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研究

时间:2022-07-14 10:10:19

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研究

摘要 以“三生共赢”为理论基础,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南特色农业发展为研究个案,分析我国贫困山区农业转型发展的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三生共赢;特色农业;转型;秦巴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274-02

Study on Qinba Mountains Transform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AO Ya-fang

(Han-water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anxi 723000)

Abstract With ″a good win-wi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taking specialty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Shaanxi in Qinba Mountains as the study case,the paper analyzed th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poor mountainous in China.

Key words a good win-win;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transformation;Qinba Mountains

农业是山区的基础产业,也是大部分山区的支柱产业,未来山区的新经济增长点,大部分离不开绿色植物的支撑。但山区农业开发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和挑战,以资源消耗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型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制约。秦巴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保有度良好,是全国第一大天麻产区。基于此,该文以“三生共赢”原则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证研究陕南特色农业经济转型,以此为中国山区县农业经济转型研究贡献实证素材。

1 “三生共赢”的发展准则

“三生共赢”是指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与生态改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三生共赢”的农业发展准则是对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的简要表述[1-2]。

1.1 “三生共赢”的生态经济属性

生态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前提及研究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认为“经济社会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并定义广义社会经济生产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而“三生共赢”原则中“生产”、“生态”和“生活”分别代表了这3个系统的主要特征。“三生共赢”理念为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领域提供了简明易懂和可描述的评价准则和实践目标。

1.2 “三生共赢”的区域经济属性

区域经济通常在具有特殊性、综合性、相对完整性和特定经济发展任务的“经济地理区域”内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在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框架内的经济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利用效率,以及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程度。“三生共赢”是生产、生态和生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共赢,空间层面的共赢就是不同区域的“三生”系统是否产生了协调发展的正外部性并最终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此外,“三生共赢”倡导基于区域禀赋建设“因地制宜的乡村生态道路”,否定按照工业文明的模板思维,去追求一个可供复制、推广的最佳乡村方案。这一提法与区域经济的区位综合要素理论基本一致。

1.3 “三生共赢”的时代生活属性

“三生共赢”的发展原则是对传统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它以生态文明的视域看待利益相关方功能的变动,否定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主体运作的自发性,也辩证地扬弃现代工业文明中政府和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推动作用,因为金融资源的扩张不但造就大机器大规模对自然资源的加工,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时代中人的生活幸福感持续下降。生态文明追求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三方协调发展,以及城乡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使得经济利益活动相关方和生产要素间关系达到协调发展状态,实现以“三生共赢”为标志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可持续[3]。

2 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三生共赢”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准则,选取陕南秦巴山区的特色农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当地农业经济转型。

2.1 陕南秦巴山区特色资源概况

秦巴山区位于我国中部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盆地的北缘、甘肃省的东南角以及豫西南及鄂西北接壤。在行政区域上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区和宝鸡市的太白、凤县,共29个县(市)。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秦巴山区的资源植物共有2 146种,实际上有利用价值的植物远不止此数,其中还包括许多栽培植物的原始类型的野生亲缘种。由于秦巴山区在第四纪冰川期受冰川作用影响较小,保存了一些古老珍稀动植物孑遗种,许多有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还未被开采。全国最大的杜仲生产基地略阳县位于秦岭南麓西段,地存量达5 534万株。蚕桑和食用菌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据有关文献记载,可食用菌60多种,其中当地群众有采食习惯的仅20种。安康地区的绞股蓝、魔芋等亦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生物资源,秦巴山区也是我国漆树、核桃、茶叶等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之一。

2.2 陕南“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实施

陕南有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充分利用地域生态的差异性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陕西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以生猪、蚕桑、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为主的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绿色“一村一品”经济。一是突出做大陕南绿色“一村一品”发展规模。围绕示范村规模化布局,以一村带多村,开展集中连片的“多村一品”专业化生产,逐渐实现“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和“一县一业”的过渡。二是强力提升陕南“一村一品”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实施全程标准化管理,积极开展相关认证,在“一村一品”示范村率先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确保绿色品牌的品质。三是全力打造陕南绿色“一村一品”品牌。把绿色作为陕南“一村一品”品牌创建的基本生命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对“一村一品”品牌内涵的挖掘,不断丰富品牌形象,做大、做强茶叶、蚕桑、核桃、板栗、柑桔、生猪、中药材等绿色品牌。同时依托青山绿水,充分挖掘汉水文化内涵,做大陕南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的品牌。四是加快建设推动陕南绿色“一村一品”发展的组织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村民营企业及农户之间的协作。发展一批中介服务组织,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生产。壮大一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发展农村民营企业、农村经纪人等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一村一品”建设中的作用。五是加强支撑陕南绿色“一村一品”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信息体系、市场体系、金融体系、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完善服务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加大对“一村一品”示范贷款贴息力度,改善提高“一村一品”的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加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发展“一村一品”注入新的活力。六是努力培养陕南绿色“一村一品”发展的人才队伍。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一大批农村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加强对示范村(推进村)驻村指导员、农民技术骨干和领导班子的培训,不断提高发展“一村一品”的带动能力[4]。

2.3 秦巴山区天麻产业实证研究

天麻属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及东北等省区,在现代食品、医药产品开发和产业体系构建中具有很高的研发价值。近年来,国内医药企业对秦巴山区所产天麻的青睐,加之天麻价格不断上涨的刺激,农民种植天麻的积极性高涨,仅汉中地区,天麻产量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20 t,上升至2012年的7 967 t,占全国总产量的 46%。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天麻第一大产区。目前,陕西省规划的天麻药源基地种植面积达0.73万hm2。随着陕西省天麻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了一批天麻加工企业。截至2012年底,陕西省内从事天麻加工并获得批号的医药企业有17家,共26个批号,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拥有天麻医药批号最多,共有6个医药批号,生产的强力定眩片在全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单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但像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这样的加工龙头企业很少,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截至目前,陕西天麻大多以原料方式消化,加之受交通因素的影响,天麻销售随行就市,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时常出现药农手中天麻大量积压的现象,严重挫伤天麻种植的积极性。另外地处秦巴腹地的种植区新技术推广体系投入不足,经过国家认证的规范化、现代化的菌种厂不多,诸如一口大锅、半间房,加上一个接种箱的小菌种厂不少。缺乏种植、加工、销售、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天麻科技创新与服务产业联盟,已影响到天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总结

秦巴山区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县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既有地理环境,也有地域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但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已把处于亚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偏远山区拉入到大规模社会分工的体系中,如前所述,秦巴山区已经开始规模化利用自身优势,开始了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

3.1 经济系统的转型

国内当前生态农业转型的发展模式有“主导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模式”和“超常农业发展”3种,其中“主导产业模式”适合生产要素结构和总量处于相对劣势的秦巴山区这样的贫困山区县,当地政府通过分析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等综合区位要素情况,选取了特色农业为当地实现“三生共赢”目标的起点。当地村民在认识到特色农产品在利润方面的比较优势后,种植积极性得到提高,区内的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核桃等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已形成了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的劳务、生猪、粮食的多元经济[5]。

3.2 社会系统的转型

特色农业的兴起对该地区社会生产意识转变和劳动力回归当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生产意识来看,过去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生产向以农业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经济转变,特别是现在的专业化生产也培养起了农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意识。山区乡村基本建设得到改善,新建了村村通道路和便民道路,山区电网也得到改造,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改善,许多村民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住房,购买了基本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也日益电气化。

3.3 环境系统的转型

随着对过去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水土流失、耕地荒芜、植被缺乏、洪水泛溢等现象日益减少,加之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实施,植被森林覆盖率达到了历史最好记录,一些多年不见踪迹的野生动植物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山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而又动态平衡的样貌得以还原。

从走访调研的材料分析得出,秦巴山区特色农业发展转型是以当地政府牵头和引导的,以综合分析山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的,以特色农产品在综合效益的比较优势为切入点的,带动了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政府、企业和乡民的协同合作是该地区进行特色农业生产升级转型的关键因素。此外,秦巴山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特色农产品生产用林的快速更新和生活过程中废物垃圾的环保型处理等。政府应当系统地总结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三生共赢”为基础理论,保证该产业在转型和扩张期的可持续性;对野地有必要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将其纳入当地循环经济模式中;关注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农村的生活问题,维护相关权利,以获得其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共同增长。

4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田大庆,王奇,叶文虎.三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与行为准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8-11.

[3] 诸大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9(11):47-53.

[4] 李强,胡仪元.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2,35(9):123-125.

[5] 黄海峰,李奇亮.贫困山区农村经济转型研究——以四川省通江县茶产业经济转型为例[J].农村经济,2013(8):46-50.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常见类型及其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