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的漂白工艺

时间:2022-07-14 04:18:36

DIP的漂白工艺

脱墨浆的FAS漂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浆料的纤维组成(由废纸配比决定)与生产线的洁净程度。就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岳阳林纸)2#脱墨浆(DIP)生产线的生产状况,在实验室进行了DIP的FAS漂白工艺与成本的优化。2#DIP生产线为二段热分散、三道浮选的三回路配置,3#多盘浓缩机良浆经3#中浓泵泵送FAS漂白立管后进DIP贮浆塔,然后送抄纸车间配用。FAS漂白过程用蒸汽与化学药品均在3#中浓泵处加入。DIP原料废纸的配比为:进口8#废纸30%,国产废旧铜版纸15%,进口10#废纸25%,国产废旧书刊纸15%,10#港废10%,进口37#废纸5%。

1实验室FAS漂白方案

取DIP车间所用FAS(烟台达斯特克有限公司生产)与工业用NaOH(浓度390g/L)及3#多盘浓缩机良浆,在实验室水浴锅内分别进行不同碱比(m(NaOH)∶m(FAS))、不同漂白温度及不同FAS用量下的漂白实验。同时,为了了解浆料的返黄现象(生产中,FAS漂后浆在保温效果较好的贮浆塔中一般会存放3~6h),漂白时间为45min时,取部分浆料测定白度,剩余部分继续存放在水浴锅中,分别于3h、5h取浆料测定白度。3#多盘浓缩机良浆白度为67.0%。

2实验室FAS漂白结果与分析

2.1碱比(NaOH∶FAS)的优化

图1所示为不同碱比下FAS漂白浆白度的变化情况,FAS用量为0.5%,漂白温度80℃、漂白浆浓度为11.5%。从图1可知,当m(NaOH)∶m(FAS)为0.5时,漂白浆白度在不同时间段均为最高。与未经FAS漂白的浆料相比,FAS漂白时间为45min时,白度增值为4.3个百分点。当浆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化机浆时(8#废纸30%、10#废纸35%),漂后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返黄现象,其返黄程度随m(NaOH)∶m(FAS)值的升高略显增加趋势,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FAS漂后浆在80℃时存放3h,浆料白度下降约1.4个百分点;存放5h,浆料白度下降约2.7个百分点。

2.2漂白温度对DIP的FAS漂白的影响

图2~图8分别是FAS漂白温度为85℃、80℃、75℃、70℃、65℃、60℃、55℃时,在不同FAS用量下的漂白效果对比图,其m(NaOH)∶m(FAS)均为5,漂白浆浓度为11.5%。因DIP的FAS漂白白度增值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实验室的FAS还原漂白。影响DIP白度测定的因素比其他浆种要多,导致图2~图8中的白度变化曲线有个别的点不符合理论,但可以看总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①当FAS用量小于0.75%时,漂白浆的白度随着FAS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其白度增幅没有因FAS用量的增加呈现递减。对于FAS用量大于0.75%的情形没有描述,是因为在实际生产中,FAS漂白一是提高浆料白度,二是用来改变浆料色相,一般FAS用量为0.2%~0.4%,很少达到6%以上的用量。如果浆料白度达不到要求,生产车间不会靠增加FAS用量来提高白度,这样成本太高,一般会增加H2O2用量、成浆部分返回再经过一次浮选、改变废纸配比等手段来提高浆料白度。故对于指导生产,有FAS用量小于0.75%的情形描述已足够了。②当漂白温度大于75℃时,漂白浆的白度均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温度越高,存放后浆料返黄越严重。以漂白时间45min时的浆料白度与漂白存放时间为5h时的浆料白度差为例,温度为85℃时(见图2),白度约下降4.1个百分点;温度为80℃(见图3),白度下降约2.9个百分点;温度为75℃(见图4),白度下降约2.2个百分点。③当漂白温度为70℃(见图5)、65℃(见图6)时,较长时间存放,白度下降趋势明显减少,同样以漂白时间45min时的浆料白度与漂白后存放时间为5h时的浆料白度差为例,温度为70℃时,白度约下降1.4个百分点;温度为65℃,白度下降约0.5个百分点。

短时间存放,白度下降甚微;④当漂白温度为60℃(见图7)、55℃时(见图8),随着漂白后存放时间的延长,白度波动幅度明显较小。图9~图11分别是漂白时间为45min、漂白后存放时间为3h、5h时,脱墨浆在不同FAS用量下的白度变化趋势图。从图9可明显看出,当漂白时间为45min时,如漂白温度控制在80℃、85℃,漂白浆白度最高;其次是75℃、70℃、65℃时;白度最低的是60℃、55℃时。当漂白后存放时间为3h(见图10),漂白温度控制在70℃时,漂白浆白度最高,依次是65℃、60℃、漂白浆白度最低的是85℃、80℃。当漂白后存放时间为5h(见图11),漂白温度控制在60℃时,漂白浆白度最高;其次是在55℃、65℃时;白度最低的仍然是在85℃、80℃时。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脱墨浆的FAS漂白在开始的漂白阶段,浆料白度是随漂白温度的提高而升高的,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FAS漂白时间一般为30min,但在FAS漂白后浆的贮存过程中,温度越高,返黄越严重。图12为FAS用量为0.55%、m(NaOH)∶m(FAS)为0.5、漂白时间分别为45min、漂白后存放时间为3h、5h时,不同漂白温度下的浆料白度变化情况。

从白度变化趋势看,当漂白时间为45min时,浆料白度随漂白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当漂白后存放时间为3h时,浆料白度随漂白温度的升高而略显下降趋势;当漂白后存放时间为5h时,浆料白度随漂白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故控制好FAS漂白温度很重要。对生产中DIP车间的FAS漂白而言,应根据贮浆塔的液位合理调节漂白温度。如果液位较低,浆料贮存时间约2.5h(浆料在FAS漂白立管中停留的时间约30min),应使贮浆塔的浆料温度为70℃;如果液位适中或偏高,应使贮浆塔的浆料温度为60℃。

因在实际生产中,会因热损失导致浆料温度降低。例如,2011年12月23日上午,岳阳林纸2#DIP生产线3#中浓泵良浆温度为77℃,贮浆塔送浆温度为55℃,送浆用白水温度为46.4℃,纸机DIP贮浆塔泵送浆料温度为52℃,DIP车间贮浆塔液位为69%(浆料贮存时间约6.5h),经计算,DIP车间贮浆塔底部未稀释浆料温度为64.5℃,也就是说,浆料从3#中浓泵至贮浆塔送浆,历经时间约7h,浆料温度下降约12.5℃,平均每小时下降约1.78℃。

2.3DIP的FAS漂白成本优化

对含有一定量化机浆纤维的DIP的FAS漂白而言,在确保DIP贮浆塔送浆白度的前提下,可合理控制FAS用量、漂白温度、贮浆塔的贮浆时间而使FAS漂白成本最低。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及生产线生产分析可知,贮浆塔的浆料温度为60℃时,浆料的返黄程度很小,考虑到温度损失与贮浆塔液位,3#中浓泵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为65℃、70℃、75℃的情形较多,假设在这3种温度控制下,贮浆塔浆料的返黄程度接近,从图9的白度变化曲线可知,温度从70℃升高到75℃,达到相同的浆料白度可减少约0.06%的FAS用量。温度从65℃升高到70℃,当FAS用量小于0.3%时,浆料白度变化不大;当FAS用量分别为0.4%、0.5%、0.6%、0.7%时,可分别减少约0.05%、0.10%、0.15%、0.20%的FAS用量而达到大致相同的浆料白度。经计算,如果浆料温度提高5℃,达到大致相同的浆料白度,FAS的用量可减少0.065%,而FAS漂白成本相当。

3结论

3.1对废纸配比为进口8#废纸30%,国产废旧铜版纸15%,进口10#废纸25%,国产废旧书刊纸15%,10#港废10%,进口37#废纸5%的脱墨浆(DIP)的FAS漂白而言,碱比(m(NaOH)∶m(FAS))控制为0.5时,漂白效果最好。

3.2当FAS用量小于0.75%时,漂白浆的白度随着FAS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其白度增幅没有因FAS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3.3DIP的FAS漂白在初始漂白阶段,浆料白度随漂白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在FAS漂后浆的贮存过程中,温度越高,返黄越严重,时间越长,返黄也越严重。分别在85℃、80℃、75℃、70℃、65℃下贮存4.5h(浆料在FAS漂白立管中停留的时间约30min),浆料白度分别下降4.1、2.9、2.2、1.4、0.5个百分点。

3.4对DIP车间而言,为了获得较高的送浆白度,如果贮浆塔液位较低,应使贮浆塔的浆料温度为70℃;如果液位适中或偏高,应使贮浆塔的浆料温度为60℃。3.5如果将浆料温度提高5℃,在达到相同的浆料白度的情况下,FAS的用量可减少0.065%。

上一篇:多态性与山羊品种含量的联系 下一篇:纸机QCS体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