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兵团赴朝差点全军覆灭

时间:2022-07-17 03:32:26

1951年2月16日,杨得志带领十九兵团离开了祖国,奔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第一线。

一过新义州,踏上朝鲜的土地,美机三五成群来往不断,不时传来隆隆炮声,空旷大地几乎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村庄。

为避免遭到白天空袭,17日拂晓6时,火车头把杨得志和兵团机关乘坐的四节车厢送到定州南边的山洞里,准备傍晚再走。

等到傍晚时,“哐当”一声,车厢缓缓而动,渐渐地驶出了山洞。杨得志感到不是被车头拉着向前走,是向后退。而且车速骤然加快,车向前倾斜,小桌上的茶缸、水壶直往下滑,叮当乱响。

兵团作战科副科长余震跑到杨得志和政委张志民面前说:“糟了,我们的车厢没有车头了!”杨得志不禁一惊,透过车窗向车前车后看去,无头的车厢顺着山势,由高向低,风驰电掣般地滑去。

坡度大,车速快,制动闸已经无济于事了。车外的丘陵、山崖、树木,闪电般地后退。这时车厢里除了兵团的负责人外,还有兵团机关几乎全部人马――十九兵团的神经中枢全在里面。

有人说:“组织跳车!”杨得志赶忙制止:“不行,车太快了!”

10多分钟时间,车厢驶近定州车站。老远看到迎面停着一辆货车。一旦与货车相撞.必定是车毁人亡!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月台上箭一般跑来一个男孩儿,迅速板开道岔,杨得志他们的车缓缓地停到另一条铁轨上。

杨得志赶快跑下车,向他道谢。这位小朋友看来只有十三四岁,穿着很破烂,小脸小手被冻得红红的,胸前斜挂着一支比他矮不了多少的美式冲锋枪,一副完全是成年人的面孔和姿态。杨得志让警卫员给他拿来一些吃的东西,他很爽快,很大方地收下后,叽叽咕咕说了些什么。翻译说:“孩子说,谢谢志愿军东木(同志)!”杨得志的警卫员一把把孩子揽在了怀里。

后来谈起这事,大家还有些后怕,想到当时的紧张样儿,又觉得好笑。政委张志民随口吟道:想起此事头发懵,无头火车擅自行。出师未捷先遇险,一险引得百人惊。

郑维山说,我添两句:扳道工人好机警,指点列车定州停。

张志民以拳击掌:“好!”转脸说,“老杨,你也来两句,这首诗就成了。”

在他们情绪的感染下,杨得志当即诌了两句:遇险非险凶化吉,战场协力建奇功。(摘自《十大将军》)

上一篇:突发事件中受众媒介素养的表现 下一篇:广播自动播出系统工作原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