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烹调“金属盛宴”的“两江学者”

时间:2022-07-16 03:23:49

林林:烹调“金属盛宴”的“两江学者”

从超音速战斗机到易拉罐,他的研究都能派上用场。

入渝25年,他主持了32个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八项国家、部委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他就是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林林,一位擅长烹调“金属盛宴”的“两江学者”。

从易拉罐到战斗机

9月19日,九龙坡区西彭镇,48岁的林林走出西南铝集团办公楼,穿过街道,直奔技术中心。

这条通往实验室的路,林林走了25年。其间,他从一名普通检验员成长为中国铝材料基础研究一流专家。

阳光透过行道树的枝叶,印在林林花白的头发上,显出斑驳的光影。“秋老虎”还在持续,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拿着一听罐装可乐,和他擦肩而过。

“啪――”易拉罐发出一声脆响。林林回过头,脸上浮现出笑容。

易拉罐的“啪”声,是他这辈子最熟悉的声响。

2005年以前,中国的每一听易拉罐,都是用外国铝合金材料制造的。在易拉罐生产领域,掌握原料控制权的国家只需涨涨价,就能卡住中国的脖子。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林林和前辈、同龄人、年轻后生并肩探索。2005年,他们研发的“3000系合金”,终于使易拉罐材料实现了国产。现在,这些材料已经占领25%的市场,并出口到了欧美。

几分钟后,林林走进技术中心,换上雪白的大褂,在光电实验室里坐下。

“今天的事多哟……”林林摊开一叠厚实的材料,轻声细语地说。

他的事确实多――作为中国最大的铝材料生产研发基地,西南铝研发范围已经覆盖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包装、电子家电、印刷、建筑装饰等领域。身为西南铝科研副总工程师,林林正带领集团2000多名科技人员,主攻印刷用PS板、超薄型铝箔、航空航天器等材料。特别让人骄傲的是,他们还承担了中国大飞机计划的铝材料科研。

各种关于铝材料的尖端理论,从科研院所和高校汇集到西南铝。在它们进入生产线之前,必须通过材料基础研究环节。林林要做的,就是用试验手段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材料基础科学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从材料堆里抬起头,林林一脸肃穆,“它关乎国运啊!”

在过去的30多年里,这一信念在他心中愈发坚定。

父亲的石头

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宜昌市区的一座苏式风格的筒子楼里,人人都知道林林是个“乖孩子”。

他总是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看一些《刘胡兰》之类的小人书。这个喜欢在阳台上种豆芽和马铃薯的孩子,居然还懂嫁接――那是他从坝坝电影放的农业科教片里学来的。

独自在家的时候,他总是憧憬着:“爸爸这次出差,会给我带什么礼物?”

爸爸名叫林海山,是一名颇有造诣的金属矿藏勘探专家。“你以后千万别吃‘金属饭’!”常年在外的林海山告诫儿子,“这活儿太苦了!”

和别的小男孩一样,林林喜欢糖果和玩具。可父亲总让他失望――每次回家,林海山都是两手空空。

除了一只麻袋。

麻袋里没有糖果和玩具,只有各种各样的金属矿石。

这时,林林会瞪着父亲,小嘴翘得老高。林海山笑笑,将矿石逐一排列在阳台上:“这块桃红色的是赤铁矿,可以用来炼钢,能造飞机大炮”、“这块黑里透绿的是硫化铜,电话线就是用它做的”、“这块最漂亮,亮绿色的,是铅矿”……

林林趴在阳台上,小嘴微张,目光随着父亲的手在石头上移动。

“只要有科学,这些石头就能变成宝贝!”父亲告诉儿子。

此后的很多年,父亲的石头一直是林林的宝藏。在那些天气晴朗的黄昏,林家狭窄的阳台上,常出现一个手拿石头的男孩。迎着金黄色的夕阳,小男孩眯起眼睛,望着石头发出的瑰丽光泽,“咯咯咯”地傻笑。

“只要有科学……”30多年后,每每想起父亲的石头,林林总会轻声唏嘘,“那些石头,也许是我科研信念的源头。”

父亲怎么也没想到,儿子最终还是吃上了“金属饭”。

1982年,林林在填报高考志愿时,犹豫了很久。他本想学农――在阳台上种豆芽的经历,让他觉得“将一颗种子培育成可食用的植物”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可是他又想到了那些焕发神奇光泽的石头。于是,林林填报了中南矿业学院(现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从此,他接触到了同样“神奇”的材料科学。

烹调“金属盛宴”

1985年,23岁的林林被分配到西南铝加工厂,成为一名检测员。

这个岗位几乎沾不上科研的边。他做的是基础信息收集: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试验出各种产品的性状指标,再和标准值进行比对。

试验、比对、再试验、再比对……那时,大学本科生还很吃香,如此机械的工作,让林林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

于是,他一边当好检测员,一边让思维向科研“逆转”。“控制组织结构,就能控制金属性能。”林林说着,将手握成了拳头,“要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就要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添加剂,这就是材料基础科学。”

这很像烹调:要味道咸,就加盐;想味道甜,就加糖。

工作之余,林林主动申请一些诸如“5083船板合金”之类的小项目。项目虽小,却能让他学到“厨艺”。比方说,想要铝材料质量轻薄,就加入“调料”镁;要铝铸造性好,就加入“调料”硅……近乎狂热的追求,让他打牢了科研基础。

当时,素有中国金属工业“四大国宝”之称的西南铝,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科研文化。厂里定期举办的青年科技人员经验交流会和青年科技人员论文比赛,成了科研新秀的“星光大道”。在数以百计的检验员里,林林是唯一一个年年参赛,并多次得到总工程师表扬的后生。

此后的20多年,伴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西南铝逐渐从单一生产的厂,改制为集生产研发于一体的集团,研发机构也从实验室升级为中心,检验员林林也历任西南铝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术中心副主任,直到2008年,他成了集团副总工程师。

“金属盛宴”可不像做饭那么简单,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林林才有体会。

2005年的一天,凌晨1点过,在工程师宿舍楼,已是技术中心副主任的林林,正辗转反侧。

一闭眼,那些断裂的塑合金板材就在眼前跳动,白花花一片。

“你们卖给我的0.27毫米板材,一冲压就断裂!”一天前的上午,一位客户在电话里怒吼。

那些0.27毫米板材,是刚投产的热电轧机生产的。这可是亚洲最先进的生产线!

林林立即带领科研人员,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检测。熔炼、铸造、热轧、冷轧……各个环节按部就班,来自各个环节的数据,没有发现异常。

“新设备怎么还不如老机器?”挫败感笼罩着西南铝,刺痛着林林。

接下来的几个月,白天,他在显微镜前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各种数据不断汇总过来,他和同事们逐一比对。晚上,一合上眼,各种数据和铝合金板就在眼前显现。

又是一个凌晨,林林再次失眠。他圆睁着眼,盯着天花板。

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电子显微镜拍摄的画面――一些直径0.1毫米的孔洞。

“是它!”林林翻身下床,开始记录,“原料铝冷却时,会产生一些细小孔洞,一般视为正常现象,但孔洞的数量和密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导致板材断裂!”

林林找到了元凶。经过调试后,热轧机生产线重新开足马力,全速运转起来。

“这就是科研,过程痛苦,结果充满喜悦,很像生孩子。”林林微笑,依旧轻声细语,“我花在上面的时间,比给老婆孩子的多多了。”

林林的妻子韩海艳,是个和丈夫一样轻声细语的重庆女人。1985年,她经媒人介绍认识了林林,两人一见钟情。结婚后,这位小学教师独自打理家里的一切。丈夫成了“两江学者”,这让她感到骄傲。

女儿却时有抱怨。19年来,学者爸爸很少管过她,以至于她高考时只考上一所民营院校。

在中国材料科学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今天,林林依然没空顾家。和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一样,经过“营销优先”、“生产优先”后,西南铝步入了“研发优先”时代。

“怕是要等到退休后,才有时间陪老婆孩子了。”林林垂下目光,搓着手轻声细语地说,“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上一篇:重庆户改:开启城乡融合发展新时代 下一篇:低碳发展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