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无效恐惧需要治疗

时间:2022-07-15 02:59:35

面对恐怖片,有人津津乐道,有人退避三舍,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处在想试试又不敢试的犹豫不决之中。恐怖片只是恐惧的一个缩影,但这三种反应足够映射着不同女人对待恐惧的态度。知难而进是值得羡慕的,却非人人都能拥有的勇气;退避三舍像是柔弱女人的不错选择,可是生活不像恐怖片,可以由你选择,当那些不受掌控的恐惧突然降临时,通过长期逃避来悉心呵护的脆弱神经,很有可能瞬间崩盘,失去韧性。

胆小不是错,大多数女人和你一样,害怕蟑螂、蜘蛛,害怕一个人睡,害怕午夜的小路,这又怎样?没人有资格要求你必须勇敢如希曼,除了你自己。因为你知道,只有正确对待我们身边发生过的或者可能发生的恐惧,才能让内心更加强韧。而逃避,绝对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何为恐惧?

Fear Itself

害怕、恐惧,这不仅是每个人曾体验过的情绪,更存在于整个人类的心灵之中。它是人体对特殊刺激的逃避行为应答,表现在语言、面部表情和心电图的变化上。在你还未有明确的意识、记忆之前,害怕这种应答系统已经启动。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听到响亮的声音,会突然双臂张开后又急速收回。这样的拥抱反射行为其实就是它害怕的最直接反应。一岁左右的幼儿会在与亲人分离时表现得很焦虑,拒绝陌生人的靠近和拥抱。当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与社会的融入度随之加大,害怕的事物和场所也慢慢增多。经验和本能总是教会我们新的恐惧。

有些害怕是健康的。比如害怕过独木桥,害怕在结冰的湖面上走,害怕身后没有遮挡物……这些害怕能够帮助我们远离潜在的危险,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然而有些害怕却将我们同社会、朋友、家人隔离起来,妨碍同他们之间的交流,对自己的心理造成持久的伤害,比如害怕人群,害怕植物,害怕电梯等等。更严重的后果是发展为恐惧症,引发不同程度的多种心理疾病。

女性丰富、细腻的感受机制,使得她们更容易“害怕”。有些来源于童年或少年时的成长环境,也有些来源于一些身边的事件。老师的某句评语、小区内设的灵堂、入室抢劫、电梯杀人事件……都是造成女性恐惧的来源。

远古的人们同野兽一样害怕火,却在掌握用火之后摆脱了这种恐惧。你也要学会治疗恐惧,让保护性的害怕为安全护航,让带有伤害性质的害怕远离心灵家园,健康而积极地生活。

如何处理恐惧情绪?

How to Deal with Fear?

当你知道自己害怕特定的场所或者物体之后,如何处理?

a.忽略或刻意避开特定的场所或物体;b.自我治疗、调整;c.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显而易见,c选项是克服恐惧最快速、根本之法。然而,对心理咨询行业的不信任甚至误解可能让很多人想而不愿,另外,主观性越强的人在心理治疗方面越容易产生抵触。

选择a的人,往往认为造成恐惧的事件不过是小概率事件,偶尔为之,也有人崇尚无为之道,以为长时间搁置,对某种事物的恐惧终将消失不见。自视过高或自我否定的人则容易选择刻意逃避的办法。在前者的观念中,害怕是失败的代名词,因此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恐惧;后者则对自己具有对抗恐惧的能力全然否定,选择逃避是无奈也是无知,因为隐藏负面情绪的恶果如同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一旦爆发,极有可能摧毁不够强韧的神经,从而引发抑郁症、神经衰弱甚至强迫症等并发的心理疾病。最关键的是,恐惧本身并未得以消除。

自我治疗?不错的选择,但得小心。大多数具有良好教育背景人士的心理自愈能力高于其他人群,因此他们深信,借助阅读和资讯的帮助,通过宣泄、倾诉、心理暗示或其他工具,恐惧最终得以消失。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自己找到了好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固然可喜,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仍然无法平息恐惧,高知人士更容易讳疾忌医,而这恰恰会引发更重的恐惧。

恐惧个案

Fear Files

“害怕进入电梯”

Fear of Being in a Lift

Yvonne的办公室在18楼,但每日上下班却必走楼梯,不知情的同事盛赞她锻炼身体的持之以恒,钦佩不已,只有Yvonne自己知道,那是因为她对电梯有一种莫名的巨大恐惧。

若万不得已走进那个“密闭的小盒子”,Yvonne就会感觉全身的血往头上涌,四肢冰冷。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贴着电梯壁,眼睛盯着显示屏。随着数字的变化,她的心跳也狂跳不止,时刻担心着会跟着电梯一起自由落体。电梯一停,她会以最快的速度像逃难一样冲出去。对于自己的症状,Yvonne也感到非常痛苦。

分析 WHY?

Yvonne的电梯恐惧在城市人群中较为常见。它可能来源于恐慌心态或者童年某个事件(比如小时候曾经历过电梯故障,被关在近乎黑暗的电梯中),可以算作幽闭恐惧症的一种。治疗电梯恐惧的办法不少,但在治疗之前,最好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过与电梯相关的不好的经历,当时是否存在特殊的环境或事件。若有,将会更好地帮助你找寻到治疗电梯恐惧的方法。

专家支招 The Means to Releasing Fear

(1)精神分析治疗:通过回忆、“自由联想”、或让自己进入封闭空间,体验身处电梯中的情境,先适应封闭空间。然后尽量试着和信任的朋友一起坐电梯,握住她的手,心理暗示“有朋友在不用担心”、“那么多人乘电梯都没事”,一步步修正担心,等基本克服对电梯产生的恐惧之后再尝试一个人坐电梯。

(2)行为疗法、冲击疗法: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松弛训练,在能保持自己放松的情况下,逐步或急速暴露在电梯里,使自己缓慢适应,或者快速适应。

“害怕待在高楼层”

Fear of Being High

Ann供职的公司设置在市中心的商务区,她对于在高层办公有种偏好,休息时从27楼俯瞰城市的感觉往往能冲淡所有的劳累和苦涩。然而,一次地震彻底地改变了Ann对于高层建筑的感官。摇晃的天花板、地板,桌上不停落下的物品,玻璃窗被挤压变形发出的尖利声响,强烈地留在了她的记忆中。

大震结束后一周,重新开始办公的Ann,坐在办公室便心跳加速,全身虚汗,对于任何风吹草动都特别敏感,而且总觉得随时会再晃起来。一靠近窗户,Ann的胃就开始强烈抗议,让她频频呕吐。走进相对空旷的会议室,她抛开公司不成文的规则,抢先坐在最靠近门的位置。

Ann不得不考虑换掉发展良好的工作,然而,适合她发展的公司地址几乎全在高层。个人事业与心灵恐惧的拉锯战,使她憔悴不堪。

分析 WHY?

经历自然灾害后,大多数人会留下强裂的恐惧后遗症,伴随剧烈的生理反应。比起其他恐惧事件的可以预防,突如其来的灾害造成的恐慌、害怕和无力,会不断在记忆中重播。自然灾害带来的恐惧,是整个人类的课题,也具有历史性和遗传性。

专家支招 The Means to Releasing Fear

(1)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主要来自未知,平时可以多收集各种自然灾害的资料,发生的概率和地点,最需要注意的应急措施等,像多震国家的市民准备应急包一样,通过科学的认知,确保自己的安全感。

(2)系统脱敏疗法:远离让你恐慌的环境、信息和人,远离紧张气氛,将自己放在轻松、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多和比自己勇敢、胆大、心细并且可靠的人相处,放松自己的恐惧神经。

(3)运动和工作是分散恐惧的最好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远途旅行暂时告别让自己恐惧的城市,给神经一个喘息空间。不要逼迫自己硬性去适应恐惧,那样会更糟。

“害怕夜归返家路”

Fear of Walking Alone At Night

Joey很害怕一个人晚上独自回家。她会不停地观察四周的情况,以免有人跟踪或突然冲出来伤害她。同时,她还随身携带防身工具。但无论怎么做,依然无法抑制夜间行走时恶心、喉咙发干的惊恐感觉,而且每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她就得冲着空荡荡的大街大吼大叫,否则无法前行。

为了逃避这种害怕的情绪,Joey几乎没有夜晚出来游玩的安排。平时同事下班后的聚餐,她要么找借口不参加,要么提早离场。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封闭,朋友越来越少,同事也有些孤立她的趋势。

分析 WHY?

治安事件是造成这种恐惧的最大可能性,加上对自身力量弱小的认知也会加深恐惧,还有可能曾经有过夜路被抢劫的体验。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害怕夜路与性格懦弱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专家支招 The Means to Releasing Fear

(1)森田疗法:学会放松,学会随和,相对忽视、淡化自己对夜路的恐惧,对自己的状态不要过分注意,对可能出现的紧张恐惧感不要惧怕,下决心去忍受,而不是逃避。不断暗示自己不会出现事故,或者接受别人的暗示。

(3)不用隐藏自己的恐惧,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并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情。循序渐进地让可靠的朋友送自己回家,从整段路到只陪同一半,用对朋友的信任感来冲抵内心的恐惧。

“害怕空荡荡的房子”

Fear of Being in Empty Space

小森她害怕空房间。最近她准备跟男朋友买套房子结婚,然而每到一个楼盘,样板间还是好好的,一到工地,总会因为小森突然出现的心慌气短而草草收尾。男朋友以为她最近劳累过度,提议暂时休整,小森却有苦说不出,因为她很清楚:休息无法帮助她摆脱空房恐惧。

每当她走进空旷的房间,感觉自己变成了一颗小果仁,天花板、地板和四周的墙壁则在急遽收缩,最后将自己……这种想象不可抑制也无法摆脱,让小森感到一阵窒息,心跳加速,手脚发软,几乎不能自控。此时的她完全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走出令她恐惧不已的空间。

分析 WHY?

这种恐惧较为特殊,很可能与过去的记忆或者与之相关的事件刺激而造成。也曾有过类似的个案:某女孩强烈要求家长搬家,理由是隔壁是间空屋子。而前不久,曾有个流窜杀人犯躲在其中,直到最后被警察发现。这个事件对女孩产生了极大的刺激,让她极度恐慌,总是害怕隔壁的空房会再度发生同样的事件,危及自身安全。

专家支招 The Means to Releasing Fear

(1)行为疗法、冲击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松弛训练,在能保持自己放松的情况下,逐步或急速走入空房间,使自己缓慢适应,或者快速适应。

(2)亲身感受法:在信任的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一边聊天一边走进空房。要充分信任陪伴你的人会保护你的安全,而他们会一直设法用别的事情来转移你对恐惧感的注意。时间可以逐步增长,陪伴的人数也可相应减少,也可以自己独自待在空房中,而朋友就在门外,假如感到害怕,要说服自己相信等候在外面的朋友能够随时帮助你走出困境。

温暖疗法,拥抱自己

Warm Heart to Be Yourself

和心理医生或者和值得依赖的朋友交流,是治疗恐惧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生活中,也可以尝试一些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内外双修,相信你的恐惧最终会渐行渐远。

1. 在布置蜗居时,多选择暖色调,慎用可能引发恐惧联想的黑、白、红。试想在雷雨闪电交加夜,白纱窗帘和柠檬黄小熊维尼窗帘,哪一款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更缓和?

2. 家居摆设尽量选择温馨可爱型,即便你很欣赏哥特式的黑暗华丽,但如果会让你在夜晚想到吸血鬼,建议还是放弃。

3. 独处时,不妨放一曲轻缓温柔的音乐,松弛自己的心情。

4. 多在令你恐惧的地方放置亲人、爱人的照片,他们的微笑会给你力量。回想幸福快乐的记忆,不断提醒自己,我生活在阳光里。

5. 隐约感觉恐惧来袭时,轻声歌唱、给亲人打电话或做运动,积极转移注意力。感觉无法承受的时候请尽快换个环境,深呼吸和冥想有助于快速地消除生理上的不适。

上一篇:矮个子 裙子让你变高挑! 下一篇:来吧,拆他们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