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寻找铜锌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5 03:14:40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寻找铜锌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摘要: 目前在多金属矿床勘查的物探方法中,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是一种最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在分析勘查区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之上,合理布设测线,合理选取电极装置,通过分析整理激发极化法电测深数据,得到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地下矿体的赋存、分布等特征的地质成果资料,预测成矿有利区段,所圈定锌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在后来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得到了证实。

Abstract: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of polymetallic deposits exploration, the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 and IP sounding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geophysical 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logical data on the exploration area, this paper reasonably layouts the measuring line, and reasonably selects the electrode assembly.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data 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ground or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are got by analyzing the electrical sounding data, the favorable mineralization zones are predicted, and the the zinc polymetallic delineation ore prospecting targets are proved in the later geological prospecting permit work.

关键词: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多金属矿勘查

Key words: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IP sounding;polymetallic ore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84-02

1 地质概况

区内出露地层有:志留系中统回星哨组灰岩、页岩及砂岩;奥陶系中统大箐组白云岩及灰岩;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白云岩、粉砂岩及泥岩。区内已发现断层3条。F1走向北北东,F2、F3为区内的控矿断层,走向北西。

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及星点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2号矿体走向长近1km。矿山开采以硫化铅锌矿为主。

2 地球物理特征

工作期间,在测区内共采测岩矿石标本75块,测区内岩矿石标本中,极化率以黄铜矿最高,极大值达6.7%,几何平均值为3.2%,其次为硫化铅锌矿,极大值4.7%,几何平均值2.6%,白云岩及灰岩的极化率极大值约为1.5%,几何平均值在1%左右。矿体与围岩间存在着较明显的激电效应差异,具有一定的激电找矿的地球物理前提。

工作方法:

①在测区按1:10000网度100m×20m开展大功率面积性激电中梯测量面积为1km2;②在面积激电中梯所获异常上布设激电对称四极测深,设计测深点20个。

面积性激电中梯按规则测网布设。共12条测线,每条测线长900m。测线从北西向南东按100m间距10号编号,从100号至210号共12条;测点从南西向北东按20m间距双号编号,最小点号100号,最大点号190号。激电测深剖面共布4条,编号Ⅰ~Ⅳ,方位角均为42°,各剖面上相邻测深点间距离40m。

3 物探异常及推断解释

3.1 异常概述 在1km2、1:10000的激电中梯测区范围内,视极化率ηs的背景值较为稳定。ηs背景值在0.6~1.9%之间,平均1.5%左右。按2%、2.5%、3%勾绘了异常等值线。由于测区内ηs值普遍较低,故只能以ηs≥2.5%来圈定异常。共圈出视极化率异常3个,编号为ηs-1、ηs-2、ηs-3,见图1。

3.2 异常解释

3.2.1 ηs-1异常 位于测区南部,由两个北东向排列的ηs≥2%异常组成,极大值分别为2.6%和2.5%。2%等值线围成的面积0.02km2。有中-高值视电阻率异常与之对应。异常区出露奥陶系中统大箐组灰岩。ηs-1异常强度较高,推断为铜锌矿(化)体引起。在ηs-1异常上布置有Ⅳ号激电测深剖面,共10个测深点(见图2)。Ⅳ剖面上测深ηs有零星异常,其强度及范围均很小,介于矿与非矿之间,且该位置地质资料甚少,地质情况不明,故未做进一步推断。

3.2.2 ηs-2异常 位于测区西部,异常峰值3%,有中-高值视电阻率异常对应。该异常数据经质量检查核实,真实可靠。据地质资料显示,在ηs-2异常北东方向约100m处有黄铜矿化。推断为铜矿(化)体引起。Ⅰ号激电测深剖面布设于该异常上。剖面的CS1~CS8点测深ηs曲线呈明显的“G”型,ηs饱和值为2.5%~2.8%,大致出现在AB/2=600m处,其位置对应于ηs-2异常,推断引起ηs-2异常的极化体的中心埋深约为260m;CS9号测深点ηs曲线呈“K”型,推测该测深点已接近极化体的边界。见图2。

3.2.3 ηs-3异常 有4个点ηs值ηs≥2%,极大值为2.6%,有高视电阻率异常对应,表明极化体为高阻高极化。ηs-3异常处于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白云岩分布区,推断为铅锌矿(化)体引起。

Ⅱ号激电测深剖面穿过ηs-3异常及南西侧的矿化蚀变带(见图3)。总的看,Ⅱ号剖面ηs异常不明显,仅CS19点在大极距处有ηs=2.0%的小异常,因其附近有铅锌矿露头,所以推测该处异常与硫化铅锌矿有关。

将Ⅰ、Ⅱ号剖面连接起来看。以Ⅰ剖面的CS9、CS10点为界,南西段表现为高极化率,北东段表现为连续的低极化率。据以可推断,CS9、CS10点处可能存在一条北西-南东走向的断层或接触带,地下极化体受该断层或接触带的控制明显,这与已知地质内容基本吻合。

3.2.4 Ⅲ号测深剖面 布于测区南东部的215号测线上。对215线进行了激电中梯重测及激电测深测量,均未发现异常,其原因可能是灰岩裂隙水产生的离子导体激发极化效应形成了“假异常”。因面积性ηs异常经重测已确认不存在,所以不作Ⅲ号测深剖面的异常解释。

4 结论与建议

4.1 激电测区未发现对电法勘探工作有干扰的碳质岩性。已圈定的3个激电异常(ηs-1~ηs-3)均推断为铜锌或铅锌矿(化)体引起。测区属灰岩地区,可能有未知岩溶构造存在,故测得的视电阻率异常的性质难以区分。为尽快取得找矿成果,建议首先对找矿前景较好的ηs-2异常作进一步的地质检查,必要时投入深部验证。若有找矿效果,再验证其余异常。

4.2 通过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和激电异常区的激电测深,大致了解极化地质体或铜锌矿(化)体的分布情况及上顶埋藏深度,已圈定的ηs -1~ηs-3等3个激电异常均具有找矿(化)体意义,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矿产开发提供了客观、有益信息。

参考文献:

[1]杨猛.激电探测方法在墨竹工卡县笛给地区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14年3月.

[2]李本富.激电测深法在寻找铅锌多金属矿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

[3]姚惠明.激电测深在锌多金属矿床勘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4(07).

[4]孙磊,常响广,田增彪.激电测深在云南某多金属矿区的勘查应用[J].地球,2014(4).

[5]胡伦丽.激电中梯法在寻找多金属矿的应用[J].勘探与测绘,2000.

[6]孟小杰,蒋亮,王浩臣.激电在新疆索尔库都克东铜矿勘查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4,1.

[7]汪玉琼.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织金新麦铅锌矿区的综合应用[J].工业球物理学报,2008年10月.

[8]解立发,杨殿宇,刘吉,杨雷,孙丽娟.激电中梯在晶质石墨矿找矿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1(2).

[9]刘国兴.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年12月.

――――――――――――

作者简介:万豪(1989-),男,四川简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石油测井。

上一篇:高校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下一篇:D―异抗坏血酸钠对鲜切桃的保鲜护色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