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07-17 02:54:13

刍议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材编排不合理、实用性不强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高职建筑力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为此,笔者认为,应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来推进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等多种方法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建筑力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58-01

建筑力学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建筑结构及其相关课程的基础,也是从事建筑施工、管理等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那种粉笔加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渐渐不适应建筑力学教学的需要,因而必须加快推进建筑力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 高职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与教师方面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高中的升学率,也带来了生源素质的普遍下降。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我国普遍存在着重普通高等教育、轻高职教育的社会认知倾向。优秀的学生都进入了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深造,只有那些学习基础较差、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才进入高职院校。因而在高职院校中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信仰追求,总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在混日子。

在教师方面,许多教师还是抱着固有的观念教学,没有认识到教育形式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却喜欢拿着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时期、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严,导致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听不懂、没有成就感,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2.教材方面

当前使用的高职建筑力学教材是按照传统学科体系编写的,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较零碎,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由于过分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强调对学生计算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反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建筑力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许多学生都认为建筑力学只是纯粹理论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这无疑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高职建设力学的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建筑力学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这三部分内容,各部分又有具体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如结构力学主要研究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受力以及内力计算问题,介绍了力法、位移法、反弯点法等求静定结构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建筑力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客观现实,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努力降低学习的难度。此外,还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引入实际问题、相关案例、思考题等,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三 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方法改革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中心,将单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师生互动,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针对建筑力学公式多、知识点多、图形图表多等特点,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之中,用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直观、形象、具体的画面中获取知识,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网上答疑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在师生之间进行学习交流。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学当中还可以根据学习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梁的正应力强度”时就可以设置问题:“要提高梁的抗弯强度应设计和选用什么样的截面,是矩形还是圆形的,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推进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体思考、总体规划,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推进,在探索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赵萍.建筑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3]王有权等.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9(25)

上一篇:试述创新教学法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