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看超级英雄的生存困境

时间:2022-07-16 03:20:00

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看超级英雄的生存困境

“蝙蝠侠大战超人,谁会赢?”这是影片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2016,以下简称《蝙蝠侠大战超人》)的一大噱头。在影迷的心中,两者都是拯救人类、象征正义的超级英雄。一般而言,在电影的角色设定与情节叙事中,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是亘古不变的逻辑。那么,同为正义化身的超级英雄――蝙蝠侠和超人却要一决高下,这必然缘于某种误会。什么样的“误会”竟会促使两位超级英雄大打出手,并最终将超人降格为凡人呢?实际上,影片向观众提出了一个命题,即超人自身的存在悖论。在悖论之后,体现的是在全球化与多元化背景下,因文化的更替与观众的迭代,传统的超级英雄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

从英雄到反英雄

超级英雄系列作为美国电影产业大获成功的类型影片,粗略可认为始于1978年第一部《超人》的成功上映。以此为端,接连上映的《超人2》(1980)、《超人3》(1983)、《超人4》(1987)和《超人归来》(2006)、《超人:钢铁之躯》(2013)成功地在观众心中塑造了一位正义与无敌的超人形象。而新近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却对人们根深蒂固的“超人”信仰提出了质疑――超人还是昔日的那个超级英雄吗?超人也有私心,也会做出错误决定?超人是否绝对无敌?影片中,超人无法忍受世人的责难与谩骂,进而一步步落入坏人的圈套,甚至成为邪恶力量的工具。由此,影片一改传统超人系列中的“超人”形象,转而塑造了一位爱恨交织、内心正义被蒙蔽的“凡人”英雄。故此,影片在命名时将蝙蝠侠置于争斗的主使位置,始终保持着凡人英雄形象的蝙蝠侠代表了人类对正义与善的坚守。

蝙蝠侠电影同样是经典超级英雄系列,初次上映是1989年的《蝙蝠侠》,此后陆续上映了八部:《蝙蝠侠归来》(1992)、《永远的蝙蝠侠》(1995)、《蝙蝠侠与罗宾》(1997)、《蝙蝠侠:侠影之谜》(2005)、《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以及今年的这部新片。比较超人和蝙蝠侠两个系列的上映时间,我们发现蝙蝠侠系列的出现与成功恰好是在《超人4》和《超人归来》之间20年的空档期。从电影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位有别于传统超级英雄的凡人英雄――蝙蝠侠的诞生具有“陌生化”与“奇异化”的效果,给观众带来更为多样化的视觉冲击与观影体验。2002年开始上映的蜘蛛侠系列亦是如此。从电影批评的角度来看,从超人(超能力)到蝙蝠侠(机械与科技)再到蜘蛛侠(基因变异),英雄的塑造经历了主流到非主流、英雄到反英雄的变化过程。影片中人们对 “主流英雄”超人的反抗与抵制,以及超人落入圈套进而屈服于对方的威胁并倒戈,与作为正义象征的蝙蝠侠展开大战,都体现了后现代历史语境下的“反英雄”倾向。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电影海报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当超人遭遇蝙蝠侠,胜出的必然也应当是后者。超人虽拥有凡人望尘莫及的超能力,却也无法避免懦弱这一致命缺陷。蝙蝠侠虽是凡人,却拥有无坚不摧的顽强意志。在决斗中,蝙蝠侠凭借精心设计的机关和为爱血战到底的勇气,完胜在肉体力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超人。输赢背后的问题是:谁来做出正义的审判?

英雄是宗教大法官吗

尚未做出正义的审判,恰如黎明前的黑暗。超人因帮助人类排忧解难而被视为“神”来膜拜,但与此同时,他又因在拯救行动中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城市毁坏而遭受审判。那么又如何对超人做出公正的审判呢?影片似乎回避了这一问题。当议会顺应民众的呼声,发起对超人的审判,最终却以审判现场发生悲剧性的爆炸而结束。因此,这一审判是失效的,审判与被审判的双方都是受害者。

实际上,关于正义与审判的经典例子,出自《圣经・旧约・约伯记》,即约伯因好人无辜受难而质疑上帝的公义。在《约伯记》中,乌斯地的约伯是一个信仰神的、正直的义人,由于神的考验而无辜受难,原本富足的家产顷刻散尽,原本满堂的子女悉遭不测,就连苟活的约伯自己也头脚长满毒疮。不论是先来的三友还是后来的以利户,都未能说服约伯承认受难源于自身的过失。约伯坚信自己毫无过错,转而质疑神的公义。于是神在旋风中显现,以宇宙万物的自有、永有之道启示约伯,继而约伯重新臣服于神的公义和审判,意识到自己不应度量神之公义的尺度,意识到在自己之外的、同为神的造物的、以利维坦为代表的另一重世界的存在,故而约伯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最后,约伯重新获得加倍的财富与子女,直到日子满足而死。在《约伯记》中,神的公义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而在影片中,超人虽然被作为“神”来膜拜,但其意志与对正义的理解仍属于人的层面,因此法律才成为介入的必要条件。

19世纪伟大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穷困青年拉斯科尔尼科夫谋杀了一位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这桩谋杀案属于刑事案件,这一谋杀行为本身是一种深重的罪行。然而,恰是因为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谋杀行为,才挽救了那些与他一样惨遭老太婆的高利贷压迫而濒临绝望的穷困之人。谋杀与拯救,如何衡量罪与罚的天平,谁来主持正义?故事以拉斯科尔尼科夫向警察自首,到西伯利亚服刑而告终。作家借此告诉我们,罪与罚的天平不在个人的心中,而是由公正、庄严的法律所掌握。同样,影片《蝙蝠侠大战超人》中,议员们赖以依靠的正义之根基是法律,即使是超人,其活动也应当在法律的约束限制之下。因此,影片最后对坏人的处决是绳之以法,而不是凭借超人的力量或凡人英雄蝙蝠侠的武器肆意处决。

蝙蝠侠大战超人,无论谁赢谁输都不重要,只有法律的胜利,才是黎明的曙光。

英雄的归宿

关于上帝是否万能,有这样一种诘问:如果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上帝就能造一块连上帝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而如果有一块石头连上帝自己也举不起来,那上帝就不是万能的。这种语言解构式的悖论也适用于超人:一方面,以公正、平等的原则衡量,超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过失承担道义及法律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如果超人的行为不能超越法律之上,他也就失去了作为超级英雄的意义而沦为凡人。这一点也正是本部影片中超人面临的真实困境。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影片中的超人对于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已深感疲倦,而坚持行侠仗义的蝙蝠侠也不得不面临肉体衰老的困境。影片向大众及电影业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超级英雄该何去何从?

超级英雄的存续与创新问题首次出现在1987年《超人4》上映之后,大众对单一的故事类型和英雄面孔开始感到审美疲劳。1989年蝙蝠侠的诞生拯救了疲软的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并给处于探索中的电影市场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蝙蝠侠的出现既填补了超人离去的荧幕空白,也预示着英雄多元化的大趋势,这从此后追随《蝙蝠侠》而活跃于荧幕的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超级英雄便可看出,如蜘蛛侠、神奇四侠、钢铁侠、绿巨人浩克、美国队长和雷神、X战警等。

伴随着全球化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文化生态与人们审美的日趋多元化,以及粉丝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兴盛,越来越多的超级英雄新面孔出现在荧幕上,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们难以避免地“相会”。于是,有别于传统英雄单打独斗、凭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英雄联盟”应运而生:酝酿成熟的《复仇者联盟》于2012年轰动上映,《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票房表现优异,《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也将在2018年陆续上映。在超级英雄的故事中,世界的危机日渐深重,邪恶更是源自整个偌大的宇宙,英雄已经难以单独应对危机,英雄们的联盟势在必行。同时,新英雄的横空出世指日可待,如电影版《正义联盟》与《神奇女侠》即将于2017年上映――关于神奇女侠戴安娜,《蝙蝠侠大战超人》已经做了很好的铺垫,她的出场与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上一篇:选择最佳方法快解选择试题 下一篇:保定市经济增长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