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之心,拳拳之情

时间:2022-07-14 11:53:01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华美的篇章,灿烂夺目的时代给诗歌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摆脱了齐梁余习的弊端之后,唐代诗歌在一大批诗作家和诗评家的努力下,终于实现在其成熟阶段的完满。

在一大批的诗评家中,晚唐的司空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司空图的诗主王维义拍,它主要以论诗而留诗史。前言中的作者简介使我感触颇深:司空图(公元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僖宗时曾仕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因政治日乱,遂称病隐居不仕。朱温代唐后,绝食至死。因忠而入仕,因乱而隐居,这是在战乱繁复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文人士大夫的典型生活历程。大济苍生的壮志既然无法实现,便转而寻求自身的洁守和超然。“独善其身”实在是无奈之下的不得已选择。而唐亡后绝食而死,却是将洁身守志推至极致!试想,诗人要背负多大的丧国之痛才能至此呀!对于司空图的殉国,我个人以为不能一概地以愚忠而论之。这恰恰反映了其性格的一个方面。

但是,我发现在司空图关于诗的主张以及他的这一主张的延续《诗品》中,他对艺术诣趣的偏爱却与他的生活之路有所偏悖!难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只是一句空话?

司空图偏爱的诗是有韵味的诗。记得在他的《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等作品中翔实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司空图认为:优美的诗歌其所表现的情景,应使人感到贴近而不肤浅,深远而含蓄不尽,像食品咸酸之外的味道那样,具有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即耐人寻味。

那么,怎样可以达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弦外之音呢?这就要在艺术创作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即一种“思与境偕”之美。只有情景交融,诗境结合,才能产生深远的韵味。司空图以自己的诗歌为例,他写早春曰:“花影午时天”,由午时烂漫的春花和日照后投射的斑驳树影,使人想起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一浓浓的春意又引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怦然心动的愉悦之情。

在这一艺术旨趣的指导下,司空图在《诗品》中极力推崇“含蓄”“冲淡”等风格,尤其倾心于王韦(王维、韦应物)之诗。他说他们的诗趣澄清俊远,像清澈的流水一样流畅,又说他们的诗风貌澄远、语言精致,表现出高雅的品格。这一切都折射出诗人对恬静闲然的世外生活的偏爱和对清幽淡远的澄味之境的衷情。他的《诗品》从表面上看,诗人标举的风格是多样的,既有“冲淡”“含蓄”,也有“雄浑”“豪放”等,但是细加体味即可看出,他的雄浑是要求“超出象外,得其环中”,他的“豪放”是要求“真力弥漫,万象在旁”……

由于其对“冲淡”“含蓄”风格的情有独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人的作诗题材和对诗评的全局把握。有人据此便把司空图湮没于一般的文人士大夫之流。除了它的《诗品》外,其他的不加多提,而我却不以为然。尽管政治的黑暗、国运的飘摇、个人仕途的不济赋予诗人很大的悲痛苦楚,但是诗人在这样的境遇下僻居一角,却没有消沉郁结或剑拔弩张,难得的对生活保持一颗典雅的心、超逸的心、美好的心、欣赏的心,而这也恰恰是诗人的可爱之处,显示出其真正的虚怀若谷,秉性醇善的性格,从这一点看诗人是出世的!也许有人要说,既然出世那为什么朱温代唐后绝食而死呀?我认为,出世和爱国是两码事!况且,我以为死并不一定意味着逃避和个性上怯弱无能,而恰恰是一种处世,一种生命完满的终结。正是因为出世了,死亦何惧?司空图的诗和诗评传达了诗人纯洁美好、超然脱俗的生活之情和出世之意,他的死亦彰显了世拳的赤子之心。这一点与陶渊明有所不同。陶渊明的田园诗历受世人推崇,被称之为“信之所至,犹如随口唾出”,但我总以为陶是入世的,即使是那句获得溢美之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使人隐约觉到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沧桑感。他的诗中始终潜藏着一股令其耿耿于怀、郁结难解的愤愤不平之气。

我想不单单是其性格中所蕴藏的淳美和高洁,单单是一部《诗品》也足以令司空图标以千古了!《诗品》的题材非常独特,以品论诗,古已有之。但司空图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将诗分为二十四则,每一则代表一品,即一种风格,每品以两字标题,用韵语写成,共写四言十二句。大量地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来描绘诗的风格特征。所以说,除却《诗品》的理论实质,仅其文本本身就可以看作为一本语言优美、极富优雅冲淡韵致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了其创作上的修养和情操,每每令我手不释卷。其中,最喜欢“典雅”和“清奇”两种风格。如《典雅》中:“玉壶,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行。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下有蹊流……”文字澹美,音韵铿锵,而且饱含诗意,读之余韵绕梁三日不绝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棉花中学)

上一篇:谈作文教学中的批与改 下一篇:从《六国论》看苏洵的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