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17 03:10:49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小切口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本研究中因患单纯内侧间室KOA接受单髁置换术的患者15例(15膝),和拒绝接受单髁置换术而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9例(19膝)。单髁置换组和全膝关节置换组患者均获得较为完整的临床随访,UKA组采取小切口微创技术,术中再次检查内外侧间室确保手术效果,截骨时保持5°~7°的后倾。TKA组采用等量截骨并适当松解软组织以恢复下肢力线。两种术式均不做髌骨置换,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两组患者失血量、负压引流量、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手术前后均采用HS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UKA组与TKA组均获得满意疗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假体松动,无关节翻修等并发症。UKA组与TKA组比较具有失血量少、负压引流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优点。结论:对于单纯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UKA可取得与TKA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明显的临床优点。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微创单髁置换; 全膝置换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044-03

doi:10.14033/ki.cfmr.2015.34.01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攀升的退化性疾病,该疾病会引起不同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和发作性疼痛,严重膝关节变形导致患者难以行走甚至残废[1]。因此,KOA的早期有效治疗非常重要。近些年来,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经是公认的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常用方法,但关于UKA的利弊尚存在争议[2-3]。本研究对同术者同时期实施UKA的12例患者(12膝)和在TKA术中选取的病变局限于膝内侧间室的KOA患者19例(19膝)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两种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15例以内侧单室为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UKA组,共15个关节,行微创小切口单髁置换术,其中男2例,女13例,年龄45~63岁,平均(57.26±7.35)岁;另同时期配对比较19例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内侧间室为重的患者作为TKA组,共19个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7~71岁,平均(63.13±2.6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周围各韧带功能良好;外侧间隙无受损;骨质疏松程度小于重度;髌股关节状况可,能够蹲、站、上下楼;膝内侧应力试验,有弹性度2 mm以上;内翻和屈曲挛缩程度较轻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大腿根部行气囊止血带,取膝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

UKA组采取小切口微创技术,置患肢大腿于托架上,使髋关节屈曲、小腿自然下垂,麻醉下膝关节屈曲达110°以上,膝关节屈曲90°。采用髌旁内侧切口,长5~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关节囊,暴露病变的内侧间室。检查髌股关节、外侧间室、交叉韧带情况,进一步确定手术指征。若发现交叉韧带功能不全即放弃UKA术改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切除膝关节周围骨赘,切除内侧半月板,不松解内侧韧带的任何纤维组织,安装胫骨导向器,导向器远端指向背伸踝第2趾,保持5°~7°的后倾截骨,定位截取胫骨内侧平台,截取深度在胫骨平台磨损最深部位以下2~3 mm,检查间隙大小,需足以容纳胫骨试模和4 mm厚衬垫。然后在股骨髓内插入定位杆,以定位杆为导向,安装股骨截骨导向器行股骨钻孔,而后安装股骨截骨模块,截除股骨后髁。再依照伸屈间隙相等原则在碾磨栓引导下磨除股骨内髁远端,安装试模复位、检查截骨后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术中X线透视力线满意。调和骨水泥安装胫骨假体,待骨水泥完全硬化再安装股骨假体,并对关节间隙加压,去除多余骨水泥,最后将衬垫压入内髁假体间隙,依次缝合伤口,敷料包扎。TKA组采用等量截骨并适当松解软组织以恢复下肢力线。两种术式均不做髌骨置换。

1.4 术后处理及评价

UKA组和TKA组患者术后均采取膝关节弹力绷带加压、冷敷24 h,48 h后拔出引流管。术后24 h开始患肢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6、12及24个月左右来院复查随访,并进行拍摄X线片和相关功能评价。手术前后均采用HS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评分法对所有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失血量、关节负压引流量、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关节负压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住院平均费用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前与随访时HSS评分比较

UKA组和TKA组的HSS评分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28、8.646,P

2.3 典型病例

UKA组病例,患者,女,65岁,单髁置换术前后X线片比较,未出现并发症。TKA组病例,患者,女,64岁,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后X线片比较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较为完整的临床随访,至末次随访时UKA组和TKA组均未出现严重疼痛,膝关节不稳,假体松动致关节翻修等严重并发症。详见图1和图2。

3 讨论

KOA是困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常见病之一,KOA的治疗以减轻或缓解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为目的[4-5]。其中提高关节稳定性、增强肌力是治疗和康复的关键。KOA的传统疗法以物理疗法、针灸、按摩及药物封闭为主,这些疗法虽能部分实现缓解症状的目的,但整体上疗效不佳。单髁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是公认的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6]。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关于UKA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随着人们逐渐对UKA的全面认识,UKA的提高,假体和器械设计的改进,UKA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

UKA是指对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进行表面置换,其目的主要是替代膝关节胫骨和股骨受破坏的软骨表面,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7]。UKA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临床疗效不理想而一度受到冷落,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单髁置换的技术、病例选择、假体及器械设计的不断改进,UKA的远期疗效不断提高。Price等[8]的临床研究400多例膝单髁置换术假体,15年存活率达93%。Squire等[9]的临床报道了22年的生存率为84%,几乎可以达到TKA的临床治疗效果。与TKA相比,UKA还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如保留了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好、截骨量少;术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增加,更接近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加之手术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较快,更加凸显了UKA在治疗KOA上面的优势。近年来手术患者逐渐增加,文献[10]显示,在美国,1998-2005年,UKA以平均每年32.5%的速度增长,说明其越来越受普通大众所接受。

本研究中,UKA组与TKA组平均年龄、性别、诊断及病变程度与UKA组具有相似的患者组成(P>0.05),均按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谨慎选择。结果显示两组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各项评估效果有显著提高。两组膝关节屈曲90°所需时间、关节负压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住院平均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乃峥,施全胜,张雪哲,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84-87.

[2] Christensen N O.Unicompartmental Prosthesis for Gonarthrosis A Nine-Year Series of 575 Knees From a Swedish Hospital[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1,273(273):165-169.

[3] Heck D A,M armor L,Gibson A,et al.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a multicenter investigation with long-term follow up evaluation[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3,286(286):154-159.

[4]蔡大卫,蒋青.去乙酰酶抑制剂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154-156.

[5]刘德江,邓宏芬,夏晗.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3-35.

[6]陈维飞,陈文,李丽花,等.两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4):33-34.

[7]刘传成,郭林,田丰德,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退变的24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75-76.

[8] Price A J,Svard U.Long-term Clinical Results of the Medial Oxford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J].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2005,435(435):171-180.

[9] Squire M,Callaghan J D,Sullivan P,et al.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 A minimum 15 year follow-up study[J].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1999,367(367):61-72.

[10] Riddle D L,Jiranek W A,McGlynn F J.Yearly incidence of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08,23(3):408-412.

(收稿日期:2015-08-03) (编辑:张爽)

上一篇: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新时期公路路面技术改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