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私 第5期

时间:2022-07-15 02:09:26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在露天游泳池中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故意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有多少人会去营救他们。结果耐人寻味。在长达一年的试验中,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进行了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进行了营救:而当妙龄女子“溺水”时,营救人员的数字上升到50人。

心理学家称,这个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他们在跳下水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这个试验让人想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位职工平时十分吝啬,公司举行募捐什么的他最多出1元钱。但令人奇怪的是,最近他和浙北山区的一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他一次性就拿出了1000元。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基于自己利益”的潜意识倾向,说白了,许多人同时捐助一个人和一个人捐助一个人,当然是后者更具有成就感和具有期待回报的可能性。

人是“自私动物”,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认识和利用“自私”,而不是逆“性”而为。

一座城市的郊区有一座水库,每年夏天都吸引大批游泳爱好者前去游泳。而水库是城市自来水工厂的重要取水源,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自来水厂在库区竖了许多“禁止游泳”的牌子,但效果并不理想,人们照游不误。

后来自来水厂换了所有的禁止类的标语,公告牌上写着:“你家用的水来自这里,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保持清洁卫生。”结果,库区中的游泳者就鲜见了。

给他人铺路

薛馥香

有一个家属院,南北长约二三里路,家属院的东边是一条公路,公路与家属院中间隔着一片沿街商业楼,对面有学校、医院、市场。人们从家属院到公路对面,必须绕一个大弯,每天都要多走不少冤枉路。后来,家属院东边的沿街楼来了一家开海鲜酒店的,很多人都说这老板肯定得赔本,因为这个地方虽然靠公路,却并不留人,做买卖的在这个地段几乎都不挣钱。

但这个老板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仅在这儿开酒店,还把这个店面也买了下来,并开始装饰房子。令人奇怪的是,他把其中一间房子的墙给砸开了,改成一个家属院通往公路的过道。住在家属院的人上班下班接孩子都开始走这条过道,老板很和气,慢慢地和大家都成了朋友。在他那儿放些东西、留个话儿,有时孩子放学家里没人便在那儿等着做作业,老板一概热情接待,并且规定凡是家属院里的人来吃饭一律九五折。谁也不曾想到这家酒店的生意会那么好,每天到吃饭的时候,门前的车停不下,就停到别的地方去;有时桌子没了,可人还是在那儿等。这样的店,这样的生意,在这个城市里也是少有的,有人说是菜好吃,有人说是服务好,反正大家都爱到那儿去,有时在别的地方办完事,大老远的还得到这儿来吃饭。

老板挣了一些钱的时候,就把这个店面卖了,去租了一家大型饭店,买这个店面的老板依旧开着海鲜酒店,刚开业时,他也进行了装修,所不同的是,他把先前那个老板砸开的墙又给砌了起来,酒店便多了一个单间。新来的老板人很精明,凡是有利于生意的事,他都努力去做,但不知怎么生意却并不好,渐渐地门前冷落车马稀,生意一天天衰败了。眼看就要关门了,老板不甘心。就去问原来的老板。他说:我和你是在一个位置开酒店,我的厨师不比你的厨师差,为什么你挣钱,我却赔钱?原来的老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应该牢牢记住钱是装在别人口袋里的。老板回去想了半夜,终于恍然大悟,第二天便叫人把那面墙给砸开了。此后,生意果然红火起来。

上一篇:故事里的职场智慧等 下一篇:我第一次注射“杜冷丁”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