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时间:2022-07-16 01:34:23

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摘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中一门核心的课程内容,对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与实效性,就需分析传统模式下的《护理学基础》教学存在的弊端,然后对《护理学基础》教学加以改革,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学对这一门课程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弊端;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281-02

作为一门理论性兼顾实践性的课程,《护理学基础》教学是从事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而《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主要影响就在于能力培养、实习质量以及就业率等方面。

一、传统模式下《护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学模式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传统模式下,《护理学基础》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三大重心,教师才是课堂主角,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没有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机械式地模仿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无法合理的运用知识能力,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培训,这样对于人才的多元化发展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

2.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导致缺乏临床实践机会。随着护理专业学生逐渐地增多,很多学校临床教学实训条件无法跟上节奏,导致书本上的知识难以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再加之交通、医院合作、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临床见习。这样的操作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的教学活动,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都成为“一纸空文”,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影响。

3.考试单一、评价局限。传统模式下的考试与评价都是以卷面考试为主,仅仅注重了对知识记忆的考核,轻视了能力考核、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考核范围绝大部分都是以教学大纲作为根据,专注于教材内容,对于教师的授课、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成绩评价都是依靠成绩来衡量,很少涉及到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考评,导致考试与评价缺少科学性,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达到融会贯通。

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兴趣是基础,传统模式下的《护理基础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教学。而“学生先动手、教师后示范”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也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关注学生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培养,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护理专业就业压力、职业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很可能在就业的过程中半途而废,放弃护理专业,导致护理教育资源出现了不必要浪费,也使得一线护理工作队伍极不稳定。所以,在护理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职业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校就强化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当中,也会从心底喜爱护理工作,不会被学习、工作当中所面临的难题打败。

2.做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为了激发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学习激情,就需要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不适合现代实用、过于繁杂、与实际临床应用脱节的内容都需要做好精简处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求引入相应的新技术、新理论与新知识,将临床上已经出现的实际内容,但是在护理学教材中还未出现的内容,需要及时地增补到教学中去,例如:新型消毒液使用等。并且,教师还需要做好前瞻性的教学研究,引入研究的具体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的事业,让学生在实习之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临床实践。

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在各个医院科室、养老机构、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等担任临床护理、老年护理以及社区护理等各个方面工作。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也需要根据护理人才专业能力的实际需求,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培养学生使用的专业能力。临床护理上应当倾向于照顾能力、病情观察、沟通能力、治疗处置能力等;老年护理应当偏向于日常生活的照顾、常见疾病护理;社区护理则偏向于预防保健、家庭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各个环境的工作,才能够让自己在面对工作时更加顺心,更加得心应手。

3.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现代化课堂教学的需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创设情境等方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在相对真实地环境下掌握所需的技能;在教学中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护理学基础教学与实训教学相互融为一体,打破传统关键下的分开式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的方式,如此才能够引导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实际的操作能力,例如:在实验课之上穿插无菌操作理论知识,才能够让教学具备直观性,让学生轻松上手,更加容易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才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化课堂提出的需求,最终帮助学生学习。

4.改善教学评价,提升教学的质量。只有改革传统模式下以知识考核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且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质量评价加以改革,才有利于《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知识考核的同时,需要将书面知识与案例分析相互的结合,并且做好课前、课后小测验与阶段性、期末考试的相互融合,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专注于学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技能考核的时候,需要对障碍进行精心的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和护患的沟通,并且开展多角度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如此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操作能力掌握进行客观的评价,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总之,现代化的《护理学基础》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模式的“天下”,而是培养人才、促进思想交流的“圣地”。所以,《护理学基础》教学应当专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再配合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就能够推动应试教育逐步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兼顾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党莉莉,邱夏芹.浅谈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9,(05).

[2]陈鲁,李长松.浅谈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体会[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上一篇:防御禽流感的经验 下一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