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良好习惯 收获精彩人生

时间:2022-07-16 11:57:52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系到他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关系到他以后的人生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如:上课铃响了还若无其事,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没矩。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改变一下角度,先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

(一)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孩子低年级的时候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陶行知有一首教育儿童的小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孩子学习事物须自己学习。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我都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凡办事情,教师切不可一手包办,或横加干涉,应当从旁观察,相机指导,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三)树立榜样,奖惩有度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对刚入学的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记得一节课外活动课,我带着小朋友做“丢手绢”的游戏。起初孩子们都玩得特别开心。谁知一阵嚎啕大哭,打断了原本快乐的游戏。调皮鬼杨光申不玩了。小伙伴一起劝他,他不听。老师好说歹说,他还是我行我素。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经过调查才明白,原来他想丢手绢,结果别人没丢给他。我看见他那委屈的样子,匍匐的小小身子不断地颤动。我抱住了他,向哄小孩子一样哄他。其他的孩子见状不禁哈哈大笑。但他还是不动。我就好好表扬了表现好的孩子,没点名的批评了像杨光申一样自我的孩子。然后带着其他的孩子继续做游戏了。游戏做了一会,我示意孩子把手绢丢给杨光申。其他孩子善意的喊:“杨光申,快跑……”只见杨光申,偷偷从手缝里看自己的背后。“快,要被抓住了!”只见杨光申像猴子一样迅速爬起来,抓起手绢就跑。“呀,没抓住。杨光申跑的太快了”其他孩子喊。杨光申快乐的笑了。

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方法。更要有一定的尺度。学生获得了成绩,做了好事,用赞美的言语去强化,要比物质的刺激更有力、更有效。同样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也应该给以一定的批评。

二、课堂教学――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一)有序聆听,逐层练说。

首先对学生要求要细,一听就懂。刚入学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为此,教师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要太空洞太笼统,要学生一听就懂。

其次让孩子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有三个环节预习-听课-作业。家长帮助孩子只能是前后两个环节,而中间这个环节恰恰是最关键的,如果孩子能够独自应付,不仅可使父母省去辅导的时间,更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在孩子入学初,就要求孩子说话声音响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无不良口语习惯。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训练孩子大声讲话。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这是说话训练的更高要求,是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阶段。

(二)广泛阅读,美美书写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既需要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培养,更要用开展课外阅读来培植。让学生自己的读书实践中学阅读,注意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喜欢阅读,同时鼓励学生读课外书。

(三)“让我记住你的美”

孩子刚开始学习写字,手指手腕的力量还很弱,往往会把字写的弯弯曲曲的,或者顿笔太严重了,影响了美观。作为老师应精讲少练多观察,做到讲清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后,尽量多做示范。

除了老师的书写,学生自己读帖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语文课要读的贴就是书本和作业本中的范字。我要求孩子们每个字落笔之前都先看清笔画的基本位置、间架结构,写完一行,再比较原字,差得远的要擦掉重写,写坏一个要补写一个。通过观察牢牢记住汉字的 “美” 。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还加强了学习的责任心。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者单位:赣榆县塔山镇第二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要让学生乐学 贵在培养兴趣 下一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