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思想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时间:2022-07-15 09:29:00

渗透思想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摘要:今天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通过教学实施,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思维的训练,形成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数学内容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学生获得数学思想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充分地用好教材,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掌握鲜活的、富有生机的、可迁移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 拓展思维 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结合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更有利于小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数学内容的精神,感受数学科学的精髓,帮助他们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初步学会思维,发展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呢?

一、教师备课,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可以找到两条主线: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各知识版块中,体现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不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也没有游离于知识之外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各种因素,按章节及知识板块考虑应渗透哪些,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并列为教学目标,使渗透成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二、过程教学,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为了教会学生思维,数学应该把数学结果的教学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数学问题的解决在于以问题的解决为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探索、猜想、归纳、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教学的重心应该定位在教会学生推理、教会学生思考上。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等学习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直观,使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在此,我特别注意强调底与高应该是相对应的,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推导方法,也为今后求证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提供了思维模式。这个推导过程也促进了学生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反复训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任何一个问题,从提出直到解决,需要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更多的是依靠数学思想方法。小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领会和掌握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在反复渗透和应用中才能增进理解。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学生可以领悟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但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转化为能力,还要结合知识技能的练习进行反复训练。通过训练,真正使学生从“朦朦胧胧”过渡到“明明白白”,直至主动运用。因此,教师对数学问题的设计应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尽量安排一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的问题,并注意在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深化对解题方法的认识。

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一题多解的练习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拓解题思路。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多次训练, 既增长了知识, 又能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未来社会将需要具有较强数学意识和数学素质的人才。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和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真正纳入教与学的目标。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显性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抓准数学思想方法与显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把知识本身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生的认知实际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运用,并逐步内化为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吴炯圻,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6).

(责编 闫祥)

上一篇:创造性挖掘教材,开启情感教育心路 下一篇: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