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 第7期

时间:2022-07-15 06:16:45

你本来是个害羞的观众,却莫名其妙地被架在台上,被迫参加一场你完全投入不进去的演出;或者你每天都苦练着演技,却总也看不到登台的希望。

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中,旁观,似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文学领域,自福楼拜始,主张创作应“客观而无动于衷”,相信现实有它自己的逻辑和因果,作者最好不动声色地消隐在文字后面,忠实记录就好,永远不必跳出来点评一把。――放在一切艺术领域也是一样。

作者是不是能够坚持冷眼旁观,搂得住强烈的表达欲和干预别人命运的冲动,――那几乎是我个人鉴赏一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唯一标准,无论电影电视还是文学美术。因为我觉得真的忍不住的话,至少可以不必标榜自己是现实主义。喜欢张扬个性的人,艺术创作有那么多空间,那么多手法,浪漫的、魔幻的、超现实的……唯独现实主义这条路最难,正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总是忘不了自己和自己那些雄心勃勃的理想是多数人的弱点,――所以做到的人赢得最多尊敬。

后来读了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书,方才明白,旁观,还是一种方法,是佛法修行中,一个重要的好用的法门。对于我们心中无时无刻不滚滚如洪流而绵绵不绝的杂念,以及因之而生的七情六欲,――无论冥想或禅修,这都是首先要面对的最大困难。对于这些念头,按不下,灭不了,斩不断,这样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旁观,像个外人一样地漠然旁观。据说这样的观想,可以帮助我们穿透无明带来的迷障,从颠倒梦想中渐渐察觉无常无我的真谛。

再回到此岸,人们都爱说人生如戏。既然如戏,就有戏台子和台上台下。台上有演员,有票友,也有赶鸭子上架救场的;台下自然有看热闹的,候场的,想上台而不得的…而大多数,还是沉默的观众们。在这个意义上,幸福是不是就意味着,要么,你是一个热爱表演的人,又如愿站在了明亮的戏台子上,俏生生的一个亮相,唤起满堂彩;要么你一开始就清楚,自己就是一个爱看戏的人,捧着爆米花坐在黑暗里,津津有味地享受一出好剧目,快乐知足。正因如此,痛苦呢也就意味着,你本来是个害羞的观众,却莫名其妙地被架在台上,被迫参加一场你完全投入不进去的演出;或者你每天都苦练着演技,却总也看不到登台的希望,无奈地坐在观众席里,唉声叹气自怨自艾,祸害得四邻八座都不能好好看戏。

所以,早一点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一个天生的演员还是一个好观众,对于过上幸福的生活十分重要。

其实俺倒觉得,较之燃烧自己照亮大众的艺术家,一个溜达着悠然欣赏艺术的观众要幸福得多,幸福本来就是一个世俗的字眼吧?你看人们纷纷赞叹梵高,可是又有几人愿意过他那样的一生?世人只艳羡聚光灯下的夺目和尊崇,常常忘记了那背后的付出。不肯牺牲自己的人即便站在台上,也不会是一个好演员。

所以,旁观终归是种智慧吧,不一定仅属于离群索居的隐士。旁观之意义在于,令我们入世做事的同时,常常存有一颗出世的心。拿得起,也放得下。

上一篇:歌川广重从东京到京都的五十三场风景 下一篇:选对烟草让男人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