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素材,为我增彩

时间:2022-07-15 05:07:00

“感动中国”已走过了整整十年。十年里,推出了一百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林秀贞、朱邦月、阿里木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刘翔、张艺谋等光彩照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季羡林、钱学森、朱光亚等睿智学者。不同的人物身上所蕴涵的不同精神几乎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各个方面。所以,每年公布的各省市的高考优秀作文中常会发现“感动中国人物”的身影。其实,无论是在平时作文训练还是高考中,“感动中国”人物都已成为学生们写作的重要素材。

但近两年笔者常听到不少学生哀叹:感动中国人物事例确实很感人,我们也喜欢用,但是用来用去,老是得不到高分。所以现在不用舍不得,用了又备感挫败,真是纠结啊!

确实,我们在评卷中发现学生运用这些事例常常出现失误,主要是:

1.胡塞乱套。有些同学很喜欢某位感动中国人物,或特别熟悉某位“感动中国人物”,在考场上,无论面对什么考题,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拉硬扯,把预先背好的事例文段写上,然后加一句似是而非的议论语言将其与作文主题扯上关系,便交差了。结果自然是用例牵强,无法证明论点,成绩可想而知。

2.平庸雷同。很多同学拿到考题后马上搜索脑中的资料库,自然,最熟悉的“感动人物”首先出现了。当发现某个“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能与作文主题要求相吻合,便如获至宝,不再进行独立思考与语言加工,把人物事迹写上便认为大功告成。结果,材料“撞车”,内容与语言雷同,评卷老师审美疲劳,作文分数也就高不了。

其实,写作中的事例运用考察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加工能力,所以要想不让“感动人物”事例变成“鸡肋”,就需从以下两方面下手,运用一些工具,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打造成自己的精品素材。

识记方面:袋子吸泵分辨仪,三样工具齐上阵

一个袋子,全面包容。收集历年人物事例,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并有意识进行背诵记忆,在写作中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比如,近两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有王伟、刘伟,2010年快男冠军李炜在学生中也影响很大,于是,在学生作文中经常可见“断臂钢琴师李伟”“舟曲之子刘伟”“王伟在汶川地震中……”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句段。“新张海迪”李丽和“最美洗脚妹”刘丽、同年获奖的“草原曼巴”王万青和火中救小孩的“英雄教师”王茂华也经常被混淆。所以,在识记时要有意识地对人物姓名、主要事迹等基本内容强化记忆,因为,运用事例不出现事实失误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个吸泵,紧抓细节。在了解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时,要关注细微之处,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尤其是大家不熟悉的、容易忽略的细节。

比如,朱邦月事迹之所以传扬开来是因其养子朱绍华在网上的一篇文章——《为爱而来》。朱绍华身患绝症,手脚逐渐丧失活动能力,只能用上网发文这种方式表达对养父的感恩之情。笔者一位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作文中多次运用这一细节,写“感恩”就用朱绍华为例,写朱邦月的事例时也用朱绍华的感恩来突显朱邦月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事例中许多细节也有诸多可发挥的空间。如胡忠夫妇留在成都相依为命的母亲与外婆;杨善洲那“我就喜欢他的老实”的朴实的妻子;刘伟在脚趾无法如手指般张开时的冷静思索、创新指法;张平宜在领奖时的所说的“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无奈与期盼……这些细节往往在大众的视野中一闪而过,但我们要用吸泵将这些别人可能并不注意的有价值信息尽可能多地收集到。掌握了这些他无我有的素材,写作时就有了更多出奇制胜的可能和机会。

一个分辨仪,归类整理。对于素材,吃透其内涵,才能恰当运用。不同人物有不同品格,其事迹昭示不同的人生哲理。央视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往往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的事迹,闪烁着不同的精神光芒。可以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精神“标签”。如: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低俗的,丑陋的,高雅的,美丽的,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生命的心和理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并从中感悟些什么,塑造一个更加成功的自己。我们从搏击巨浪勇救落水者的魏青刚身上,看到了一个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的英雄,从而塑造勇敢无畏的自己;我们从十五年铸成“倚天剑”的黄伯云身上,看到了一个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的能者,从而塑造坚韧不拔的自己;从于无声世界创造美丽的邰丽华身上,看到了一个克服残疾、创造奇迹的朴素女子,从而塑造顽强不息的自己。这些都是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他们感动和震撼着亿万炎黄子孙,就是这份感动,这份激励,促使我们塑造更加成功的自己。

——2011年辽宁优秀作文《塑造成功的自己》

文段用魏青刚的勇敢无畏、黄伯云的坚韧不拔、邰丽华的顽强不息从不同方向、不同侧面来说明“如何塑造成功的自己”,事例典型,揭示了这三位感动中国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实质,很有说服力。积累素材时就要进行分类整理,将有相似点的材料归类记忆,在运用时就可快速组合,从不同角度、层次来论证同一主题,合力并举,以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另外,同一人物也有不同观点取向。一个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往往汇聚了许多优秀品质,因而在运用人物事例时,就具有了多种可能性,可以证明不同观点。如吴孟超,可用于淡泊名利、责任、仁爱、精益求精、创新等话题,因而在积累素材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多思考:这些人物可以用于哪些话题,该使用素材的哪个部分来证明观点。

运用方面:心中一把尺,眼前放大镜,手里握铁锹

一把尺: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事例要为主题服务,因而要围绕主题运用材料来论证观点。所以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就是主题,将人物事迹中与主题相符的部分保留,无关的内容大刀阔斧地删去。我们来比较一下2011年两篇高考作文:

我们最熟悉的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他们给全国人民树立了一个诚信的榜样。

孙东林、孙水林两兄弟,孙东林是孙水林的弟弟。孙水林在武汉工作,在春节前说要回家团聚,回到天津,本打算跟家人小聚几天再回武汉工地,但看到新闻报导说临近春节几天会有雨侵袭,天津到武汉的路有可能被堵,交通不便。于是孙水林当天马上决定回武汉,争取在春节前把工资发给工人,当晚就携妻带子一家五口人上路了。不幸的是,路上天气突变,道路堵塞,武汉到天津这条路发生车祸,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孙东林得知情况后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提出自己仅存的现金马不停蹄的赶回武汉,如期给工人发放了工钱,钱不够孙东林还自己拿出6.6万的积蓄和母亲的1万元。

孙水林用生命诠释了诚信的重要性,为了如期给工人发工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难道不应该为这样伟大的精神而鼓掌吗?

——2011年广西标杆卷《做一个诚信的人》(48分)

放眼当下,古今一理。“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20年来,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为赶在春节前赶回武汉给农民工发工资,孙水林连夜从天津赶回武汉,却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遗愿,在大年三十前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把工资准时发到农民工手里。“新年不欠旧年帐,今生不欠来生债”。“信义兄弟”的诚信感动了我们,是诚信,让他们无悔,是诚信,让他们感动中国。

——2011年广西满分作文《人无信不立》(60分)

比较两个段落,就会发现两篇文章得分的差距在哪里。同样是写“信义兄弟”,第一个片段没有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与加工,只是将记得的材料一股脑地写上,文章冗长臃肿,将有价值的材料部分“淹没”,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个片段则精练简洁,文段句句扣题——诚信,没有一句废话,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显示出考生严谨的思维与很强的概括能力。

一只放大镜:活用材料基本细节,学会大胆演绎。只要合乎情理,任你想象加工。我们所搜集到的材料,往往都是比较简面的,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往往也只是素材的一小部分,所以在具体运用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给人物塑造一定的情境氛围或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致描写,扩充这些简单的情节,在读者眼前展现生动的画面,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

那是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虽然车祸的惨状仍刺痛双眸,虽然刺骨的寒风仍旧划过受伤的心口,虽然悲伤的心泉不断喷涌,但生者依旧拾起诚信的背囊,将死者未曾走完的路走完。那一张张的欠条,那一沓沓残破的钞票,那一张张农民工领到钱后喜悦的面容,还有那一颗诚信的心,无不诠释这诚信的重要。这场诚信的接力,是对死者的告慰,是对生者的赞扬。诚信之歌在那个寒冬冷夜唱响,温暖每一个孤寂的灵魂。

——2011年广西满分作文《莫使诚信惹尘埃》

车祸的惨状、刺骨的寒风、悲伤的心泉的铺陈让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个冬天的寒冷;一张张的欠条,一沓沓残破的钱票,一张张喜悦的面容,这些细节并未在电视中出现过,而作者合乎情理的想象与描写将诚信还款的场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两个画面对举,信义兄弟的形象更为突出,他们的精神更为动人。

一把铁锹:许多同学运用事例往往使用的是材料的表层含意,满足于给素材“贴标签”,没有自己独特深刻的思考,致使文章见解“皮相”,缺乏力度。所以,要善于从材料的表层进行深层挖掘。如长江大学救人英雄团体,学生们往往是运用在“见义勇为”的主题上。然而见义勇为的行为背后是什么,却常常不会或懒于去思考去挖掘更深的意蕴。听听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对他们的评价:

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刘姝威)

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涂光晋)

这些评价其实已告诉了我们,长江大学学生之所以舍身救人是因为他们内在精神中的社会责任感使然,他们的行为对修复和重构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想到了这些,文章的分析议论就显得深入而有力,同时也使素材的适用主题更为广泛。所以运用素材时要善于思考,挖掘人物行为背后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这精神对生命、对社会、对未来的深刻影响。

掌握积累与运用的六个工具,巧妙加工材料,让感动中国人物事例不再是“鸡肋”,成为最新鲜、最有力、最富于时代意义的精品素材。

上一篇:像蜜蜂一样勤劳不息 下一篇:情境创设与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