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师教育

时间:2022-07-14 12:01:47

论亲师教育

[摘要]在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的指导思想下,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时代教师,把爱自己的学生当做自己责任的教师,把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当做自己责任的教师,把新型师生关系融入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中的教师,真正懂得学记中的这段话“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言,敬其师而效其行”的真正含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关键词]亲师教育 师道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41-01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接受的母爱越多记忆力越好。在母亲细心呵护下成长的孩子,安全感越强烈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越快,越是拥有超强的记忆能力。这是否也说明,孩子在温馨愉快的氛围下更易获得新知呢?

中国教育有一句古训,出自《学记》,叫做“亲其师,信其道”。它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面对学习,就会起到一个爱孩子的好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亲”字,意为密切之至。一个学生能和老师达到密切的程度,必须双方付出感情。那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做学生生活的引路人,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和学生的相处中,老师和学生必须真诚相待,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关爱,学生就会把老师当做亲人、朋友。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叛逆思想也在逐步显现,表现强烈的孩子甚至会做出非常极端的行为。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指责,而有超乎寻常的反应,起叛逆之心,结果就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无视老师的讲解,最终受到惩罚的依然是学生。因此,成绩一落千丈者有之,举止反常、做出诸多越矩行为者有之,甚至被逐出学校,从此与学习无缘者有之。作为教师,每看到这些,都会唏嘘“亲其师,信其道”的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耐心和宽容,对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可能短暂的忍耐,一时的宽容对某些学生不会起到教育目的,那么这长期的工作做下来,教师无疑会成为这场拉锯战中的胜利者。因为谁又能否认爱的力量呢?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对外界认知比较早,有些想法难免偏激。说道理能懂,但真正实践却还远不够成熟,所以教师更应贴近其内心,多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真正导正学生的思想,才能够让他们乐于接受你的教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方可水到渠成。

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可见师者之重要性,要想赢得学生的爱戴,还要摒弃“师道尊严”,用平等的思想来对待学生,尊师重道,千载不易,而西人有云;“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就意味着无论在思想还是知识的灌输上,都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忽视学生的民主要求就会遭到学生的厌弃。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在压抑的课堂很难主动学到什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都是这个意思。教师要能有宰相的度量,要知道悉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也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弟子不必不如师,这亦是一种境界,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曾至,心向往之” 。

“亲师”可以依靠教师的德行来实现,但“信道”则需教师“学深”。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用自身魅力征服学生,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才会被学生主动接受。一个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站在讲台,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有儒雅的气质可以迷住学生,开口说话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成为你最忠实的听众,拿起粉笔美观的字体能赢得观众的欣赏,这都是硬道理。所以,资深教师会在业务上不断提升自己,姿势准确讲解透彻是最基本的。现在的初中生视野比较宽阔,认知世界的途径有很多,自然也算得“见多识广”,所以教师就不能孤陋寡闻,你的高度让学生仰视时,学生“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会竭力满足教师的要求,也才会在这种要求下有长足的进步。

在此前提下,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并且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还需学生摆正心态,主动向教师学习、询问、沟通,才能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从而有效仿的期待。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亲爱自己的老师,就会努力专注于完成教师所交付的任务,达到教师所期待的高度,才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尤为复杂,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学生显然不是宋濂笔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俯身倾耳以请”的学生,教师也不再是“未尝稍降辞色”的教师。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思想甚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身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都需要有表率作用,有榜样风范,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参考文献】

[1]杨筱艳.亲师教育丛书 领着孩子慢慢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7-1出版

[2]邓运林.开放教育亲师合作.高雄復文图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上一篇:高考阅读理解考情分析 下一篇:简评幼儿园语言活动《小猴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