中读懂了大胡庄战斗,被烈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的铮铮铁骨和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所震撼,所激励!

不久前,我得知在淮安区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的精心努力下,大胡庄82烈士的遗骨与遗物,被放入棺木,迁入大胡庄82烈士陵园,从此与日寇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82位英烈长眠陵园,我的心里得到了一些宽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种爱国的激情驱使我要好好写写他们,讴歌他们的爱国壮举和顽强的杀敌精神,另外区老促会副会长田文秀、茭陵乡党委书记夏海华等专门找我,希望多为大胡庄烈士写些文章。然而,大胡庄烈士们的名字留下的却很少很少,只有副营长巩殿坤、连长晋志云、战士刘本成,我下笔犯难了。我于是进行寻访,从最早调查研究大胡庄战斗的学术专家秦九凤那里又找到了几位烈士的名字:连指导员胡勇,文书高建国,战士王孩儿,战士耿傻子,当地刚入伍的大勇子。副连长孙文魁没有参加战斗,正在抗大四分校学习。我获得了这些宝贵的烈士名字,心里感到莫大的收获!我于是根据秦老提供的史实资料,重温大胡庄的战斗:

1941年3月底,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奉命由皖东北开赴苏北盐阜区,执行地方化和加强地方武装的任务。部队冲破运河、盐河要津的重重封锁,挺进淮海与盐阜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交界处苏家嘴一带集结,要在这一地区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同日寇的持久战。团部安排一营的主力二连在苏家嘴西北10公里处大胡庄一带驻防,警戒淮阴、涟水城日伪军的行动,以保证主力侧翼的安全。二连连排长都是老红军,是跟着黄克诚将军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屡建功勋的猛士。该连配备的是老套筒,每人一把刺刀和大刀,四颗手榴弹,全连配有轻机枪两挺。为了加强领导,团部特指派一营副营长巩殿坤随二连行动。

1941年4月25日,这天太阳快落山时,二连指战员悄悄移驻茭陵镇南边的大胡庄。连队领导经过现场勘察,决定在庄西北的小西场过夜,并迅速派出警戒。深夜,在汉奸的告密下,盘踞于涟水城的侵华日寇华北派遣军第二十一师团一部200多人和伪军400多人,带着四挺重机枪和两门九二步兵炮,兵分两路,以钳形包剿之势,在乌云密布的夜色中窜过茭陵镇,直扑大胡庄。

26日凌晨4时许,驻扎在大胡庄农民胡其华家的二连连部获悉日寇以8倍兵力前来偷袭的情报,正欲分散转移,庄圩外树丛中的哨兵已鸣枪报警了!随着枪声,敌人像恶狼一样扑了上来,一下子冲进了庄子,把二连拦腰截断。

战斗经验丰富的晋志云连长迅速指挥一、二排就地展开,利用院墙、猪圈和房屋的窗口就地反击,两挺机枪很快将敌人打得缩回了头。副营长巩殿坤甩掉上衣,左手握鬼头大刀,右手抓着驳壳枪把,大声高喊:“同志们,敌人送上门来了,狠狠地打!”他迅速指挥已有伤亡的三排抢占房屋等制高点,把住巷口等几个有利地形,奋起还击,终于压住了敌人突如其来的第一次冲锋。

接着敌人对二连阵地发起了第二次冲锋。阵地上尘土飞扬、砖瓦横飞。房顶炸穿了,院墙炸塌了,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然而,二连的战士们英勇顽强,又一个接一个冲上去,敌人的二次冲锋没有得逞。紧接着敌人又进行第三次冲锋,也被击退。在二连的阵地前,躺着100多具日伪军尸体。

日军指挥官急红了眼,下令投掷毒气弹。过了一会,敌人趁着烟雾发起了第四次冲锋。副营长巩殿坤命令大家上好刺刀,准备与敌人肉搏。当敌人冲到面前时,他一跃而起,大声喊着“杀”冲向敌人,勇猛突刺。战士们也跟着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被分割在另一边的连长晋志云,沉着指挥一、二排的战士们将房屋的山墙打通,战士们穿墙移动,巧妙地和敌人捉迷藏。战士们越战越勇,子弹打光了用刺刀捅,刺刀捅弯了用大刀砍,大刀砍钝了用枪托抡、用砖头砸。昨天才入伍的大胡庄的地主长工“大勇子”,摸起一把菜刀朝鬼子头上砍去,在战斗中光荣牺牲。指战员们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第四次进攻。

几个小时过去了,敌人除了尸体增加外,其他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敌人开始投掷燃烧弹,趁着浓烟烈火发起了新一轮进攻。

二连指战员们战斗在火海之中。机牺牲了,战士剩下的也不多了。一名炊事员顽强地从血泊中爬过来,抱着机枪向敌人扫了一梭子子弹。身负重伤的晋志云清楚地知道他们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他和几个伤员拆毁了机枪,将零件扔到猪圈和土井里。阵地上一个个伤残的战士也将自己心爱的武器拆毁。当敌人哇哇冲到跟前时,他们有的抱着敌人滚进浓烟烈火,有的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中午时分,枪声渐渐平息,二连的勇士们几乎全部伤亡。副营长巩殿坤左腿被弹片击断,身负重伤。他对身边负伤的通信员说道:“大娃子,你要活着,将这里的战斗情况和战士们的英雄事迹报告给团部!”然后命令他躲藏起来。通信员含泪告别巩殿坤,躲到一处老百姓家的柴垛子里。冲进庄内的日寇瞪着血红的眼睛,在弥漫的硝烟中寻找搜索,在柴垛子上刺了几刀。敌人有一刀刺到大娃子身上,他没吭声,躲了过去。敌人搜索到一间烧坏的茅屋时,蹲在泥墙边的巩殿坤忍着剧痛,举起血染的手枪,用仅剩的一粒子弹,击毙了那个舞着指挥刀留着小胡子的日本军官。后面的鬼子兵吓得失魂落魄,不敢靠近,在远处投燃烧弹,年仅23岁的巩殿坤被熊熊烈火吞噬了。

阵地上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大火在吞没了半个村庄后,终于在两栋屋子之间一个较大间隔的空地熄灭了。敌人踩着一片焦土,占据了二连的阵地。鬼子见到有几个身负重伤的战士拒不投降,竟丧心病狂的把他们绑在木棍上,放在火里活活死。牺牲后双手仍牢牢地掐着一个鬼子脖子的二连文书高建国,头颅被敌人砍下扔到旱沟里。

在这场战斗中,战士刘本成战斗到最后负伤躺在死人堆下得以幸存,通信员大娃子也得以幸存,其他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英雄的二连指战员消灭了200多敌人。

那天风沙很大,团部驻地正处在上风头,以致枪声听不见,烟火望不见。直到一个村干部跑来报告了情况,首长才知道二连遭到日伪军偷袭。团政治处主任李少元同志当即率二营和警卫连跑步增援大胡庄。他们赶到这里时,敌人已撤走了。新四军战士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助下打扫战场,竟没有发现勇士们一具完整的遗体,有的战士紧紧抱住敌人烧死在一起,有的还咬着敌人的耳朵,连长晋志云的遗体已经无法辨认,副营长巩殿坤全身烧焦,只剩下一只穿着鞋子的脚尚可辨认。军民们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他们强咽着仇恨,含着热泪,连夜将烈士的忠骨抬到庄子北边的旱沟里深埋了。

重温大胡庄战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英雄的二连指战员们,以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气吞山河的浩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永垂青史。英雄的二连是当年八路军新四军的典型代表,表现了共产党抗日军队坚不可摧的钢铁般意志和视死如归的英勇献身精神。今天,我们虽然无法认识和查找他们的一个个名字,但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他们与日月共存,与天地同在。今天,大胡庄战斗纪念塔高高地耸立着,每当我们看到这座血染的丰碑,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些无名战士在硝烟中英勇地将子弹射向敌人,英勇的挥起大刀砍向敌人的情景,我们的热血里就会涌动爱国的激情和顽强拼搏、报效祖国的信念!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永远怀念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新四军、八路军勇士们!

注:本文作者施向平,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区作协副主席、淮安市新四军研究会理事,著有长篇纪实小说《车桥战役》《淮宝支队》《浴血盐淮》。短篇小说《爱的红围巾》荣获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上一篇:普洱茶的文化涅 下一篇:原来“问”是如此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