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发展,与时俱进―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7-17 03:32:28

面向发展,与时俱进―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了我校中医药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工作,阐述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作用、地位,对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创新实验等5个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为依存,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研究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对于医药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应用计算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实验教学决定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成败。目前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的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教学的学时数低和不重视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2007年我校中医药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介绍在“面向发展,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些改革措施与心得体会。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类分层次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分类分层次体系与内容。多年的实践表明,这样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主要依据是学科差别和学生特点。

(1) 根据学科差别,合理分类教学

我校各二级学院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具体要求尽管存在不少差异,但详细分析各个学科学生今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方向,在基础教学这个层面上,能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人文经管类、理工类和医药类,每个大类的二级学院之间的要求比较相近。人文经管类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和数据库系统应用能力;理工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医药类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专业软件,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和医药信息检索、利用的能力。

(2) 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层次培养

根据学生自身计算机水平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信息技术学院规划了分层次培养,并提出了以下两个层次的培养方案:基本型培养方案面向一般本科生,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型培养方案面向七年制学生和优秀本科生,除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论课堂全面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精选案例、分解任务、讲练有机融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项目,通过项目实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实验教学采用“项目调研、项目开发、项目验收”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能力培养

(1) 网络化、多媒体化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变革提供了基础,目前我校已建成覆盖全校范围的以两台IBM高端小型机、海量数据存储系统、万兆光纤网络为核心的统一实验教学平台,为全校各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网络服务。在此实验教学平台上已经成功建设了包括信息系统、精品课程专题网站、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等20多个软件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编制了多部实验教学CAI课件。目前部分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已经实现了远程教育和开放式模拟实验室功能,整个计算机实验教学正逐步朝着实验教学计算机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2) 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正逐步改革教师全面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采用由简单综合设计创新循序渐进的方法,前半段主要考察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常用机器设备、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科学表达实验结果以及分析判断、逻辑处理、结论确定的能力,后期重点培养学生检索、查阅文献及工具书、正确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3) 考试与考核

学生实验成绩考评采用平时实验成绩与期末实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平时实验成绩占30-40%,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主要依据,期末实验考试成绩占60-70%。同时,为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凡在实验中有所创新者实验总成绩增加10%,多次创新者总成绩增加15-30%。并建立了合理的实验成绩登记和网络建档制度。

(4) 实验室开放

从2004年开始,我院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制定并实施了各实验室开放方案;目前各实验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每天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有利于本科生课外实验或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外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

我院针对实验教学实际情况,2005年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教师结合制度和科学研究计划等择时指导本科生,本科生写出研究计划后交导师修改,实验研究计划完善后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学研究工作,逐月予以总结。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强本科生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科研思维培养的目的。

3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探索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式的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特征和规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是日新月异,是中医药学科所无法相比的。只有根据不同时期计算机学科的发展,紧紧跟踪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实验环境,促进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体系的更新,使学生学到当前最新技术,才能够真正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就应用型、实用型的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在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全面走向大众化教育,从政府订单式教育,全面转向用人单位订单式教育,计算机知识进入到用人单位,只能是一种用于创造经济效益的实用技能。“实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学计算机的目的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不能太基础、太学术化,必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配以适当比例的基础理论并选取实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毕业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既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搞好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需要。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热爱计算机实验教学、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淘汰率高,而计算机人才发展空间比较大,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岗位并不具有吸收人才的优势,因此学校和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智慧,以老带新,平时经常举行教研组的实验教学讨论会,提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介绍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能尽快适应实验教学岗位。

(2) 教研相长

鼓励青年教师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把研究成果补充实验教学内容。鼓励青年教师不仅教好实验课程,而且要积极投身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和技能。

(3) 激励机制

鼓励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岗位上不断进取,把出国进修、国内交流、参与科研项目、教材编写、晋升机会等落实到为实验教学做出贡献的教师。鼓励年轻的骨干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攻读博士学位。这些举措使得年轻教师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稳定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5积极开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均衡,特别是计算机课程不作为高考的课程,因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这就造成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巨大差别。因此,从2005年开始,我们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体系。做法是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整体优化计算机实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是:重视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普及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鼓励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我们在各门课程中还安排了课程设计、大作业和课外实验,由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安排分工和规划进度等。由于没有标准和现成的答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撰写实验报告,最后还要小组答辩才能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充分空间。

为支持学生的研究创新实验,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开放了工科楼3楼公用机房,为学生提供自由机时,由精通专业技术的教师指导。学院还建设了创新活动网站,为学生优秀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发展、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以 “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新观念来组织教学。渗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突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新世纪中医药创新人才尽我们的力量,做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战德臣,孙大烈,张彦航.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43.

[2] 郭红.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2-27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 With The Times

ZHAN Xiu-ju, LIU Xiu-feng, YAN Yan-hong, TANG Ding-ying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City of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application of TCM inform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in my universit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 the function and state of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 ,andnext analyzefive aspect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teachers team、innovative experiments ,at last put forward a available solution.

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innovative abilities,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柔性教学实践 下一篇:基于EDA技术的计算机硬件体系实践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