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2-07-14 07:56:25

“永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4月11日晚,央视曝光“上海华联超市等销售染色馒头”、“随意更改生产日期”、“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将过期馒头再利用”等问题。

您有没有想过,超市里每天都在售卖的熟食、生鲜,当天卖不完后是怎么处理的?其实最终都被我们吃了,只不过吃的地点不同,不一定只有买回家才会吃到。

当天卖不掉的熟食、生鲜去哪了

大多超市都有熟食摊位,人们购买熟食多半只留意过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但少有人知道过期熟食到哪儿去了,怎么处理的。

据《重庆时报》报道,近日重庆市多位市人大代表对过期熟食的去向提出疑问,但受检的4家超市中,无一位超市负责人能够说清楚。暗访结果是:过期熟食品有的是改了日期重新上市,有的则是降价处理给小餐馆。

“1斤卤菜,怎么样也要二三十元,只要没变味,就不可能轻易销毁。”曾在超市卤菜摊上班多年的王女士透露,每天卖剩的卤菜有数百斤,超市不可能一过期就销毁。至于这些卤菜去了哪里,王女士说,成色好的继续卖,差点的就再卤一次。实在卖不出去的,低价处理给一些专门来收的人,至于这些人拿到哪里去了,就不得而知。

“永不过期”食品是如何炼成的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无论生产企业还是销售企业,对于已经过期、应当销毁的食品都应制定台账。其中不仅要详细记录销毁食品的数量、批次,还要登记流向。

据报道,许多大型超市,只要给足上架费,基本就可以上架销售,下货架的可能性很少。一些超市基本上不管产品的销量,甚至一两年才会清理一次不好卖的产品。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货物不好卖――退货――修改生产日期――再上架,这就给生产企业将过期产品重新用于原料再生产留下了可乘之机。个别不良企业就会经过隐藏、更换日期或者作为原材料将过期食品二次加工后重新上市。

大多数超市对临界食品多“模糊”处理,或者在促销区内蒙混过关,或者与正常食品“搭车”销售。

另外,将过期食品换包装,大包装换小包装,进行“拆零”销售,而被“拆零”后的商品信息则残缺不全。

怎样计算过期食品?

保质期15天以上的,为保质期的20%,即一年保质期的食品,临界期限为2个月。保质期7天到15天的,为到期前两天;保质期少于7天的,为到期前1天或者到期当天。

食品过期是指超过了食品保质期,而保质期一般是企业根据食品的原材料、配方、制作方法和其他特点自行确定的。

理论上,企业应进行严格的试验,然后把试验中得来的保质期再乘以0.7或0.8,以得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时间。但实践中,大多数企业没有进行相关试验,甚至个别企业在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早于产品实际的生产日期,造成“提前出生”的现象。因此,单一的保质期仍然是一个模糊的名称,并无法完整地表现食品的质量状况。

按照法律规定,伪造或者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可处以500元至1万元罚款。除此之外,如果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它严重食源性疾患,则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应建立过期食品监控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法》虽然也有关于过期食品的法律条文,但除了笼统地说禁止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并且要及时清理之外,并没有说明到底怎么进行清理,怎样来监督。

过期食品是否退市,如何退市,目前在我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管措施。不清晰的销毁与监督界限, 使食品保质期实际上成了厂家的一个口头承诺。在这种背景下,“永不过期”的食品便有机可乘。

目前过期食品的退市,基本靠超市的自觉,至于退市后产品的流向,是进入游摊小贩还是农村,根本无法掌握。

最近厦门各大型超市设立了醒目的临界(快过期)食品专区,方便消费者识别。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进行集中陈列、降价销售,并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本区食品降价销售,请消费者购买后尽快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

禁止“永不过期”的食品其实并不难。对此,政府的职能部门应建立过期食品监控机制。对于一些由企业生产的食品过期的,应建立严格的“召回”制度,对于超市自制的熟食等,应该有透明的监管体制,如何处理,流向如何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给商家和企业留下“做手脚”的空子。

散装食品上市后,该食品区质量管理员、促销员应当每天或者定期对食品保质期进行逐件检查。如将不同生产日期的散装食品混装销售,必须在容器、外包装上标明最早的生产日期和最短的保质期。

另外,超市的电子台账管理软件每天自动比对,在设定临近保质期提示日及超过保质期日出现醒目提示,检索汇总归类数据,发现有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及时通知仓管员或者相关食品区质量管理员进行妥善处置。

国外严格监管过期食品的经验

加拿大:超市每天清理过期食品

在加拿大,几乎所有超市都会在晚上结业前的2 ~ 3个小时内,把当天或是第二天必须卖完的食物以非常低的价格卖掉。那些即使打折后仍未卖完的食品就被当成垃圾处理了。如果因极个别疏漏,没有及时把过期食品下架,一旦被发现或收到顾客的投诉,他们会马上将这些漏网之鱼处理掉,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自己的声誉。

在法律上,加拿大严格禁止销售过期食品。《加拿大食品和药物法案》中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可销售劣质食品。食品存放时间过期,会增大被细菌感染的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伤害,因此理所当然归属于“劣质食品”类。任何商家都不应以任何形式来销售任何过期食品。

英国:过了最佳食用期就得打折

每晚赶在超市下班前,购买既便宜又绝对安全的快过期食品,是很多英国人的做法。

超市里这些打折商品并不是食品过了保质期,而只是过了最佳食用期。英国食品标准局发言人说:“最佳食用日期标志着食物的口感,而非食物的质量。因此吃过了最佳食用期的食品,绝对不会导致食物中毒。英国环保组织“废品与资源行动计划”发起过食品节约活动,挨家挨户教人们怎么理解“最佳食用日期”,如何区分“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和“出售期限”。

英国《食品安全法》条例严厉,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具体情节就会被处以5 000英镑的罚款或3个月内的监禁。情节和后果十分严重的,最高会处以无上限罚款或2年监禁。

日本:过期食品再利用成新兴产业

饲料价格突破历史纪录,促使循环利用商店和餐厅过期食品成为应对手段。在日本,面对强劲市场需求,过期食品再利用成为新兴产业,前景看好。

日本每年处理大约2 000万吨剩余食品,过期食品大多来自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的商店或餐厅,意味着食物必须当天售完,否则只能抛弃处理。

每天,数以吨计的饭团、三明治从1200家便利店”运东京郊区的工厂,变身为动物饲料。 与常规饲料相比,过期食品制成的饲料价格低50%。“过期食品饲料”日渐受到农民青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德美:快过期食品用作慈善

德国和美国,即将过期的食品常被用于慈善事业。“救济餐桌”是德国一家拥有800家分支机构的公益组织,仅柏林市内就有13家。据悉,德国有七十万人定期到救济餐桌用餐和领取食品,通常都是免费,也有的要求用餐者支付一欧元或者五十欧分的象征性费用。

在美国,几乎每家超市每天都会拿出即将过期的食物捐献给穷人。美国农业部开展了多项食品和营养免费资助项目,提供的食品大多来自企业捐助。

新西兰:查出过期食物关店整改

新西兰对食品安全控制得非常严格。公司会派出检查人员定期上门检查食物情况及整个店的卫生情况。如果几次检查发现店里有过期食物,就会被要求关店整改。过期食物,超市会分类处理。过期的肉类食品直接扔进垃圾桶;乳制品由养猪场派人来收集做肥料;杂货食品和罐头食品送到慈善组织。超市食品外包装上通常有“食用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的标识。“食用日期”是指在这个日期之后继续食用该食品可能影响健康,超市必须停止销售。“最佳食用日期”是指食品的质量在该日期之后就会减低,但继续食用不会有健康安全问题。在合理存放的前提下,零售商还是可以继续出售过的,但通常都也会降价处理。

上一篇:有痔之士,莫发愁 下一篇:糖尿病,五彩生活中一抹淡淡的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