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的女人们

时间:2022-07-15 08:15:35

[摘 要] 《欲望都市》是深受自由女性所喜爱的系列电影和电视剧作品,里面有四位大胆追求幸福的女人们,她们都是现代女性自由和幸福追求者的“实验者”,她们爱着纽约这个纷繁的大都市,并在这个城市里努力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而每个民族、每个个人对幸福的概念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我们每个个体对幸福的感受都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它们与幸福的相关性。

[关键词] 《欲望都市》; 女人; 幸福

《欲望都市》里有四位大胆追求幸福的女人:专栏作家凯莉(Carrie Bradshaw)、公关经理萨曼莎(Samantha Jones)、律师米兰达(Miranda),还有理想主义者夏洛特(Charlotte)。这四位女性性格各异,职业各异,牢牢地将这四位纽约曼哈顿的都市女性绑在一起的是真诚的友谊和彼此间秘密的分享。这种亲密又真诚的友谊真是很让人羡慕,有人命里有,有人命里没有;有人配有,有人不配有。作者,坎迪斯•布什奈尔(CANDACE BUSHNELL),当前全美最炙手可热的超级美女作家。她的处女作《欲望都市》,以设计灵魂演绎时尚经典生动地描绘了曼哈顿上流社会精英分子间的情感和纠葛。布什奈尔目前居住在纽约曼哈顿,是《纽约观察》的专栏作家,并为Vogue杂志撰稿。《欲望都市》中的这四位时尚女性,她们之间有着坚固的友谊,却有着各自的个性。不同的性格带领她们走向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她们自知自己已不再年轻,周旋在各式男人身边寻找。她们不过是想在那个忙碌且充满欲望诱惑的城市里,努力寻找自己的真爱。现实让她们一次次落空,借着友谊的力量继续向着自己的理想往前走。

《欲望都市》以美剧的形式有6季,第一季1998年开拍,6季拍完之后,又拍了2部电影,最后一部是2010年拍的,就算是大结局了。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共耗时十几年,剧中的这几位人物的岁数是从30多岁一直到50多岁,算是经历了女性最重要的,也是主要的阶段了,演绎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都市女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还是以感情线为主。我们说,我们要以工作为主,感情则可放到第二位。可是为什么有关感情的一点点变化就能激起我们心里的层层浪花?还是不完全这样?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比较富有的人的“情感”就没有那么的“敏感”,也可能是真的。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作品人物分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在《欲望都市》里这两种定义都不足以定义或是来描述这几位人物,她们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立体人物。她们爱着纽约这个纷繁的大都市,并在这个城市里努力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说到幸福,可谓人人都想得到但又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笔者想每个民族,每个个人对幸福的概念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我们每个个体对幸福的感受都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就从爱、性与幸福、伦理道德与幸福、灵魂与幸福方面来分别分析一下它们与幸福的相关性。

一、爱、性与幸福

在男女关系中,爱与性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体的还是分开的?记得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两个人不相爱,他们怎么可能会有性关系?”当时正在上外教课,当时的外教说有些人是可以将爱与分开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碰到眼里充满邪恶和淫欲的人)也就是说有些人没有爱也是有的。是不是有些糊涂?可能这样更清楚一些,有两种:在爱驱使下的和没有爱只有的,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人类应该是在相爱的前提下,发生的才能接受,可影片中的几位女性替我们试验了一下单纯的也能给予她们极大的快乐(她们以是不是达到高潮orgasm为是不是快乐的标准)。是她们的标准有问题?还是我们的道德要求有悖于我们的生理要求?那就先看看她们的标准:是不是达到高潮。我们人类是分为灵魂生活和肉体生活的,如果说达到高潮能极大满足我们的肉体生活,那它能极大地满足我们的灵魂生活吗?好像不能,我们的灵魂需要一些更多的养料,比如说:心灵的契合、爱的承诺、爱的奉献……如果你认为这样是比较说教的话,笔者想下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没有灵魂? 有些人是没有灵魂的,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物质,只有肉体,自然而然在中达到还是达不到高潮是快乐和满足的惟一标准。可是在影片中,这几位可爱的女性都是有灵魂的,在追求爱的道路上,我们是不是有或者需要“双重”标准?这样,她们的许多“困惑”就能理解了,否则的话,用单一的标准(是不是达到高潮),我们就会感到“迷失”。

在影片中凯莉提出:在男女关系中,是先有爱还是先有性?(chicken or sex?)笔者想,这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有灵魂?或者说你是不是想满足且需要满足灵魂的需求?如果你有灵魂,并且需要满足它的需求,那么一定是先爱后性,否则的话,只能是用能不能达到来衡量男女关系了。

在这方面,男女又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女性放弃灵魂,跟一些男人一样寻欢作乐,我们能做到吗?女人能否像男人一样寻欢作乐,爱和性是否能够分离,凯莉在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中寻找着答案。不管凯莉怎么装作满不在乎,但女人天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就注定了这样做后的失败结局。男人玩乐,女人也玩乐,男人能潇洒地玩乐,女人却在玩乐后反思、落寞。女人的先天弱点加上后天的社会歧视,注定了女人不能像男人那样玩乐,其实,女人就根本不能在这个由男人操控的社会里随心所欲地玩乐。这一点,甚至在科学上都有所解释。笔者有一次看一个科学纪录片上面讲和卵子的故事:男性拥有无数,而且基本上可以随时“提取”,而女性每月才会有一个卵子。生理上就注定了我们感情的赋予是不能多元化,是相对专一的。我们对男性的期许:惟一的爱,是不是也是一种奢望或者是幻想?凯莉在一系列的感情失败后,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不是他们的错,那会是什么呢?”上帝抽出了亚当的一条肋骨,把它变成了女人,可亚当有许多的肋骨,他们是不是需要许多条“肋骨”才能满足,而我们女人只需要安在一个人身上就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纷就不是个体对个体了,而是“先天的缺陷”了。我们可能就这个问题(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情感给予与期许)得以“释怀”了。难道“友谊是女人可以期待的最好依归,而男人只不过是蛋糕上面的糖衣”,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吗?

二、伦理道德与幸福

一说到伦理道德,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自然就想到了我们的孔子和孔子的《伦语》。孔老夫子和他的学说建构了我们基本的伦理道德框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是依靠宗教来建立其基本的伦理道德框架的。记得有人说,现代人的困惑也只能是回归传统的伦理道德才能找到最终的归属,才能找到个人的幸福归属。现在传统古典文学回归现代中国,继续提倡“君臣义,父子恩,夫妇从”,没什么不对的,可在任何情况下,将女性奉献给家庭是幸福的根基,这从理论上或是“集体主义”的角度是这样的,可是这样的女人们快乐吗?幸福吗?

我们看看《欲望都市》里四位女性的伦理道德观以及与她们幸福生活的关系:凯莉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人疯狂地爱着纽约这种城市生活,不会做饭,喜欢各种party,喜欢名牌的鞋子和包包。有这种偏爱的女性以我们传统中国伦理道德来说,那就是“不务正业”,此女非具有传统美德的女子。她和“比格”(big)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很让人感触,人最终还是要与自己的“心灵伴侣”在一起才能有快乐和幸福。

公关经理萨曼莎号称为“女性色狼”,如果我们说凯利不符合传统的对女性的伦理道德要求的话,那么这位女士以社会伦理标准要求的话,就更是什么都不是了。萨曼莎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她的“色”不招人讨厌,男性对她还是趋之若鹜。真诚义气的她最后也找到了“真爱”,可惜,她的本性心辕意马。“放肆”的吉卜赛式的生活更适合她,所以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由的独生生活”,这样的一位没有传统伦理观念的人,最终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理想主义者夏洛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温柔、娴熟、母性十足,但是好像有些过度敏感。可以说集各种伦理道德及美德于一身,持有传统伦理道德的她在寻找自己的真爱时也是充满了种种的外在和内在矛盾。不是和交往的对方有矛盾,就是自己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在和别人及自己较完劲后,夏洛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两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体贴入微的丈夫。

律师米兰达性格更是特立独行,反对传统道德对女性的定位,不做饭,不用传统的道德来约束自己。结果,反差最大的是,米兰达最终与酒吧的服务生结婚,认真地履行着母亲、妻子和好儿媳的角色。后来还辞去律师的工作,分出一部分时间给予她自己的家庭。米兰达倒是回归到了传统的轨道上来,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所以说,不管你是不是按传统的伦理道德来行事,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积极,你总是能最终找到自己幸福的归属!

三、灵魂与幸福

一说到灵魂与幸福的关系,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词:“心灵伴侣”(soul mate)。多么诱人的词语!在世界各地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心灵伴侣,可是又有几个人找到了呢?“心灵伴侣”到底是上帝的礼物?还是撒旦的“诱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令人不寒而栗。说不定,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谎言!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老农民一样,不管找一个什么样的人,都能凑合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个无稽之谈。可是,为什么许多人内心里总是期待着什么――我们苦苦寻求的“心灵伴侣”,所谓的心灵伴侣是不是就是我们自身的那个灵魂部分?原来就存在于我们自身?而我们却向外苦苦寻找,有人还为此遗憾终生?

在《欲望都市》里,凯利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确定有三个灵魂伙伴后(三个女伴),寻找适合一起玩乐的男人就变得容易多了。”(Having three soul mates already not make it a lot easier to spot a guy to have jun with…)也许真是这样,如果你的现实感不强,期望值又很强,那么生活只能是失望。有人认为,我们灵魂的部分就是上帝的部分,是关乎我们内心幸福不幸福的部分。有时想想可能真是这样。也有人说,知识分子是社会和人类的良心,按这种推论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知识分子身上灵魂的部分可能要比一般人的多。但很多时候,也只有否定掉这些知识分子性质的概念后,我们才能回到真正的生活。这好像又是生活当中的一个悖论。在影片中,凯利遇见了没有灵魂的人,至于什么心灵伴侣,在男性的朋友中就没有找到。王安忆曾觉得现在的人把爱情和性夸张了,可能真是这样,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受到外在的影响,总想达到外在的精彩和标准。等什么时候,自己不再和别人和自己较真了,可能就能真正找到幸福了!

注释:

① 《欲望都市》:六季电视剧及两部电影。

[参考文献]

[1] 徐娟.简析美剧《欲望都市》中传播的中国形象[J].中国电视,2010(01).

[作者简介] 张娟(1973―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英语文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电影及英语教学;周索英(1979― ),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英语文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电影及英语教学。

上一篇: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主体功能及其构思... 下一篇:英语原声电影中的字幕翻译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