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分析

时间:2022-07-17 11:51:57

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分析

摘 要:本文对1999年―2009年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变化情况以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财政性投入仍显不足;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尽合理,多元化的融集资机制并未形成;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

关键词:辽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支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40-02

本研究从总量、比例、结构,以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对比等方面,分析了1999年―2009年间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收入与支出十年变化的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选择辽宁省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教育经费支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等指标,数据分别来源于《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辽宁省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等。

一、辽宁省教育经费投入的发展变化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稳步提升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辽宁省在保持区域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教育的投入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辽宁省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的63.9亿上升到2009年的349.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1.6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0.70%。

(二)财政支出、教育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

虽然辽宁省教育经费支出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将省内GDP增长水平、财政支出和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情况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仍十分缓慢。政府教育支出受到财政总支出的增长规模和速度的制约。辽宁省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比例不高

十年间,辽宁省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攀升,从1998年的61.0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00.3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85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8.72%。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为稳定,一直保持在14%―17%之间,2009年达到最低的14.98%。

总体来看,教育经费支出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是紧密相关的。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规模与比例会受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直接影响。这与我国有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吻合的[1]。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发展变化

(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持续稳步增长,事业性收入增长最快

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加,2000年是206.86万元,2003年增长到326.89万元,平均每年增长40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9.34%。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在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中所占比例与增长幅度均较大,从2000年的178.41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90.80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56%。在非财政性教育收入中,事业收入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的168.76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404.43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3.83%。其中,学杂费从2000年的121.20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292.06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4.41%,远超过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

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拨款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其所占教育总收入的比例却不断减小,从2000年的49.50%下降到2003年的39.79%。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事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不断增长,从2000年的40.38%增加到2003年的49.23%。由此可知, 在辽宁省高等教育收入来源中,财政性教育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呈上升趋势。

(二)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逐年下降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从2000年至2007年,辽宁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31.23万人增长到106.68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20.50%。尽管辽宁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但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仍然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可知,1998―2009年辽宁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预算内公用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98年,辽宁省生均教育事业性支出占全国平均水平的86.48%,其余年份一直低于这个水平。辽宁省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1998至1999年出现短暂的上升之后,于2000年开始持续下降,从6061.37元下降到2006年的4386.89元。2006年之后上升幅度不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更低于发达省区的水平。辽宁省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从1998年的2528.73元下将到2003年的1104.41元之后,从2004年开始回升到2007的2327.31元,之后开始回落,降低到2009年的1912.14元。

三、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发展变化

(一)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总体情况

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由事业型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构成。1999年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每年平均以20.45%的速度增长,与辽宁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20.50%的增长速度相比,基本能够满足辽宁省高校发展的需求。

(二)高等教育事业性经费的支出

事业性经费支出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中的个人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在43%―50%之间,且增长速度较快。个人支出年平均增长23.17%,2005增幅最大,达到30.17%,增幅超过公用部分,显示出高等教育的人工成本增长较快。

公用支出每年平均增长23.32%,在1999年达到最高的46.19%,之后稳步回落。各年份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例在50%―57%之间。可见,在高校扩招初期,公用支出增长比较迅速,经费被主要用于应付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公共开支。随着规模的日益稳定,经费合理地流向必要的公共开支和人工成本。

(三)高等教育基建支出

基建支出在1999年、2005年、2007年出现三次下滑。其他年份均保持稳定的规模缓慢增长。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下滑与稳定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性的回落与发展。但2007年的下滑幅度比较大,从总体上讲,这对辽宁省高等教育规模的稳步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后勤保障等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四、问题分析

(一)辽宁省地方财政投入仍须加大

辽宁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1.37%增长到2009年的2.32%,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一直维持在15%―16%左右。从总体上看,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但与辽宁省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相比,仍显不足。

(二)辽宁省高等教育投入主体的格局不平衡,经费来源不尽合理

自1999年扩招后,个人承担的教育投入即学杂费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使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逐渐形成以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和事业收入(其中以学杂费为主)两种渠道为主的收入格局。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并未真正形成。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捐资制度,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捐资额度不大并且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快确立辽宁省高等教育社会捐资体制。此外,在预算内事业性教育经费中,教育事业费拨款所占比例平均为88.6%,挤占了科研经费拨款所占的比例。

(三)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辽宁省高校人数的不断增长,尽管财政性拨款总量在逐年增长,但辽宁省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支出却鲜有增长。2004年开始虽然有缓慢提升的趋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在加大。到2009年,辽宁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09%,与1999年相比,降低24.08个百分点。生均公用经费的支出则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29%,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24.08个百分点。而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更大。

(四)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基建支出相对不足

从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来看,教育经费用于公用和个人部分的支出偏多。1999―2007年,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用于公用部分和个人部分的支出占据总支出的82%―94%。而基建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8%―6%,从辽宁省现有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来看,基建支出相对不足。

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高等教育规模,辽宁省都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前列。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与保障。高等教育经费收支的总量、比例、结构等问题是辽宁省从高等教育大省迈进高等教育强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尚未真正形成,继续加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保证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生均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是近期工作的重点。建立有效的社会捐资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确立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格局则关系到辽宁省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明,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09,(6).

上一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基本能力测试系统开发的可行... 下一篇:问题式教学法在土建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