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渗泉的传说

时间:2022-07-17 07:00:26

渗渗泉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克尔白天房的南侧,泉水清澈甘冽,长年流淌不息。全世界穆斯林无一不祈盼真主赐给机会,使自己能享受真主所思泽,也是终身的无限幸福。

在距今4000年前,在伊斯兰文明中有先知之父称誉的易卜拉欣曾和他的妻子撒拉居住在迦南地区。后来迦南地区遭受,易卜拉欣被迫带着撒拉逃到当时土地富庶的埃及。撒拉长得如花似玉,有着迷人的风韵,她的美貌让埃及法老垂涎欲滴,为逃避迫害和求得庇护,易卜拉欣谎称自己与撒拉是兄妹关系,于是法老把撒拉接入宫中,撒拉备受宠爱,易卜拉欣也源源不断地得到了法老的各种赏赐。

真主因此事向法老降下大灾,法老终于省悟到自己是因为夺人之爱而遭天罚,就把撒拉还给了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带着撒拉和法老的大批赏赐,又回到了迦南。

在法老赏赐给易卜拉欣的奴婢中有一个叫哈吉尔的女奴,她有着与撒拉相似的美貌,千娇百媚、闭月羞花。与撒拉不同的是,哈吉尔更加年轻,更加充满活力,但却有卑贱的身份。在为自己一直未能生育的撒拉对丈夫充满了愧疚之意。她主动建议易卜拉欣纳哈吉尔为妾,以求生个一男半女来延续后代。易卜拉欣同意了。很快,哈吉尔怀孕了,易卜拉欣大喜过望,从此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哈吉尔身上。一种短暂的平衡被打破,两个女人之间也就不遗余力地上演起争风吃醋的好戏来。最后,哈吉尔不堪欺辱,离家出走。派天使等候在半路上,劝她回去向主人认错,哈吉尔听从天使的吩咐,回到家里,匍匐在易卜拉欣面前,请求主人的原谅。撒拉见她如此,也只好收敛起锋芒,但是她早已把仇视埋藏在心底。哈吉尔终于喜得贵子,这就是伊斯兰文明中著名的先知易斯玛仪。

谁知不久以后,早已断了念想的撒拉居然也怀孕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撒拉生下了先知以撒。撒拉因为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更加有恃无恐。当以撒断奶时,撒拉看见易斯玛仪嘲笑她的儿子。她再也容不下哈吉尔和她的儿子。终于,撒拉逼迫易卜拉欣把哈吉尔和她的儿子赶出家门。两边都是自己的骨肉,夹缝中的易卜拉欣左右为难,虽尽力调解,但撒拉毫不退让,易卜拉欣一筹莫展,心中充满忧虑,他愁肠百结为哈吉尔准备好干粮和清水,第二天一早,便打发苦命的哈吉尔母子上路了。

长路漫漫,烈日炎炎,风卷黄沙,无边无际。可怜的哈吉尔母子来到了麦加,但那时候麦加还是一片荒漠。干粮吃没了,水也喝光了,无边的荒漠中,哪里是母子俩的安身之地?满怀辛酸的哈吉尔几乎失去了生的希望。可是,当她把目光转到怀中已经奄奄一息的独生子易斯玛仪时,她立刻忘记了自己的辛酸、委屈、失望和疲惫,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让自己的儿子活下来。她让易斯玛仪待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跑去寻找水源。这个伟大的母亲在赛法和麦尔卧两个小山丘之间往返奔跑七次,也没有找到一滴水。陷入绝境的哈吉尔只有苦苦祈求真主。

承蒙真主的赏赐,小小的易斯玛仪在等候母亲寻水时,脚跺地泉水涓涓流淌,清澈甘冽,母子俩如同得到了琼浆玉液,他们喝得畅快淋漓,又用泉水洗去一路风尘,心中充满对真主的感激和对新生活的希望。此时,泉水还在不断涌出,幼小的易斯玛仪对泉水说道:“宰姆宰姆”。泉水立刻停喷涌,而只是维持一个平平的水面。消耗了多少,泉水自动补充多少,永远是一汪清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易斯玛仪说的“宰姆宰姆”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宰姆宰姆”就是“停止”、“控制”的意思。从此,这眼神奇的救命泉水就被称做“渗渗泉”,一直保留到现在。

哈吉尔母子二人也就在这圣泉旁边安家,在这片荒凉而圣洁的土地上,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在伊斯兰传说中,后来易卜拉欣也来到这里,看望他的儿子易斯玛仪,他们一起重建了圣地克尔白天房。

首先,了解犹太人历史的读者一定能够看出,这一传说也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同宗同源的兄弟的极好证明。这一传说在《圣经・创世记》中也有记载,只不过人名翻译略有不同。易卜拉欣即《圣经》中的“亚伯拉罕”;哈吉尔,《圣经》中的译为“夏甲”;易斯玛仪,《圣经》中称“以实玛利”。

其次,这一传说凝聚了穆斯林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宗教心理暗示。因为如今到圣城麦加来朝觐的穆斯林们还会仿效伟大的母亲哈吉尔在赛法和麦尔卧两山之间往返奔走七次,然后到天房东侧相传易卜拉欣曾站立过的地方做礼拜,再到南侧的渗渗泉饮圣水。许多朝觐者还用小桶装满圣水,带回家乡,给亲人分享,以此来感念真主的伟大和先知的功德。

其三,渗渗泉为阿拉伯人商业和麦加城的繁荣带来了福音。因为有了渗渗泉,阿拉伯的商队们在这里休息、饮水并中转货物,麦加逐渐发展为阿拉伯商队的贸易根据地和商品集散地,成为“宁静的贸易天堂”。渗渗泉也使得麦加城成为一座历史圣城,成为那个时代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因为在当时,麦加城为阿拉伯世界从多神教向一神教的发展过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最后,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发展历程一样,靠天吃饭的古代阿拉伯人由于条件的恶劣,更加敬畏大自然,他们常常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手足无措,感觉无力又无奈,便将战胜自然灾害的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期盼真主的降临。这传说在今天听来有些荒诞不经,但它寄托着阿拉伯人的美好愿望,其中浓缩着阿拉伯人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 下一篇:五彩缤纷的蝴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