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略读课文作业设计的技巧

时间:2022-07-14 11:57:45

论略读课文作业设计的技巧

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材中既没安排识字、学词、学句的任务,又没需要思考的课后问题,仅仅在每篇课文前安排一个小引言。因此许多教师教学略读课文时或让学生读读过关,或划划文中的词语让学生抄抄了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精心设计略读课文的练习作业,引导中高年级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实践阅读中,逐步达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培养学生读书、动手、分析、概括的语文能力,会收到事半功百的理想效果。

一、提前预习,做好铺垫

略读课文本身就是在精读课文学习基础上学习内容的完善,学习方法的迁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相对于精读课文的来说,略读课文的预习更加重要。

1、巧用导语理文脉

人教版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设置了“导语”。细读教材导语,不难发现,导语不仅体现了年段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现了单元的目标,还体现了与精读课文目标之间的关联,更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预习略读课文时,我经常让学生先读懂 “导语”,然后根据导语内容设计课文内容填空题。然后根据学生设计的填空题进行修改,作为预习作业。

例如《祖父的园子》的导语是:这篇课文中的那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默读课文,说说“我”在院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因此我抓住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设计了填空题,达到提炼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文脉,提高学生阅读略读课文能力的目的。

(1)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小动物: 、 、 、 、 ;有植物: 、 、 、 ;还有美丽的自然现象:有 、 、 、 。

(2)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她跟着祖父在园 、 、 、 、 、 、 。作者在这个园子里感受到 。

2、预习卡片扣重点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发现、探究的能力。学生预习前,教师应有所引导,不同的年级,预习课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一般是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认识字词,读通课文,然后再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领会文章内容。四年级的预习则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展开想象,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等,但不要求过多。到了五六年级,教师则可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划生词,质疑句段,查阅资料,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

3、查阅资料作铺垫

作业以课文内容为“引子”、为“话题”,诱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处理、整合,使学习成为自主构建的过程,不仅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自主有效地学习。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丝绸之路》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作业:

(1)了解丝绸之路历史背景。(2)找一找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和图片。(3)搜集《丝绸之路》的故事。

同时,对学生搜集资料都要提出内化要求:首先要通读材料,然后选择其中一两点,用上两三句话在课堂上介绍,这样的要求使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二、巩固扩展,提升能力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因此,略读课文的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它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1、积累拓展夯基础

(1)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在精读课文中有背诵,抄写,默写等积累,而略读课文同样也要进行语言积累。《美猴王》让学生收集写猴子的成语。《与象共舞》摘录文中直接描写大象跳舞的句子。《金钱的魔力》把托德变脸的那一段抄下来。

在教学中还可以复述课文,见机赏读,培养语感,课外把最受感动的句段摘抄下来,进一步积累语言。

(2)感悟人文,加深理解。由于略读课文教学时间短,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精雕细琢,学生的感悟往往会肤浅或者淡化。因此,教师就需要设计一些作业,着力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如《半截蜡烛》如果颁发荣誉勋章你会给谁?为什么《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如果让你为这条铁路重新起名,你会叫他什么路?

(3)发挥想象,文本再造。略读课文教学作业设计要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出相应的训练作业,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例如五下第七单元就是感受人物的特点,学习从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感受人物的形象,于是在《金钱的魔力》我设计了:假设托德和老板发现我这张百万英镑是假的,他们会有什么变化?发挥想象,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 这样创造性的作业设计,不再把作业局限在抄抄写写上,而是让学生想象,应用,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迁移阅读开视眼

“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走出教科书的框框,也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语)课文只是指导学生阅读的一个范例,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点星火、一个源头,要由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形成燎原之势,形成奔腾之水。略读课文更是学生通往课外阅读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我始终把课外阅读的迁移当作最重要的作业。主旨一致:如《金色的鱼钩》――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内容相关:《刷子李》《泥人张》《快手刘》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景阳冈》――《李逵打虎》《水浒传》。

总之,略读课文的作业,我们要在减少练习量的同时,多花一点精力和智慧在练习设计上,既要注重预习 ,又要注重延伸,让我们的练习更优化,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川省平昌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加强中小学德育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