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时间:2022-07-13 11:42:04

浅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摘要: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通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师;实践能力;现状;途径;方法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用工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作为培养职业领域操作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给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中职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二是来自于工商企业单位的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三是外聘兼职人员,其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的人员居多。这些人经过在高校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初出校门、职业阅历单一,往往缺乏实践经验,普遍存在实践教学不足、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的现象。虽然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部分教师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教学能力,但这对于中职教育提出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模式来说,差距仍然很大。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如何提高中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国内大多数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中职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

1.在中职教师选聘上,优先选择有实践工作背景的教师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对中职教师的选聘上,西方发达国家除了要求教师有相应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学历证书),还要求有几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中职教师的选聘虽然不能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来进行,但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有实践工作背景的教师。从学校方面来看,在教师选聘上,应由单纯的学历要求转变为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实践工作经验;从政策层面来看,在教师待遇、人才引进政策上采取措施,吸引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充实到中职教师队伍中来。

2.高职院校师毕业学生可作为中职教师的主要来源

随着中职教育的普及,对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中职教师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培养基地,部分重点高职院校应承担起中职教师培养的重任。由于普通高等院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上更具备优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更接近中职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可以针对中职的师资需求,专门性地开展中职教师的培养和短期培训,为中职学校输送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人才。

3.加大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学习和交流的频率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可以为中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造机会。近年来,中职学校均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特别是企业对用工需求的增加,也使部分企业在用工招聘上更加依赖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这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职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学习交流,可采取教师轮流到企业实践锻炼,企业人员到校兼职授课等方式,促进校企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一方面能够让教师了解最前沿的实践技术,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4.调整学校管理模式,拉近教师与用工市场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拉近教学与用人单位的距离,提高教师积极性,具备一定规模的中职学校可实行“专业部制”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校以所设专业划分管理单位,各专业部在遵循学校总体原则和目标的基础上,全面负责本专业的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就业和学科建设,让专业教师直接面向市场和企业,为用人单位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技能人才。“专业部制”管理模式缩短了专业教学与市场的距离,更加适应“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专业部作为拥有更多自的组织形式,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更能够在生源控制、教师配备、教学安排、实训指导等环节全面适应用人需要,有利于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真正实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5.调整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师在工作中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但目前大部分的培训仍以理论培训为主,实践性培训偏少。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继续教育中教师实践培养的力度,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以台湾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培养为例,台湾教育部门制定了职业院校教师赴企业短期进修和挂职实践两套方案。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修,教育部门将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教师带薪带职到企业挂职实践半年或一年,所服务的机构与学校签订产学合作协议,并付给学校一定的费用。这些措施有效地将职业教育和产业界连接起来,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6.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主完善实践能力

随着生源的变化和社会对中职学生要求的提高,中职教师越来越迫切地感受到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自身对提升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很强烈。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完善实践能力,如鼓励教师利用自己的特长在企业挂职,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类社会性活动,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和继续教育学时中实践培训学时完成优秀的教师倾斜等,引导教师自主参与社会生产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四川省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农财部)

上一篇:注重德育教育构建和谐班级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