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5岁以下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时间:2022-07-17 12:00:52

长春市宽城区5岁以下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摘 要】目的:了解5岁以下流动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对通过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的宽城区490名5岁以下流动儿童进行营养健康调查。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各占2.45%和10.61%,均高于长春市北京城区平均水平。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7.11%和49.78%,前者高于长春市4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2岁以下儿童的辅食添加率85.12%。结论:流动儿童喂养存在不合适之处,同时流动儿童存在营养不均衡问题。建议相关部门重视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指导婴幼儿合理喂养,提高流动儿童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流动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69-0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年龄在5岁以下、户籍在外地,在宽城区辖区随父母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

1.2 抽样方法

已街道社区为单位,从流动人口较多的宽城区兰家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共抽取490名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调查对象。

1.3调查内容

1.3.1.1基本情况

家庭经济、教育状况、人口数、儿童出生体重。

1.3.1.2营养状况调查

母乳喂养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24月―60月龄儿童过去1月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6月―24月龄儿童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儿童饮用水及饮料、营养素补充剂的摄入情况。

1.3.2医学体检

采用电子体重秤(常州市武进衡器有限公司,RCS-200型)分别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3岁以下儿童采用卧式身长测量器(常州市武进衡器有限公司,WB-A型)身长测量仪测量身长。身高(身长)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cm。体重以kg为单位,精确到0.1kg。

1.4指标的判断标准

1.4.1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根据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系统计中心(NCHS/WHO)参考标准计算儿童3个指标的Z评分,包括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HAZ)和身高别体重(HAZ)。定义

根据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大会,定义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1.1儿童基本情况

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490例,男童253例(51.6%),女童237例(48.4%),男女性别比为1.07:1。其中2岁以下儿童168例(34.3%),2岁―5岁儿童322例(65.7%)。一半以上儿童(271人,55.3%)在现居住地出生。

2.1.2父母基本情况

父亲和母亲平均年龄分别为31.4岁(±5.2岁)和29.5岁(±4.8岁)。父母亲文化程度均已初中和高中/中专为主,父亲初中和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分别占40.2%和26.7%,母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37.7%和29.1%。母亲无业在家的比例较高,占55.0%。

2.1.3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儿童所在家庭子女总数为1个的有334人(68.27%),2个的有140人(28.57%),3个及以上的为16人(3.27%)。大多数家庭中子女都被带在身边抚养。有63个(13.86%)儿童所在家庭在原籍还留有1个子女,有9个(1.84%)家庭留在原籍的子女超过1个。这些家庭用于原籍女子的每月供养费平均为689.13元,身边子女的每月供养费平均为901.08元。

2.2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

2.2.1出生体重

共调查到416例儿童的出生体重,平均出生体重为3 397.9g(±505.6g)。出生体重不足2500g低出生体重儿有12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45%,52例儿童出生体重达到巨大儿的标准(出生体重≥4000g),占总调查儿童的10.61%。不清楚出生体重的有74人(15.1%)。

2.2.2母乳喂养情况

在450例6月―60月龄儿童中,77例为非母乳喂养(17.11%),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7.11%(302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78%(224人)。

母亲文化程度对婴幼儿断奶的结果影响见表1,母亲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婴儿断奶时间较早,平均为8.69个月,其他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别不大,约为11个月左右。

表1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婴幼儿断奶时间(月)

人数 P50

文盲 1 15

小学 25 10.88

初中 83 12.20

高中/大专 79 11.86

大专/职大 43 10.05

大学及以上 39 8.69

合计 270 11.23

2.2.3 2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情况

2岁以下儿童的辅食添加的143人,达85.12%,全部9类调查的食品的添加率都超过一半,谷类、水果、蛋类的添加率最高,达到80%左右;水产品、畜禽肉类的添加率相对较低,均接近六成。已添加的各类辅食中,每添加超过50%的有奶及奶制品、谷类、水果、蛋类、蔬菜,其中谷类添加频率最高达到68.07%;而豆类及制品、畜禽肉类、水产品添加频率较低,都在一成到二成。详见表2。

表2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各类食品添加频率(X10-2)

每天均添加 每周2-3次 每月1-4次 未添加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奶及奶制品 98 59.04 4 2.41 11 6.63 53 31.92

谷类 113 68.07 4 2.41 16 9.64 33 19.88

豆类及制品 39 23.49 10 6.02 53 31.93 64 38.55

蔬菜 84 50.6 7 4.22 19 11.45 56 33.73

水果 97 58.43 7 4.22 23 13.86 39 23.49

蛋类 88 53.01 12 7.23 29 17.47 37 22.29

水产品 18 10.84 11 6.63 67 40.36 70 42.17

猪牛羊肉 25 15.06 14 8.43 58 34.94 69 41.57

禽肉 19 11.45 13 7.83 60 36.14 74 44.58

2.2.4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为3.27%,低体重率为0.61%,消瘦率为2.04%,超重率为4.49%,2岁以上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低于2岁以下儿童(P

表3不同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X10-2)

月龄 生长迟缓 低体重 消瘦 超重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0 10 5.95 2 1.19 2 1.19 8 4.76

24 6 2.17 1 0.31 8 2.48 14 4.35

合计 16 3.27 3 0.61 10 2.04 22 4.49

*经卡方检验,x2=5.844,p

3.1流动儿童营养状况

根据长春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2008年长春市4月龄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56.6%。本次调查流动儿童的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7.11%,高于2008年长春市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提倡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婴儿母乳喂养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2]。于这个目标相比,流动儿童的母乳喂养率还存在差距。

3.2结论与建议

总之,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虽然总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存在身高体重不均衡的状况,有相当比例的儿童近两周内曾患呼吸系统疾病、腹泻等儿童常见病。

参考文献:

[1] 荫士安,赖建强.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

[2] 杨晓光,王志宏,何宇纳,等.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2005.27(3):185-188

作者简介:

职称:公卫医师,从事专业: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制。

上一篇: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下一篇:分析初中数学解题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