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借《乱世三义》讲述民族尊严 黄海波演绎沉默英雄 自言长大了

时间:2022-07-16 07:03:36

刘江借《乱世三义》讲述民族尊严 黄海波演绎沉默英雄 自言长大了

3月3日起,金牌导演刘江倾力执导的41集命运史诗大戏《乱世三义》登陆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首都剧场。该剧以清末民初至抗战初期中华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变幻为背景,讲述了结义三兄弟索智义(田小洁饰)、谷仁义(张临饰)、唐子义(黄海波饰)从落草为寇到投身东北军,再到揭竿而起高举抗日大旗的史诗传奇。

刘江:这是感动我最多的一部戏

刘江导演坦言,“《乱世三义》也许并不具有那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但即使费力不讨好,我们哥几个也全都心甘情愿,在这部戏里我就想老老实实地讲一个经典的故事。拍着良心说,这是所有作品中,带给我感动最多的一部戏,无论人物的纠结度,情感浓度,还是情节设置,都让我有颇多感触。”

刘江说这是一部讲述民族尊严和骨气的戏,“编剧是创作过《康熙大帝》、《努尔哈赤》、《成吉思汗》、《走西口》等多部重磅级作品的泰斗级编剧俞智先老师,在其古稀之年历时三年锻造了此作,他将小人物的命运与波澜壮阔的民族命运完美结合,赋予了作品宏阔苍凉的独特气质。主人公唐子义这辈子都不甘心,不甘心落草为寇;当兵后不甘心被日本人欺负;‘九一八事变’后不甘心当亡国奴……‘不甘心’牵引着他的命运,他其实求的就是尊严。整部戏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拧脾气的二愣子如何变成英雄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尊严。”

在众多实力导演中,刘江的风格最为多变。他所执导过的题材包括刑侦、军旅、家庭伦理、谍战、都市情感等多种类型,堪称“影视多面手”。其中,《媳妇的美好时代》以诙谐、温情的轻喜剧风格开创了“正能量”家庭剧的先河;《黎明之前》也缔造了《潜伏》之后谍战剧又一高潮。

在看过《乱世三义》的剧本后,刘江立志将其拍成一部“超越自己以往所有作品的电视剧”。刘江介绍说,“这部戏有历史原型,有历史依据,绝没有胡编乱造。比如唐子义的清末部分就是以为原型的,人物性格、行为故事,都有确凿的历史依据。这部戏是我迄今为止拍摄时间最长,也是带给我感动最多的一部戏,这种感动不仅来源于故事本身,也来源于整个团队的投入。创作期间,我们九易其稿,整部戏从2011年7月5日开机,到2011年12月8日凌晨3:18关机,157天的超长作业,1000盘创作素材,后期剪辑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最后面对50多集的体量,我不得不痛下杀手……”

黄海波:演完这部戏,我长大了

在电视剧《乱世三义》中,实力男星黄海被去掉了自己最擅长的“黄氏幽默”,饰演一位沉默寡言、隐忍内敛的乱世英豪唐子义。黄海渡说:“从自己拍的第一部戏算起,所有戏都不及《乱世三义》在我和刘江导演心目中的分量。这部戏里,余味、李大本事的那些特点全都用不上了,唐子义是一个内敛含蓄,沉默寡言的人。以往的戏,演员都要说很多台词来展现人物的特点或推动剧情发展。以前演余味和李大本事的时候,能用一句话说明白的事儿我可能变着法儿地说上八句,但是这个角色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唐子义绝不说第二句。但演绎的难度也就在这儿,肚子里面一堆话说不出来,还得想办法让人知道。”

黄海波还透露,拍戏之前自己就跟父亲交流,什么样的军队最可怕,而父亲则告诉他,“沉默之师”最厉害,那种肃杀之气比喊着口号的军队更具有杀伤力。此番陈述也启发了黄海波,黄海波表示,这部戏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剧中“唐子义式”的沉默,“拍完《乱世三义》之后,我忽然敢说,黄海波长大了,学会沉默了。”

黄海波颇为动情地说:“2000年,我拍了自己的第一部戏《激情燃烧的岁月》,2010年拍了《永不磨灭的番号》,‘李大本事’可以看成我十年演艺生涯的一个总结,而《乱世三义》则把我十年来的积淀全用上去了,这是在‘余味’、‘李大本事’之后,我人生和事业的又一个节点。这是刘江导演送给我的一份礼物,通过唐子义和这部戏让我长大了,更有内涵,也史有变化了。”

每部戏拍完,黄海波的父亲都会给他的表现打分,“余味和李大本事得分都在89分,唐子义则在90分以上。”黄海波说要想让父亲给自己能打90分以上,还得努力20年。

监制《暴走吧,女人》未来想导自己的戏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 我这辈子是为声音而活 张琳(夯石)

日前,由麦丹影视出品的女性减压励志电影《暴走吧,女人》在北京举行首场会,导演董董、监制石班瑜携范文芳、李斯丹妮、王莎莎、范逸臣等主演悉数出席。片方透露,该片已受邀参加中美电影节,并在美国好莱坞举行了全球首映礼。本报记者在会后独家采访了素有周里驰御用配音之称的台湾音效权威石班瑜。

周星驰善于接受新事物

《暴走吧,女人》于三八妇女节在全国公映。据导演董董介绍,该片拍摄时曾前往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多个地区,将边界美景一网打尽,荒漠戈壁、崇山峻岭、原始森林、浩瀚草原应有尽有,片中瑰丽雄奇的壮美景色很快就让观众们沉醉其中。该片的监制石班瑜先生此前曾是周星驰的御用配音演员,对于该片的画面和3D声效,他表示:“这部戏帮我重新找回了对声音的热爱。我本身是做配音出身,了解好的画面和声效对一部电影来说有多重要,我们也努力呈献给大家最好的视听效果。我听说很企业都把此片作为给员工减压的福利。”

“喜剧之王”周星驰家喻户晓,而他的御用配音、幕后英雄石班瑜却鲜为人知。石班瑜表示,周里驰是个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改变的人,“他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不会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一起配音的时候,我有时会告诉他,国语不会用这句话来表达这个意思,他觉得有道理,就会把词全部改掉。只要是对的东西,他都会接受,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很多大演员,比如周润发、刘德华,他们演得很棒,但他们20年前的电影里的台词,现在还有人当成流行语在用吗?没有。但星爷电影中很多经典台词20年过去了还是网络热门词汇,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魅力。”

我一直是在用声音演戏

石班瑜1958年出生,当过军人,1978年开始从事广播方面的工作,“到现在已经做声音30多年了,从最初电台音控师,到后来学习配音,偶尔也会在《雪山飞狐》等影视作品中参与‘跑龙套’的配音。”

早期因声音过于尖细,石班瑜只能偶尔客串一些太监这样的角色,直到1990年,《赌侠》导演为了找一个能与刘德华的正派声音形成对比的嗓音,他才因此一鸣惊人,先后为30多部周星驰电影配音。除周星驰外,石班瑜还给陈小春、张卫健、张学友等明星配过音。

虽然早期经历不是很顺,但谦逊、感恩的石班瑜还是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广播对于他的磨炼,“如果没有经过前面二十多年的经验累积,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如果没有先前的那些磨炼,我肯定无法胜任像为周星驰配音这样难度极高的工作,我的一生也不会因此而改变。现在做广播节目主持人比从前轻松许多,以前像控制音乐、分配节目内容、旋转盘带等等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的,虽然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说到配音的诀窍,石班瑜透露:“其实我一直是在用声音演戏,换句话说,就是要完全进入角色,我要塑造一个声音版的周星驰。此外还要有一些技术要领,比如对口型,不能等演员张口才对,否则会赶不上演员的唇形变化;同一个演员的不同角色要用不同的声音来诠释,再有,像换气、断句、转音、咬字、情绪等等,都是不可忽略的细节。”

曾因收入低兼职做导游

虽然配音大名在内地如雷贯耳,但实际上石班瑜很长时间都是低收入人群,甚至曾经“兼职”做导游,“我进这个圈子30年,加上入行前的10年,到现在40年的时间,录一部30分钟的卡通片的薪水基本没发生变化,1985年我配一集电视剧的价钱,到现在还是这样的,但是其他行业的工资已经涨了几十倍了。台湾的配音演员一般分成两类,一类是为生活的群体,一类是为理想的群体,比如为电视剧配音,主要目的就是赚钱,一个下午就可以录两三集。但我个人现在很少参与,因为没有成就感。我现在追求的是在配音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东西,但一年可能只接两三部片子,但是都很有成就感,我很享受其中的过程。与其配那种没感觉的东西,我还不如去当导游带团,游山玩水还可以挣钱,但是配音是我这辈子的最爱,我这辈子是为声音而活的。”几年前,石班瑜成为一名台湾导游,改善收入自然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年近花甲的他有了新的人生规划,“在录音间中有不见天日的感觉,当导游可以出去游山玩水,我也把自己当成游客。不同的时间去,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我可以重温几十年没去的地方,像是在体验另一种生活。”

近年来,一直在幕后工作的石班瑜越发地活跃起来,频频出现在内地荧屏上,做客节目、客串主持等等,忙得不亦乐乎,他说现在正在写剧本,希望能执导一部自己的戏。石班瑜有三个女儿,“两个20岁,小女儿也有17岁了,因此我现在的工作可以多一些,小时候她们也是听着我的声音长大的,现在都没什么感觉了。这也说明我要有新的进步了!”石班瑜愉快地做了个鬼脸。

上一篇:网络教育发动一场大学的“免费”革命 下一篇:把省下来的时间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