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视野下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依据

时间:2022-07-13 09:47:28

自组织视野下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依据

【摘要】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依据。认为贵州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具有其特定的自组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屏障性、地理区域范围的广阔性、人居水资源的缺乏性、民族及其居住地的多样性、区域内地质地形的多样性和城市地理的特殊自组织性。因此,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就应该走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促进,走生态城镇化建设道路。

【关键词】贵州特色;自组织;生态城镇化;小城镇;建设路径

资源严重浪费、环境破坏、水资源匮乏、文化遗产濒危、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等等,这些严重影响着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生态与经济社会问题,就是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中不顾实情而盲目追求或照搬外国和东部经验,进行城镇化“”的结果。贵州亦如此。这些问题的解决,已是迫在眉睫了。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反思其主要原因——城镇化“”,探求合乎宇宙世界本然规律的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路径。

一、自组织及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是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而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其主要研究自然、生命和社会等复杂自组织系统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与机制问题,亦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它主要包括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混沌理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元胞理论(也称细胞理论)、自组织临界理论(亦即沙堆理论)等。

赫尔曼·哈肯指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外界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1]我们认为,自组织是区别于“他组织”的一个哲学概念,是通过事物自动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地走向组织的过程与构型,是没有外力特定干涉的自然过程与构型。

事实上,宇宙世界的本然就是自组织的,其演化规律也就是自组织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活动绝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再次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已经正再次饱尝“”的苦果了,继续下去,就将是“自掘坟墓”。现在我们应该痛定思痛,要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具有当地本然特色的城镇化建设。贵州更应如此。

二、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依据

1、贵州特色生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贵州处于云贵高原的东部,境内没有平原,大都处于山区,并且全省61.9%的国土面积是喀斯特地形,不利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不便利,起点低、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水平低,因而其城镇化建设也就应依据这些客观情况而确定科学可持续的建设路径: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促进,进行特色生态城镇化建设。

2、贵州特色生态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主要依据

(1)理论依据及其适用性。其一,自组织理论与自组织城市理论。自组织及其理论前文已有介绍,此不赘述。

自组织城市理论(Selforganizing-Cities theiory)是由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同城市科学相结合而正在逐渐形成的科学理论,现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城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是当今城市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自组织城市理论认为,城市是自组织的,其形成过程就是城市系统内各要素按照某种规则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地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组织过程,它具有耗散、分形、协同、突变、涨落等特征与过程。自组织城市思想和理论自始至终沿着科学演进的前沿方向逐步成长,而有关成果在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向传统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邓德里诺(D.S.Dendrinos)等将混沌思想引入城市研究,提出城市就是混沌吸引子(chaotic attrictor)的思想。波图戈里(J.Portugali)于2000年发表名为《自组织与城市》的理论专著,系统地论述了自组织城市理论。还有我国在自组织城市方面研究较多的陈彦光教授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无论东方城市抑或西方城市概莫例外。自组织是城市演化背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手’”。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城市具有自组织系统的演化特征,这对我们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

根据中外学者关于自组织城市理论可知,从客观上说,贵州的城镇化过程也应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建设也就应该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遵循自组织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盲目地不顾贵州实情地进行大城市或城市群(圈)建设。

其二,他组织与他组织城市理论。他组织,是相对于自组织而言的,是指外部组织者根据其特定目的通过施加组织力促使系统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组织过程及其构型。这里的“组织力”是指促成某一组织或组织过程的主要动力。

他组织城市理论就是自组织城市理论开始逐步形成以前的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理论,如古希腊希波丹姆的“希波丹姆斯”城市模式、我国西周的“轴线对称都城”模式,近现代的霍华德“花园城市”理论、伊里尔·沙里宁“体形环境城市”理论等,再如现当代的生态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城市理论与新城市主义理论等也属于他组织城市理论,城市经营与城市服务等是城市他组织。

从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任何城市既是自组织城市,也是他组织城市,都应是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促进而形成的。在城市化建设中,要遵循自组织规律,以自组织为基础,当然,城市规划中的他组织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这种力量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地组织城市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在仔细研究它们自身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外力强化其中有利的发展趋势,规避不利的发展动向。Abercrombie早在1933年就指出:“城乡规划是在仔细研究对象本身以及外部关系的基础上,按其自然发展趋势加以引导。规划并不只是熟练的工程学、令人满意的卫生学和成功的经济学,而且是一种社会组织学和一项艺术工作。”[3]

其三,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认为,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根据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都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应满足八项标准:一是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二是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三是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四是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五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六是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七是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八是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该理论还认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内部的和谐三方面内容。我们认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应包括城市与自然、城市与社会的和谐,亦即不能因为发展城市而破坏自然平衡、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不能因为发展本城市而与农村、与他城市以及与社会失去协调,失去和谐。

事实上,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应走适合贵州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建设道路,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不能再搞“先破坏再修补”的“后悔型”老路子,而要进行各方面都和谐的生态型城镇化。

其四,新城镇理论。新城镇理论来源于1940年的巴罗报告,发起于英国,此后的卫星城规划、新镇法给予了其明确的界定。该理论趋向于小型化的城镇建设运动。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发达和人们对生活追求的变化,越来越多久居大城市、遭受现代“城市病”的城里人渴望到环境宜人的小城镇生活、工作。新城镇的规划思想和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规划建设了一大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新型城镇,为小城镇的规划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理论观点。

迄今为止,新城镇理论是西方最新的符合宇宙世界客观发展规律——自组织规律的城镇化理论之一,也是当今能够体现宇宙世界客观规律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理论之一。对于贵州的城镇化建设,完全可以借鉴新城镇理论,进行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建设,这样就可走“跨越式”的城镇化建设之路,即跨越“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的原始的逐步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直接建设最新的符合宇宙客观规律的自组织生态型小城镇,适当发展中等城市。

3、客观事实依据

(1)贵州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自组织特征及其城市辐射功能的极其有限性。贵州具有西部民族地区具备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自组织特性: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屏障性;二是地理区域范围的广阔性;三是人居水资源的缺乏性;四是民族及其居住地的多样性;五是区域内地质地形的多样性;六是城市地理的特殊自组织性。[4]特别是贵州没有平原支撑,山多平地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境内没有大的江河湖泊;城市发展受到土地、水资源等的严重制约等等。这些客观情况限制了贵州不适宜大城市或城市群建设,只适合以小城镇建设为主体,适当发展中等城市,保持原有的贵阳特大城市和遵义的大城市规模。

换而言之,贵州最关键的是自身存在着其它诸多客观制约因素:地广人稀,人口聚集度低,城镇化基础薄弱;环境限制,物流不便,工业化基础薄弱;民营经济不活跃;节能减排和环保的压力大,无法简单承接产业转移;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很难接轨国际先进产业;地方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普遍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等。尤其是原有城市之间的“大间距性”客观上限制了大城市或城市群的辐射功能,即贵州现有的各中等城市之间的距离都比较大,除了安顺和贵阳的间距相对小一点,也有96公里外,其他的至少有144.2公里(贵阳-遵义),就是小城镇之间的间距也较大。还有,全省17.62万平方公里尽管有697个规划建制镇,但分布不平衡,城市竞争力小,像这种情况要形成大城市或中等城市的辐射功能及相应效果,都是极为有限的。

(2)贵州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第一,城镇化效果不大,缺乏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缺失。进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增加非农业人口,增加农民收入。但贵州的城镇化进程对全省农民收入的增加仍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突出,人均收入差距拉大。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之比,在2000年是3.73:l,2011年是4.63:l(根据2000年和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计算所得)。城镇与周围农村的经济联系较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相互封闭性较强,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如贵阳、六盘水、遵义等城市的发展起因于国家的投资拉动,为这些城市输入了发达的技术与文化,外部迁入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40-50%,但周围乡村地区仍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城市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当地农民并没有从城镇化建设中得到应有的实惠。二是城镇化质量差。这主要表现在:城镇经济的总体水平低,综合效益差,城镇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强,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极少;城市发展各自为政,结构趋同,缺乏特色;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低;环境质量差;城镇管理水平尚低,等等。

第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贵州的荒漠化主要是石漠化,其面积达3.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53%,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重的地区。虽然至2010年贵州的人口密度不很大,只比全国的平均数高92.14人/每平方公里,但相对于贵州土地资源的质量,已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合理承载力,人口大为过剩,导致毁林开荒、坡地耕植、过度放牧,从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主要是石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后果。

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日益加速的石漠化进程已成为贵州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植被的破坏,城镇化建设期的土壤侵蚀率是农田的10-350倍(平均180倍),是森林的1500倍。[5]在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城镇化尤其是大城市群建设是一件很冒险也很困难的事,稍有不慎就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第三,城镇化加重了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首先,煤炭等能源的消耗及生活污废水的排放,导致城市化严重污染了城市本身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其次,城市化使人们拥有的汽车数量急剧增加所排放的尾气,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一起对城市上空的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例如贵阳市、安顺等,由于多年来工业发展中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导致该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极差,如2011年贵阳的空气质量在全球排名第965名。再次,城镇化过程中工业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如近年来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消耗能源,并有严重污染环境的中小型企业,即氯化铝、电解铝、铁合金、砖窑、造纸等任意排放“三废”,再加上化肥、农药以及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第四,城镇化加重了水资源危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工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水的消耗量极其巨大。贵州尤其是黔中地区严重缺水,河流稀少且流量小,地下水不丰富,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平衡,不仅仅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因素。水资源在贵州产业发展中的脆弱性,必然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瓶颈”,更是大城市及城市群发展的最大“瓶颈”。

上述主要问题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尤其是大城市或城市群(圈)建设的策略是否真正适合贵州当地和当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三、结语

总之,对于贵州来说,一是属于西部地区省份,具有与西部地区共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尤其是贵州的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其中喀斯特地形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6]二是属于西部地区发展最慢、经济基础最薄弱的省份;三是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是最差的省份之一,如2010年贵州省城市用水普及率92.1%、道路面积6.3平方米,比全国平均分别低4个百分点、6.6平方米;四是属于城镇化建设最慢的省份之一,并且其城市竞争力极小,在2010年全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省会贵阳市排名第90位,地级市遵义、六盘水、安顺分别排名第183位、第196位和第273位。因而贵州城镇化建设必须要根据这些实情来确定其路径与对策。

经过自组织理论、自组织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新城镇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应用考量,以及对贵州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客观自组织性的分析,以及对贵州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与反思,我们认为,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促进,进行特色生态城镇化建设是贵州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最佳路径,而不能不切实际地走大城市建设的道路,更不能盲目地走城市群(圈)建设的弯路。

【参考文献】

[1]H.Haken.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Springer-Verlag,1988.11.

[2]陈彦光.中国城市发展的自组织特征与判据——为什么说所有城市都是自组织的[J].城市规划,2006(8) 24.

[3]Hall P. Bring abercrombie back from the shades.Twon Planning Review, 1995,66(3).

[4]袁承蔚,袁名松.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环境特性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5).

[5]宝音,李百岁.乌兰察布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6]龙超云主编.中国西部概览·贵州[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2.

上一篇:建设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构建自主探究培养模式 下一篇:浙江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