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动替代说教

时间:2022-07-16 05:16:26

用活动替代说教

摘要:初中的孩子兴趣广泛,但自制力弱。由于学生中独生子女普遍,多数孩子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如何建设一个有责任感的班集体,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有公民素养的人,除了平日的说教,是否有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尝试用活动替代说教,让学生自我建构价值,将责任担当的公民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与性格。

关键词:责任;活动;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72-02

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是“育人”,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并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品质和素质。“育人”的方法很多,班主任常用的方法是“讲道理”,但在工作中,学生转身就忘的表现让我感觉到“讲道理”的无力。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主动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个人乃至整个集体良好品质的形成?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背景

初中的孩子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但思想不稳定,自制力弱。经历了初一一年的多方位观察,我发现,由于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且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包办事务太多等,多数孩子缺乏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遇事只愿“扫自己门口的雪”,对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共事务退避三尺,譬如“今天不是我值日,应该是他负责地面保洁,让他来扫地”,又譬如“老师,这次比赛我不想去,让班长去吧”……这类现象比较普遍,对良好班级的形成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建设一个具有责任感的班集体,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承担责任的有公民素养的人?除了平日说教的方式,有没有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呢?在初二的拓展活动中,我发现有目的的“活动”能给学生带来超过说教的巨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

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拓展活动”。由于初一时已有拓展经验,活动前大多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当拓展活动结束后,我和每一位同学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息。

拓展活动由几个游戏组成,最后一个游戏是“蜈蚣爬”,游戏的要求是:除组长外,所有同学手脚着地,后面的同学用手抓住前面一位同学的脚,形成“蜈蚣爬行”的姿势,当教官的指令下达后,小组所有同学一起向前行走,行至终点处后,队伍前面的第一位同学与组长击掌结束任务。每位同学在游戏过程中都要保持安静。游戏的要求很简单,但是教官设置的规则却很“残忍”。

规则1:每组的组长不需要参与游戏,只需要在终点处等待本组同学到达,并击掌表示完成任务。但是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若本组同学不遵守纪律,大声讲话或说笑,教官就会点名批评,每批评一次,组长要被罚做两个俯卧撑。

规则2:全级学生被分为A、B、C三大组,竞赛会在三大组之间展开。一个赢家,两个输家,输家的小组长要被罚做俯卧撑;另外,赢家若被教官点名批评,小组长也要接受惩罚。

听完游戏规则后,同学们并没有任何感觉,许多组员可能还在心里暗暗窃喜着:“幸好我不是组长。”第一次竞赛开始了,三个大组中的同学都是一边说笑一边玩游戏,但随着教官记录的违纪次数越来越多,小组前面的同学的心也渐渐地提了起来,而后面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仍然大声说笑。竞赛结束了,虽然我们班所在的大组获得了第一,但是,由于同学们“齐心协力”违纪次数太多,组长要被罚做138个俯卧撑。

在教练的监督下,三位男组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惩罚。惩罚开始时,许多同学仍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随着俯卧撑次数的增加,三位组长做俯卧撑的速度越来越慢,他们的手臂颤抖着,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水淌了下来,打湿了地板。看着组长们吃力的动作,女生开始掩面哭泣,男生的表情越来越严肃,大家都默默的在心里为组长捏一把汗。然而三个组长都太累了,第一轮的俯卧撑他们并没有做完。教官说:“本轮剩下的俯卧撑次数留在第二轮比赛后再补上。”

第二轮比赛开始了,绝大多数同学都安静的参与活动,但仍然有个别同学大声吵闹。这导致了本轮比赛结束后,组长又要再接受63次的俯卧撑惩罚,加上第一轮未完成的38次,这一轮的俯卧撑次数又达到100次。组长们俯下身去,他们做俯卧撑的速度非常慢,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越来越多的女生哭了出来,没有同学说笑,大家都紧紧盯着毫无怨言接受处罚的组长们,在心里默默地为组长加油……

惩罚结束后,同学们围住组长,为他们揉手臂、擦汗、与他们拥抱……这一刻,同学们的心仿佛融合在一起,更亲密了。拓展活动虽然结束了,同学们的心情与来时完全不一样了。

三、班会感悟

“拓展活动”结束后,我专门用了一节班会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

一位组长在活动总结中说:“就在这一瞬间,我懂得了:因为我们一时的开心,却让别人承担着那么残酷的惩罚。因为我们的不团结、不负责任,却让那些在乎我们的人承受着那么残酷的惩罚。”

一位副组长说:“第二次被惩罚的时候,我应该主动冲上去接受惩罚,换下我的兄弟。”

而我对拓展活动做了这样的总结:

这一刻我们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不负责,是会给他人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在教官的话语中,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的不负责,是多么伤害父母和老师时刻为我们着想的心,我们才知道,父母与老师为我们做了多少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在这次活动中,三位组长主动为同学们承担了惩罚,没有一位组长推卸责任,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上了一节“主动承担责任”的主题班会课。我希望同学们一起努力,积极面对,主动承担,每个人都做到“对自己负责”,让十班成为团结负责的优秀集体。希望这次的活动能成为不断鞭策我们努力的加油站!

这次拓展活动让“对自己负责”的思想作为深层内涵,深深烙印在同学们的心里,同学们都意识到并且努力做到:事前要三思,要主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个学年过去了,十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时至今日,虽然同学们已经毕业,但在他们的微信日志中,还写着这样的语句:“永远的十班!”

四、活动的力量

“说教”与“亲身经历”给学生带来的领悟是截然不同的。活动所形成的学习生态,实际上是摆脱了说教所造成的逆向压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恰当的决定。这次拓展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密切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了内在的责任意识。并在集体中营造了“培养习惯”、“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的成长氛围,使班级蕴含的向上的核心力更强,这就是实践活动的力量。

五、结语

集体活动是班级的生命,而活动教育是潜移默化、不动声色、非强制性的。这次的事实证明,活动本身胜过任何语言文字的说教。由此可见,有意识地在集体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建构自我价值,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引领自己,将责任担当的公民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与性格,这样育人才能成功,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成功!

参考文献:

[1]赖华强.班主任工作案例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蔺秀云.你有责任感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张仁贤.零距离接触: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解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Abstract:The children in middle school exhibit broad interesting,but low self-control ability. Due to the single child,most children lack responsibility.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a class team with high responsibility and train the student to be qualified citizens. Is there any other efficient education mode preferring to sermon?In this paper,the students construct merit by themselves and internalize the civic literacy to be own habit and character via exercise.The cultiv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is beneficial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Responsibility,exercise

上一篇:高职护理英语中METS和PRETCO考试比较及对接 下一篇:美声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几点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