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家居:家的诱惑

时间:2022-07-16 03:22:25

顾家家居:家的诱惑

顾家的渠道拓展步伐从未停歇过,当前顾家在全国的门店约为1200家,截止今年年底,顾家还要再扩充沙发店1000家、软床店500家,其未来两到三年,计划总共门店数向5000靠近。

“因为顾家,所以爱家”,这句广告语在浙江杭州当地妇孺皆知、琅琅上口。能创造这种效应的,定为深得人心的大企业莫属。一直行事低调的顾家家居,正是扮演着这么一个角色。

从2000年踉跄上路到2008年营业额突破20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族式小沙发厂到中国沙发的领军品牌,顾家家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这种快速成长的成功经验,被家具业界称为“顾家现象”。 而出走荷兰、法国、保加利亚等国的壮举,也让赞赏顾家的境外消费者数量瞬时激增。

为此,《法国经济时报》主编曾发出了这样评价:“从顾家家居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家具制造业的辉煌前景”。身为顾家家居有限公司总裁的顾江生还有个新计划,“下一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现有销售额再翻番,变成100亿。”这些枯燥缺并不乏味的数据背后,全面展示的是让人折服的“顾家速度”。

艰辛背后暗香浮动

浙江天台县的家具制造产业,是一个具有多年优良传统的特色行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天台工匠顾池苟就因他做出来的家具结实又好用,而在附近乡村小有名气;到了八九十代,顾江生的父亲顾玉华以木匠特有的敏锐眼光,看中了沙发这个未来的希望产业,并于1996年创办了杭州海龙家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沙发家具的研究和制造,这是“顾家家居”的最早雏形。

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附加值挖掘,大部分天台人办工厂的模式都雷同,属于“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简单经营模式,2000年以前的海龙家私亦不例外。顾江生的出现,颠覆了这固有的一切。

1995年,顾江生从杭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外贸学校任职教师。原本按部就班完成人生职业的他,却因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掀起了一场轰动中国家具业的创业传奇。

浙江外贸学校地处偏僻,学校周边缺少成熟的商业环境,师生日常生活非常不便。顾江生发现,如果将学校靠舟山东路的自行车棚改建成商铺进行招商,这不仅能缓解学校师生生活不便难题,也给自己带来租金收入。揣着这个计划,顾江生开始了商业生涯的第一次盘算,在取得父亲的支持之后,他一次性就与校方签了12年的合同。在成功实现人生第一个创业计划后,顾江生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过20万元的经济收入。

受到利润刺激的顾江生,随后辞去了学校的公职,将自己的目光全部投向了父亲的公司――海龙家私。进入公司后,他坚持从最底层开始做起,配送工、营业员、维修工等几乎所有的基层工作他都亲身尝试,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刻苦,在短时间内全盘掌握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模式和细节特点。

2000年,“海龙家私”更名为“顾家工艺”,时年27岁的顾江生,本应是一个留恋享受青春和追逐爱情的年龄,却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道路。

展会启动全球战略

顾家工艺真正为业界所知并赢得国外市场,是从参加展会开始的。2000年,顾江生带领着年轻的“顾家工艺”一路跌跌撞撞地向前摸索。

一次偶然的机会,顾江生得知,展览会是一个直接面对客户、快速推销自己的良好途径,这无疑是一次展示企业形象、进行品牌宣传、推销企业的好机会。于是顾江生找到了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组委会,经过软磨硬泡,顾家工艺得到了一个位置较好、180平米的展区。

没过参加过展会的顾家工艺大手笔投资,聘请专业公司设计、建造展位,一下子成为整个展览会的焦点。第一年参展的顾家便摘取了本届展览会的金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续4年卫冕成功。顾家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顾江生的大胆和大格局理念也迅速在业内被引为佳话,家具行业内悄然盛行“顾家现象”的说法。

国内的成功并未阻止顾江生扩张的步伐,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了解,他意识到国外市场将是未来中国家具行业的主要扩张点,这势必会成为顾家工艺实现腾飞的新起点。2005年1月,顾家工艺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德国科隆世界家具博览会。面对这样一个水平顶尖、巨商云集的盛会,顾江生仍旧拿出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做事风格,一口气拿下430平米的展示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中国品牌推广秀。

顾家工艺大胆的做法,不仅让国内同行折服,也让外国企业和消费者认识了“顾家工艺”四个汉字,顾家品牌在国内甚至全球已经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一阵激动过后,顾江生当即拍板决定,时隔一年,顾家工艺再战科隆。

次年1月的德国寒气逼人,1200平方米的展厅、50万美金投入、优秀的布展形象和产品设计……顾家工艺在这里给外国人过了一个火热的中国年。组委会负责人盛赞,这是科隆展馆所接待过的最大规模的中国企业。在赢得掌声的同时,雪片般的订单也纷然而至……

从上海国际家具展到东莞国际名家具展,从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到新加坡国际家具展,顾家工艺的足迹遍布全球。而同一时刻,顾家进入了国际视野。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作为顾家家居荷兰分公司的销售总经理,Cees van Schip对于顾家进入欧洲市场的不易至今印象深刻,“因为在欧洲想要做家居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沙发这类产品都是要求非常高的品类。”

2008年前,顾家在荷兰主要通过商销售。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顾家在2008年初和一家荷兰的品牌店铺lucky-leather成立了合资公司,但这家合资公司仅生存了一年。Cees称这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经营理念上的差别”。

当年11月起,顾家正式独立运营,直接向位于中国浙江杭州的顾家总部负责。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顾家在荷兰已经有7家直营门店,都是顾家的独立品牌店。不仅如此,顾家还一直坚持从生产到设计再到运营都独立完成,独立品牌意味着在市场竞争和运营上存在很大的空间。

从目前看来,以上策略让这家来自中国的沙发公司在欧洲的生意顺风顺水。荷兰公司目前销售额不大,在顾家一年3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中,来自国际市场的销售为1亿美元,这其中欧洲仅占20%-30%。按照计划,顾家在荷兰将会发展20家直营店,并通过在荷兰的公司辐射到欧洲其他国家。

Cees谈及过去,印象最深的就是来自中西管理理念的冲突。当时,他需要向中国总部就欧洲市场运营做很多解释,比如中国的顾家门店里往往会有导购贴身服务,顾客进入后会一直跟随和推荐产品。当中国老板考察荷兰门店时候,发现这些门店几乎没有人跟随,对此非常不能理解。

这是文化上的差异。欧洲人讲究一定的“安全接触距离”,如果一直跟随,顾客会很容易生气。不过,现在沟通正在越来越融洽。他也试着去理解中国老板和中国公司的特色,甚至一度想要学中文,只是为了“有了急切的想法能够和老板第一时间沟通”。

不久前,中国总部为他配备了一位中国小伙子作为助理。这个中国小伙在德国汉堡生活多年,对于欧洲文化和市场相对了解。这让他觉得工作容易了很多,因为他的意见可以第一时间相对准确地传达到中国老板那里。目前在顾家荷兰分公司,有30多名荷兰籍雇员,他非常希望能够多一些“对欧洲有了解、有中方背景的中国员工”,就像他现在的助理一样。

品牌升级多腿走路

2009年年初,伴随消费者近10年的顾家工艺在形象上悄然发生了变动。其红色方形的Logo从“顾家工艺”变成了“顾家家居”, 省去了之前的“工艺”英文,KUKA容易让人联想到品牌“顾家”,简单清晰、流线造型。而更重要的是顾家已不单单做沙发,而是延伸至整个卧室空间,并非限定在单一的产品线上。

顾家家居副总裁刘宏表示,顾家换标是从经营形态、生产规模、产品延伸这三个角度来思考的。10年磨练已使顾家做成了沙发行业内的领军头牌,随着市场知名度的提升,沙发已逐渐满足不了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有经销商希望顾家工艺能够延伸产品线。

其实在顾家工艺后期发展阶段,他们的发展重心就逐渐发生着变化。刘宏说,顾家最有核心竞争力的板块是软体家具,沙发在工艺和产品设计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于是软床逐渐被纳入发展范畴,“以后希望打造一个卧室空间,有沙发、茶几、鞋柜、床头柜、餐桌椅等。”

对此,顾家也在产业链上早就已经进行布局和整合,其自身拥有木材加工厂、林业基地、皮革制造厂、五金厂、一整套意大利进口的烘干设备等,此举意在降低沙发制作成本,提升竞争力。初期的大胆战略部署,让顾家取得了辉煌,并积累了发展资本,到达一定规模后,他们又试图开始在整条产业链上重新战略布局。

“我们每天都要用掉3000头牛的牛皮!”顾江生曾对外界慷慨表示。的确,顾家与中国最好的皮革厂进行合作,建立自己的牛皮供应基地;与东南亚最大的海绵厂合作,建立专供顾家沙发的海绵生产工厂。顾家还主动出击,选择联盟合作的方式,引进意大利顶级沙发品牌卡利亚(caliaitalia),弥补自身的欠缺。

消费者对顾家的品牌升级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消费者反映,顾家沙发的设计和质量都不错,进而希望有一站式的服务,能够有一个配套整体家居,因为他们对家居环境搭配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整体家居领域,因此更被顾家纳入了发展日程。

品牌升级却并未带来价格提升。刘宏说,顾家并非奢侈品牌,在一线城市尤其像北京这些城市仍基本满足中高层消费者的需求,“围绕以沙发为中心的客厅空间,接下来是软床为核心的卧室空间,因为客厅和卧室最重要的是沙发和床,今后家庭里面可以移动的家具也会有所尝试。”

中国“制造”变“创造”

因依靠巨大的劳动力数量又缺乏自主创新,中国产品多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饱受争议,顾家也曾遇到过偏见。“由于企业长期依赖模仿国外设计,不断地引起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纠纷。甚至有些企业在出国参展的时候时常会被拒,原因就是人家害怕中国人的抄袭。”顾江生回忆起曾经的艰辛。

中国家具行业协会理事长贾清文对此解释,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生产国,但品牌不够成熟,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差,时常在各类市场出现价格战,这也是引起国外同行反倾销诉讼的根本原因之一。

顾家曾花费数月设计出了一个新款式,但刚上市后数周就会被一些同行厂家抄袭。2004年3月,顾家的第562号沙发在东莞名家具展上摘得桂冠,而在同年8月再次展出时,却发现有11家厂商在同时展出它的克隆版。更有甚者直接购买该款产品,简单更换标签后便直接展出,这令顾江生哭笑不得。

“没有一个健康的行业,就不会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顾家定位全球市场,但也希望中国沙发企业能加快引入研发设计,而不是说某一家企业以低价格占领市场。”顾江生曾一度为此坐卧不安,一方面是巨大的出口市场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一方面是由于设计和品牌的缺损无法获取更高的利润,中国家具业十分尴尬。

2000年开始,顾家成立国际沙发研究中心,加强对沙发的设计开发,注重培养设计人才,作为企业持久发展动力。人才培养方面,顾江生一方面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引进毕业生,着手自主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近50人的设计团队;另一方面,他高薪聘请德、法、意和香港等地的顶尖设计师,从国外实际环境出发,借助本地化理解,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多元素文化”因素。

效率最高的时候,顾家平均每三天就能推出一款符合国外市场潮流的新款沙发。全新和充满竞争力的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给顾家工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其中的几款最新设计产品,均创下了优异的销售成绩。

强势分羹家居蓝海

去年,中国家具业总产值近5000亿元,较改革初期增长280倍。据统计,2010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8.4%,家具产业超过建筑、家用电器、汽车增长,增速达37.2%,是增长最稳最快的行业,未来5年其市场产值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地产行业的飞速增长。刘宏认为,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是刚性的,因此其对沙发和家具的需求也是刚性的,两者紧密相连,房价对家具行业有影响,但并不是太大。

在刘宏看来,家具行业是整个森林的话,顾家也仅是一只小蚂蚁,因为在5000亿的市场份额中,顾家也仅占1%,而行业对垄断的概念定义是市场份额的15%以上。顾江生做过一个比喻,当一座森林刮台风的时候,其实蚂蚁是不会被刮走的,因为它太小了,只有变成一只大象的时候,才会有影响。

顾家对渠道拓展的步伐从未停歇过,当前顾家在全国的门店约为1200家,截止今年年底,顾家还要再扩充沙发店1000家、软床店500家,其未来两到三年,计划总共门店数向5000靠近。除了开实体店外,电子商务也将被顾家正融入自己的渠道体系中,就在前不久,顾家还在微博上开展了一次针对消费者的“微营销”,效果良好。

美国曾有一家大型市场调查公司为顾家做了一个调查,顾家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当中市场的价值估算大概是29亿。这个数字对顾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刺激,顾江生筹划,预计在2012年5月份时,顾家将在A股上市,2013年到2014年之间顾家整个销售额突破100个亿。

不仅店面数量增长,在渠道下延方面,顾家在一线城市将继续发挥典范性和代表性的品牌形象,下一步也将向二三线城市发力。位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顾家工业园,临钱塘江畔,现有生产基地36万平米,不久之后,位于江北150多万平米的新工厂也将动工。

“不管做沙发也好,做软床也好,我们传递的更多是顾家的家居文化。”顾江生说,他们也在不断寻找着顾家的男人和女人,“欢乐的家居文化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上一篇:沃尔玛身陷好又多 下一篇:星巴克“提纯”几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