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激励学生的十种办法

时间:2022-07-14 04:44:54

班主任激励学生的十种办法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将本班培养成积极向上、奋发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坚强集体。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这种向上的信心呢?对此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目标完成;榜样感化;关怀信任;对比;鼓励

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过反思总结,我认为有十种办法可以激励学生,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一、目标完成法

日常工作中,给学生在学习、思想上制订一个合适的目标,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定目标时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合适的目标,经过学生的努力就能完成,这对学生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目标定一完一,不断更新,相继进行,学生、班级的成绩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荣誉肯定法

平时采用对学生、小组的成绩给予荣誉和鼓励的方法,对学生和班级都将有很大的促进。发一张奖状,给一个称号,如,“小雷锋”“小标兵”“集体小主人”“助人好学生”,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这不仅对荣誉获得者是个鼓励,同时,也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可形成先进更先进,中间成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

三、物质奖励法

小小的物质奖励也可以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实际班情购买适当的奖品,如,铅笔、橡皮、学习本等学习用品,针对学生的各种进步表现,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能做到鼓励进步,恰到好处。

四、榜样感化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情操去教育、影响、感化学生,会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学校提倡“弯腰”活动,班主任要首先去做,见到果皮纸屑石块等垃圾弯腰捡起来放到垃圾箱内,并经常做下去,学生也会去弯腰捡垃圾,真正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班主任要利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去教育其他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别人行我也行”的自驱力。

五、关怀体贴法

本法是靠情感来完成的。情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情感是教学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只有对学生真心关怀、处处真情,才可教育人、打动人、吸引人、团结人。关怀体贴法要求班主任体察人心,多与学生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常和学生拉家常,多家访、多谈心,帮助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倍感老师胜过家人。

六、信任依靠法

常言说得好“信任就是力量”。班主任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最能使学生产生被尊重感、亲密感。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大胆依靠学生、信任学生,对抓好班级工作大有益处,真正让学生认为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学生的信任要从思想上、人格上、能力上三个方面去做。

七、实际参与法

班主任要召开班委扩大会,让好、中、差的学生积极参与班务活动,班级的管理、决策让他们多提意见,多为班级出主意,既要多采纳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是民主作风的体现,又是对学生主人翁地位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促使他们争当班级小主人。

八、任务下达法

小学生比较乐意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教师抓住这点可转变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下达任务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让他们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绝不可漫无边际地下达,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奖励。下达的任务包括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和班级管理上的。

九、数据对比法

本法就是把平时学生行为的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不看不比不知道,一看一比心明了”,抓住学生的自尊心、争胜心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分类定期公布对比,看看谁做得最好。如,把各小组的纪律、学习、卫生、道德、班级管理等内容进行量化公布,可促使学生、小组不断奋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十、挫折鼓励法

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会直线上升。学生一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而这种紧张和不安可导致学生的反常行为,产生消极因素,进而悲观失望。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正确对待,讲明道理,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

(作者单位 河北省隆化县旧屯中心小学)

上一篇:情感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下一篇:构建“双效课堂”活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