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达变 8期

时间:2022-07-16 01:08:51

天洋集团是一家涉及文化产业、地产、电器、矿业及股权投资产业的民营企业,公司20年的发展历程中,前10年以电器产业为龙头,后10年以地产为龙头,现在则调整为以文化产业为龙头。用天洋地产集团财务中心财务总监韩国良的话说,“目前这个阶段是一个既兴奋又具有极大挑战的战略转型期。”

企业如人

说起企业跨越周期的财务管理应对之道,韩国良首先谈到的体会是:企业如人。

这要从他极典型的职业经历说起。19岁中专毕业,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一路摸爬滚打,刻苦学习,积累磨练,进步神速;9年后,28岁的韩国良加盟天洋集团,又过了9年,如今,37岁的韩国良,已经做了7年财务总监,拥有18年的财务工作经验。9年间,天洋集团从收入不足2亿元,到2012年收入过50亿元,而今年预计完成100亿元。不难看出,高成长性,正是韩国良个人与所在企业的第一个共同点。

而在快速成长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个人与企业第二个共同点:“人要有理想、有抱负,换做企业就是要有愿景、有文化。”韩国良的身上有着70后典型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与天洋的企业文化相当契合,他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天洋集团具有愿景伟大、战略清晰、坚守使命、与时俱进、创新务实、团队协作的文化和精神。这在企业20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隐性作用。”而这正是企业得以跨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第三个共同点直切主题:周期。韩国良调侃地把财务人45年的“数字生涯”划分为10个周期和阶段(见上图),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定位于“艺术”阶段。

谈到企业发展周期,韩国良认为企业周期大致可分为:出生期、少年期、成长期、成熟期、贵族期、官僚期、衰退期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CFO必须抓住管理的核心,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的重心要不断调整。在财务管理的职能上,财务要做到先知先觉,这就需要与企业的发展周期及战略转变相匹配,做到未雨绸缪。”他举例道,“比如在成长期更多的是关注融资,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在成熟期关注的是管理的优化,如内控建设与信息化等;在贵族期,要关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企业的增长潜力;在官僚期,要关注创新、战略转移等等。”

接下来,天洋准备筹划上市,对于公司和韩国良个人而言这都是一个新起点,同时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尤其是要整合资源,并且要迅速适应对以前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对此,韩国良的态度是,“一切都是顺势而为,抓住现在,关注未来的成长性、赢利性、创新性,是我目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果断布局

说到调整产业布局,具体到地产业,韩国良认为,“地产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已经落下了帷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初级城镇化进程的放缓等市场因素逼着地产行业要不断创新,如果继续坚持走地产产业之路,那么如何为土地注入更多的价值则是个突破口。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地产公司,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没有创新则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据他介绍,前两年,天洋还是以地产为集团支柱产业,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中国第四代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获取了几个大型优质地产项目,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并会建设成为每个区域的地标或城市名片项目。然而,目前国内的地产公司,即使是超级房企,都面临着同样的发展瓶颈,比如行业政策的不可预知性、高额利润的不可持续性、资金密集同时带来的杠杆效应的双面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人口红利效应的衰减性、各地产公司商业模式的重复单一性等等,这些是每个房企应当提前思考并做好应对的重大战略问题,谁没有认真思考并应对,很可能下一个倒下去的就是它。所有这些都突显着一个核心问题: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天洋不做人云亦云的战略决策,也不会去争辩地产行业未来走向到底如何,是崩盘还是暴涨,而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稳健性。”韩国良表示,一个企业成功靠的是战略和执行能力,并会在资金实力上展现,而破产也是如此,表面看是资金断裂,深层次看是战略失败,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上出现了问题。

“因此,2013年天洋果断调整战略,向文化产业进军,这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沉淀,并需要创新出盈利模式、商业模式。”韩国良介绍,天洋集团内部经常开玩笑说:“要想搞文化产业,自己先提升文化水平。”这实际上体现着一种学习态度,踏入一个崭新的行业,需要不断摸索尝试。“总体上,天洋要做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国家鼓励的文化产业政策相结合,这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平衡艺术

“无论什么行业,一名优秀的CFO,都需要是个多面手,而不是仅仅掌握某些具体的高深的财务技术。”在韩国良看来,那些天天钻研税法、会计准则或者是痴迷于考各种证书的人,做不了好的CFO,他们应该更多地提高全局观。因为,财务最终是围绕企业战略而行。战略是因,资金是果。

具体来说,“CFO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公司运营管理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盈利模式、市场定位、产品质量问题,还是成本、资金实力的问题等等,发现问题的症结才能很好地解决。”接下来解决问题过程中,“你可以借助外脑,借助团队,而此时考验的是CFO整合资源、沟通的能力与水平。”

另外,韩国良强调,CFO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高度,不要总是关注于过去和现在,更多的需要考虑将来,也就是说企业的任何决策都要考虑其未来的效应。并且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过去形成的商业模式,提前做好布局,引领企业价值的再次提升。比如说,不能等真正缺钱的时候,才想起融资;而是提前做好准备,择优选择融资方案。即使资金流畅利润丰厚,也不要满足于现状,要考虑是否需要扩大规模,是否需要兼并收购、扩大品牌效应,甚至是否涉足其他相关产业,将产业链做长做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等等。

“总之,财务管理是一门平衡的艺术。资金剩余,没有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失败;资金总是紧张,靠‘输血’过日子也是失败,财务管理本质上就是在做各种平衡,平衡短期与长期,平衡投入与产出,平衡投资与筹资等等。”正是对于“平衡”的实践和感悟,让韩国良持续地享受着财务管理这门“艺术”。

他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财务管理知识相结合,总结出的财务管理之道(见下图),正体现了一位实战派CFO深刻的外圆内方、持经达变的哲学态度。

上一篇:加快转型 8期 下一篇:创新求生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