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了,“钱途”在哪里?

时间:2022-07-16 03:31:47

银行加息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心甘情愿地把钱放在银行里“冬眠”。每个人者希望钱生钱,关键是看你是否选对了“产蛋的母鸡”。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加息,我们的“钱途”又在哪里呢?剩余的房贷车贷怎么办?还要不要买国债?股市到底还有没有机会?选什么样的基金收益更好?房产投资还有戏吗?保险还要不要买?这一连串的疑问似乎让人迷失了方向。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几位理财顾问,请他们指点迷津。每个人都希望钱生钱,关键是看你是否选对了“产蛋的母鸡”。

车贷房贷:优先偿还高利率负债

对于贷款消费的人来说,加息带来的最大影响是贷款利率的提高。虽然此前,银行和媒体都在大力倡导和推广提前消费,各大银行也以贷款完成指标多少来衡量业绩。但是,如今加息状况出现,这就意味着个人贷款利息支出将明显增加。年贷款利息增加0.27%的幅度,带来了一定的还贷利息负担,为此我们建议:灵活利用低息贷款,减少高息贷款。尽早变现低收益率投资项目,以此偿还利率较高的贷款,从而有效减少债务成本。偿还贷款时,优先考虑利息较高的贷款,例如信用卡透支、汽车贷款等,而公积金贷款属于优惠利率,可最后考虑偿还。

低利率时代,借钱是件好事情,还可以拿着钱去投资,只要投资收益率能超过贷款利率,那就相当于借鸡生蛋,这一着棋肯定合算。但随着贷款利率的上升,提前消费和借贷投资,都需要好好核算一下成本。如果你目前已有贷款压身,手里闲钱也不多,比如只有三五万元,一时又找不到收益较高的投资方向,不妨趁早偿还一些贷款,尤其是利率较高的车贷。

如果你有其他正在酝酿筹备的投资项目,则不要轻易还贷。因为如今向银行借钱可不容易,你得耐着性子等银行――审查。据说原来是银行VIP级别的优质客户都可能被柜贷。所以,提前还贷要三思。

房产:以租养房可能会失宠

总体来说,本次央行加息行动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0.27%的调整对房产大盘并没太大的影响。

但对于靠银行贷款来进行投资的市民来说,这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都市白领如果投资房产,依靠自身工资积累,余钱可能也就在20万-30万元左右。投资商铺和写字楼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类商用房投资数额比较大,而且风险也更大。他们会更钟情住宅投资,以租养贷的模式非常普遍。现在酒店式公寓或者是单身公寓的投资者,他们大多就是看中了租赁收益。

以上海为例,尽管房价一月一变样,三月大变样,但是租赁市场的回报率并不高,平均水平也就在5%左右(年租金收入/房价)。这个收益率里没有扣除贷款利息因素。当初,房价涨幅是以万元为单位的,而租金的涨幅多数还是以百元为计算单位的;因此租金的收益远远跟不上房价的上涨率。如今,银行进入加息周期,贷款利率上升,对以租养贷形式投资的市民来说,微薄的租金回报可能无法抵消每月的银行还贷款额,还要自掏腰包摸出一笔钱来垫付银行利息。这种倒贴的蚀本买卖.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干。所以,对于以租养房的负收益时代的到来,贷款买房出租的人会越来越少。

总体看来,我个人并不赞成继续靠“食租”来投资,投资者应该及时调转方向,寻求收益率更高的项目投入。而对于准备进入投资性房产市场的持币观望者,更要注意租金收益水平和房价走势问题。因为一旦贷款买房,如果以租牟利,极有可能出现负收益,另外如果房价本身的上涨收益不多的话,那么亏本买卖就做定了。你就变相成了为银行打工的负债者。

例如:汪小姐买了一套一房两厅的全装修新房,总价65万元,首付15万元,按揭贷款5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根据原有的5.04%上涨到5.31%的贷款年利率计算,下表是她在加息前后的收益率变化:

以上数据可见,以租养房的收益率正在下降,这种模式的失宠将不可避免。

股市:多多关注消费服务板块

这次加息,从短期来讲,由于前期股市的下跌对加息已有所消化,股市不会因此而大幅下跌;从中期来讲,虽然加息会使股市估值水平下降,但由于加息意味着经济较热,上市公司业绩上升会抵消加息影响。从美国的几次加息情况来看,股指都是连创新高,加息并不意味着股市要下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可以精选行业和个股,在未来的升息预期下,应重点关注消费品、港口、机场、医药、旅游服务行业等现金流量充沛、产品和服务需求相对稳定的股票,如上港集箱、天士力等:回避房地产、钢铁、建材等固定资产投资敏感类行业的股票和高负债类股票,这些企业在未来可能会受到需求下降和财务成本上升的双重负面影响。如果您没有精力选股,那么即将推出的上证50ETF是非常好的指数化交易和投资品种,只需找准时机就能轻松获利。

保险:投资类保险将受青睐

现在年轻的都市白领大多工作繁忙,在购买保险时,既希望获得保险保障,同时又能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可以通过专家的打理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升值。日前央行加息,有些人就在盘算买保险合不合算。特别是在未来还有升息可能性的条件下,不少人觉得有钱还不如存银行。对此,首先要指出,保险的基本功能还是保障,并非纯粹的投资手段。

事实上,加息对于一些保障型的传统寿险产品是有一定冲击,因为传统寿险的预定利率往往是固定不变的,目前上限为2.5%,当市场升息时,很多人会觉得保险的利率太低,且固定不变,一旦将来再有加息,太不划算。这时候,具有投资功能的万能险、分红险就凸显出优势。特别是近来畅销的万能寿险,它的结算利率是可以变化的。万能险的一部分保费是进入个人投资账户的。由保险公司专家为您进行投资,每月结息,所以一旦遇到通货膨胀或调整利率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结算利率也就跟着变化。

如果你选择了一家具有较强投资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那么在目前升息的情况下,其个人账户的投资回报也会“水涨船高”。像友邦“智尊宝”万能寿险自上市至今,每月的结算利率连续走高。所以保障、投资一举两得,相信该类产品会越来越受青睐。

如此看来,银行加息了,先清算一下口袋里的银子,列个一年短期计划,三年五年的长期计划,别卤莽行事,一定要绕开本文中提到的某些陷阱.真正找到属于你的“下金蛋的母鸡”,那样你就可以笑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上一篇:邂逅巴黎 第1期 下一篇:职场细节定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