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7-14 10:44:52

市政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对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立交桥、高架桥以及过街天桥等构筑物占市政道路的比重不断加大,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也越来越常见。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某桥梁为实例,结合自身管理经验, 分析几种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字:市政桥梁 病害 原因 措施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地大兴城市建设,桥梁成为了市政工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构筑物。从多年从事市政桥梁施工与管理的经验中发现,市政桥梁设计主要以套用标准图集为主,各地设计都比较相似,从而造成在不同地区反复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不仅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也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和美观。市政桥梁的常见病害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研究市政桥梁常见病害的产生的原因和防治的措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2、沥青混凝土桥面早期破损

沥青混凝土桥面早期破损是指桥面在竣工通车后一、两年内出现大面积破损或局部出现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沥青配合比未达到设计要求;②施工重视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③低温下过度碾压沥青混凝土;④桥面基层承载力不足。以上都是造成沥青混凝土桥面早期破损的原因,若不加以控制,在阳光照射和水分侵蚀的双重作用下,会加剧桥面沥青混凝土的疲劳开裂,大大缩短桥面的使用寿命。为预防这种病害的出现,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把沥青混凝土进场及摊铺过程的质量关,在混凝土摊铺、初压及终压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温度,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的碾压规程施工,以防横向裂缝的出现。

②全面考虑各层的综合强度以及桥面的安全性、舒适性及耐久性,不片面追求个别指标的高水平。

③严格控制沥青的延度,或直接采用改性沥青。在烧制沥青拌合料时,应防止过度加热,避免沥青“烧焦”。

3、桥头跳车

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桥台与两端柔性路基连接处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差,又由于桥头搭板与梳形板伸缩缝衔接不好,在桥头形成微小台阶,车行驶到此处时容易产生跳车,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对桥梁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产生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有:①桥梁一般处于沟壑地段,且桥台两端路基填筑高度大,工后沉降较大;②桥梁设计时对填筑及碾压考虑不周;③台背回填土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为避免上述病害,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用性能较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保证伸梳形板伸缩缝平整完好。比如采用的NJSF耐久三防伸缩缝,其维护简单、寿命超长,行车舒适且无震动,日常维护较少。

②桥头处应选用压实及排水性能较好的回填材料,以使填料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

③采用有效措施减少桥面铺装层裂缝,从而减少桥头跳车。

4、大体积混凝土开裂

在桥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桥台及桥墩等部位混凝土体积较大,容易出现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桥梁的设计阶段,安全系数偏小,且没有全面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②桥梁施工不按设计图纸进行、擅自改变受力模式及施工顺序;③使用过程中,未严格限制超重车辆过桥,并可能遭受大风、大雪、地震等灾害;④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变形若遭到约束,则在其内部会产生应力,当其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在车辆荷载和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不断扩展,不仅影响桥梁的表面美观、减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而且面层也容易发生剥落,从而降低桥梁的耐久性及抗冻性,严重时还会发生垮塌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在桥梁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拌合混凝土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不仅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最终收缩量。

②桥台及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在选择骨料时,应该选取级配好、强度高且粒径大的骨料。这样可以减小骨料的空隙率及表面积,减少水泥用量,进而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开裂。

③在高温下进行施工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是关键。可以用布盖住露天的砂石,以减少太阳辐射,也可在搅拌时添加冰水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冬季施工时,要避免混凝土早期被冻,因此必须在温度较高时浇筑混凝土,并在浇筑前对混凝土接触的冷壁采用蒸汽预热。

5、桥面车辙和鼓包

桥面车辙和鼓包的情况在市政桥梁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桥面出现大面积积水以及桥面严重不平整,发生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合理,细料及沥青用量偏多;②过桥车辆大型化以及严重超载。为避免发生这种病害,在施工与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沥青拌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时也要按照设计要求拌制沥青混凝土,严防细料及沥青过量。

②在沥青拌合物摊铺初期,要控制好通行的车辆,防止超重超大车辆在摊铺初期对桥面进行过度碾压,从而有效避免桥面车辙的出现。

③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车辙,则首先清除车辙内的尘土杂物,然后采用与原路面配合比相同的沥青混凝土重新摊铺填平即可。而对于桥面鼓包,则应当铲高补凹,重铺磨耗层混合料,保持桥面平整。

6、工程实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鸡路北伸桥梁是该区的示范性建设工程,桥梁全长386m,分为主桥和引桥两部分,主桥采用20m+33m+33m+20m的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引桥均采用20m一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下部为柱式桥台,V型桥墩,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全桥采用双向1.5%的横坡以及双向3.0%的纵坡,主桥与引桥、引桥与道路交界处采用NJSF耐久三防伸缩缝。桥面铺装层自上而下为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防水层+10cmC40钢筋防水混凝土。为避免上述市政桥梁常见病害的出现,该桥梁在建设初期就严格按照以上措施进行预防,在施工过程中也严把质量关,后期建成通车后,严格控制桥上通行车辆的载重,至今为止还未出现上述各种常见病害,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该区的示范性工程。

7、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政桥梁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政桥梁的常见病害成为市政建设防治的重点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市政桥梁的建设受到工期短、干扰大以及场地有限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市政桥梁常见病害的防治,我们必须做到思想上重视、技术上合理、管理上及时、措施上得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有效地避免桥梁通病的存在。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于德营.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3]涂常卫.道路桥梁面常见病害与设计和施工的关系浅析[M].中国工业出版社.

[4]杨文渊.路桥施工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黎增丰.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与设计和施工的关系浅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

[6]刘月波.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

[7]胡昕.桥梁施工质量缺陷与预防[J].市政设施管理, 2007(7).

[8]江要康.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原因及改进措施[J]. 广东科技,2008(18).

上一篇:在工业建筑中提高其防火防腐防爆性能的有效措... 下一篇:浅谈市政桥梁道路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