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识与专攻 一株双生花(2)

时间:2022-07-17 06:26:43

鲁迅先生曾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孔子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换用鲁迅的名言,精准地扣合题意,行文活泼。)

文学大师谆谆教导后学要博学广闻,丰富人生;大教育家训诫弟子要攻读自己所喜爱的课程,精于一门。先贤圣人的教诲让我们明白:既要博识,又要专攻,“博识”与“专攻”是一株双生花。

博识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晓,而且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胸藏万汇凭吞吐,是生活的“杂家”、“百科全书”;专门家则寻一处安静的去处,默默地研究那些鲜为人知或者神秘莫测的未知领域,如钻探机深挖细究,寻得珍宝,自成一家。

不禁让人想起徐霞客,那个走遍万水千山、勇于探险的旅行家。他到天地间舒展胸怀,广增见识,著成描绘华夏风景的旅游巨篇《徐霞客游记》,向世人尽现大江南北的锦绣河山。徐霞客是一位博闻多识的智者,他那广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让他的人生充满诗意。

我也曾惊叹于《大鱼海棠》的唯美画面,赞美梁旋将它制作得如此精彩。《大鱼海棠》融入了诸多中国元素,如客家土楼、龙文化、漂亮的中国红;在美术、音效、剪裁等方面大胆借鉴,博取百家之长,让人饱了眼福。然而,细心静想,正像网友吐槽的那样,它的败笔也正在于只知“博取”而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专攻的“亮点”――其内容借鉴了古代神话传说和道家思想,表现手法多有抄袭的痕迹,最终毁誉参半。如果不为“博识”所累,《大鱼海棠》或许会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将本段调换至此,与上段内容无痕连接,上下顺承,浑然一体,又巧妙引出下文。)

可见,一味的博识也不可取,倘若只追求一个“博”字,而不思索,不萃取,也可能迷失自我。为了不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还应有自己的专攻。

当然,不仅仅是影视作品需要有专攻,有亮点,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主攻目标,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牛顿被誉为现代力学之父,在物理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然而,在生命的后二十年,他却一头扎入了神学的研究,寄一切希望于上帝,终无所成,令人唏嘘不已。专攻,并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拿得起,而是把一种武艺锤炼得炉火纯青,要有自己的“王牌”和“杀手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们才能日渐强盛,傲视群雄。(添加牛顿一例,从反面入手,论证强调“专攻”务必心无旁骛,不可见异思迁。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更有说服力。)

由此不难看出,“博识”与“专攻”是一株双生花,花开并蒂,方为至境。苏轼是政治家、画家、书法家,其画与黄庭坚齐名,其字同怀素媲美。不仅如此,他还留下了造福百姓千古传诵的“苏堤”。但他在诗词创作上更是登峰造极,无人能出其右。苏轼把博识与专攻完美结合,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诗词大家。(增加此一段,在前文分别论述“博识”与“专攻”利弊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作辩证纵深论述,结构更加完整。)

无数事实证明:无涉猎则不能通,无专精则不能成。博识与专攻,既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勇气和胸襟,又要牢记“人之学力有限,术业贵乎专攻”的遗训,正确处理好博识与专攻的关系,让我们的人生如烟花般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又一响冲天,万人瞩目。

【升格点评】

经过增补、调整,本文立意准确,观点鲜明,首尾圆合,中心突出。特别是添加和调整相关语段之后,整篇文章显得逻辑缜密,表意连,结构完整合理,论述全面深刻,无懈可击。牛顿、苏轼等经典素材的引入,新颖典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看点,增强了论证力度。开篇适当更换孔子的言论为鲁迅的名言,表意更加准确,行文更加活泼。升格后,原文成功晋升为一类文。

上一篇:关注好“第一次”,实现言语增量 下一篇:基于CDIO案例驱动式的高职“SQL数据库”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