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7-15 04:36:07

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Connotation of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Guo Yiqun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China)

摘要: 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学方式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of their aptitude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in economics maj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bring together imparting knowledge, training abil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in teaching; emphasize on the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establish new quality-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on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式 体育院校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way;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22-02

0引言

现如今,为满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许多体育院校设置经济学专业,但都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而《西方经济学》作为高等财经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它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结合学校特色,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西方经济学特点与体育院校学生特点,针对《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改进,探讨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与原理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于一体,是系统反映和描述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原理、定律和理论,因此这门课程呈现出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分析工具多样,内容繁多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有把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体育院校经济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基本特点如下:

1.1 基础知识较差,且参差不齐体育院校开设经济学专业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高级人才是应时之需,但由于社会长期主观认为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方面人才,对体育经济学和体育院校开办经济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造成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不好,部分为调剂招生,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虽较高,但整体文化素质较差,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缺乏探索精神。

1.2 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方式过于教条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讲授,而此时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数理逻辑思维较差,对经济学学习中重要的逻辑推导、图表、图形分析和数学公式等内容,则明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3 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关注较少,缺乏实践锻炼经济学通过运用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诊断,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应用性较强,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把学习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书本知识上,对当前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基本经济政策缺乏了解和关注,理解也相对不深刻;另外经济学专业作为体育院校的新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实习实践基地不完善,也进一步造成学生参与社会经济实践的机会较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2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2.1 结合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因材施教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体育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当从应用的角度教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注重分析经济学理论对体育产业、企业经营的意义。在进行理论讲解中,通过大量与体育经营相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注重引导学生从体育经营企业的视角出发,思考理性的生产者行为决策,研究和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2 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有力结合 文化素质课教学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全面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需要精选教学内容,结合时事介绍前沿领域的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上来。

2.3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舵手地位

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教学中在把基本经济理论讲解清楚的基础下,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分析能力,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轴、练为主线”。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探索事物,强化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新性。避免“满堂灌”,引导学生自学部分内容,养成学生多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

2.4 在创业理念指导下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西方国家高校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现实下,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是根本。西方经济学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原理和理论都需要实践经济案例来验证。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实践,也将应用于实践,这与在教育中引入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是相符的。

2.5 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注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评估体系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方向,为高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3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保障。目前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主体化。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入手。

3.1 突破传统讲授法:提倡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法是指单纯的课堂讲授教学法,相对教条,学生具有被动接受性,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方式,在把经济学理论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通过生动的描绘、陈述,有启发意义的设问等,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例如在讲解短期成本知识中,可先讲授李宁公司在一周内生产运动鞋的过程,列举一些实际数据,然后提出3个问题:①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的联系:李宁公司的生产与其成本有何关系?②利用短期生产规律解释短期成本变化:能否利用李宁公司的生产数据解释其成本变化过程?③利用短期成本曲线变化的规律解释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否利用运动鞋平均成本变化来优化李宁公司最佳的工人数量?通过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产与成本的内在联系,掌握生产曲线与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

3.2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建设西方经济学网络教学体系西方经济学分析工具多样,一个理论可以用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等多种方法来表述和说明,因此教师在把内容熟记于心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清晰的表现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还可以生动描述经济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降低授课难度。另外,省去板书使授课的信息量和效率也提高。在制作好教学课件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开发网络教学课件,促成学生与教师间互动,在网上进行自由讨论,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建设一套以传统的教学管理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档案管理优势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和课程管理体系。

3.3 重视案例教学法:构建案例库西方经济学基本内容是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往往难以理解。因此需要通过结合具体案例,使知识得到深化理解。针对体育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选取现实经济中与从事体育产品的企业、体育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后研究,通过课堂分析讨论、撰写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中强化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把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 穿插使用讨论法:实施“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仅限于“黑板经济学”,更多的需要进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不局限于现有的理论解释,勇于进行创造性思考,在明确各种解释方案的前提假设、约束条件下,为某一问题提供尽可能多的结论或解释,并等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可以再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研讨,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讲完均衡价格后,讨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从奥运会开幕前到结束后的价格变化。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均衡价格形成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失业或通货膨胀等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3.5 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知识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繁多,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性质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加以化解,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例如,在讲述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时,首先对有关需求理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供给理论,则重点指导让学生对比需求理论,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文武,张国良,杨丽萍.西方经济学教学基础―经济情景[J].生产力研究,2010,(7):11-12.

[2]曹休宁,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7-198.

[3]张树安.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属性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8,(9):129-130.

[4]何苗.西方经济学互动教学五要义[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204-206.

[5]韩利红,薛光武.注重产出效应,强化案例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31-32.

[6]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7]袁书卷.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24): 60-61.

[8]丁谦,李录青.浅议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改进[J].当代教育论坛, 2006,(6):101-103.

上一篇:“全人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下一篇: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结业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