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复合液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150例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13 09:35:56

【关键词】 甲强龙复合液;骶管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78-02

中图分类号:R 681.55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3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及工作紧张的增加,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等因素,腰腿痛成了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腰腿痛大多数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对腰腿痛的治疗,各家方法不一,有牵引、理疗、针灸、按摩以及手术治疗等。本院疼痛科于2008年4月份起,开展用甲强龙复合液改良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15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5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8岁。发病时间最短半年,最长15年,单纯腰痛60例,并下肢酸麻痛90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排除肿瘤、结核及严重全身疾病,即收入本组治疗。

2.治疗方法 ①甲强龙复合液的配制:取0.75%布比卡因3 ml +国产甲泼尼龙琥珀酸纳4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1 mg+生理盐水至20 ml,以下简称“甲强龙复合液”。②改良骶管阻滞注射法:患者俯卧在治疗床台上,髋部垫枕抬高臀部,取头低脚高位。穿刺点定位:在患者骶尾部先摸清,扪到两侧骶角,两侧骶角与尾骨构成一三角区,此区中央有一弹性凹陷,即为穿刺点并作好标志。穿刺方法:穿刺点消毒铺无菌巾,用5 ml一次性注射针头接装甲强龙复合液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穿破皮肤及骶尾韧带,有一“落空”感,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即注入甲强龙复合液,边注射边观察病人的反应,注药顺畅,局部有麻胀感,说明针尖进入骶管腔无误。约2~3分钟注完,按压片刻后用创可贴贴穿刺点,患者仍保持头低脚高位,俯卧30分钟后改平卧,视病人无特殊即可离去。必要时1周后再按本法注射,可连用3次。若用本法治疗后均无好转,即改其他治疗方法。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可正常工作,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腰腿痛明显减轻,不影响一般工作及生活,3个月内无加重;有效:腰腿痛明显减轻,可从事较轻的工作,对生活无明显影响;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

4.治疗结果 经第一次骶管阻滞后治愈42例(占28%),显效38例(25%),经第二次治疗后达到显效35例(占23%),有效30例(占20%),经第三次治疗无明显好转5例(3.4%),总有效率达96.6%,全组均无不良反应。

讨论

甲强龙复合液中的甲泼尼龙琥珀酸纳(简称甲强龙)是静脉应用的激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消除受累神经根的炎症和水肿,在椎管内吸收良好,不存在药物在椎管内残留的问题;配合应用少量长效局麻药布比卡因以阻断疼痛的传导,再加用维生素B12注射液以营养及修复受损神经腱鞘。另外,阻滞的复合液量大,可冲和、淡化椎间盘突出物渗出液的化学浓度,从而达到消炎、消肿、解痉、止痛的目的。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静脉淤血及动脉缺血,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神经根内压增高,发生慢性神经根炎性损害,释放出组织胺、缓激肽、白介素1和白三烯等炎症介质。此外,因髓核变性,其含有的乳酸氢离子、前列腺素E2和磷脂酶素物质,都有刺激和致痛作用,引起无菌性炎症。这就是骶管内注射激素、局麻药和维生素,以消除神经根炎症,达到解痉镇痛作用的理论依据[1]。改良骶管阻滞操作简单易行,麻醉专业医师均可采用此法,成功率高。本组全部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说明本法提高了骶管阻滞的安全性。

关于局麻药的浓度及阻滞总量的问题,笔者认为,局麻药的浓度应以最低有效浓度为宜。本组阻滞复合液总量为20 ml,布比卡因含量为0.112%,只作用于感觉神经,对运动神经无影响,因局麻药含量少,无毒性反应发生。因阻滞复合液只有20 ml,小于骶管腔容积(25~30 ml),所以不会造成药液容量过大,压力过高引起不良反应。至于20 ml复合液能否到达病灶处起作用,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L4~5及L5/S1为多发,而20 ml复合液在头低脚高的俯卧位时,完全能达到此节段。文献[2]也有类似报道,认为用20 ml比较适合,不主张用高浓度局麻及大容量的药量。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并腰腿痛的骶管阻滞治疗适应证,笔者认为,对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达50°左右,机械压迫较少,预后较好。对严重腰椎间盘突出或已经造成瘫痪的病人,仍以手术治疗为好。有文献报告骶管阻滞能获得与硬膜外阻滞同样的治疗效果[3]。笔者认为,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是该病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科学的、实用的、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梅芳瑞,张 崃,李长青.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40例前瞻性研究)[J].颈腰痛杂志,1999,20(4): 315.

[2]张涤非,关健强,贾运华.不同浓度与溶积局麻药骶管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性腰腿痛体会[J].颈腰痛杂志,2000,21(3):241-242.

[3] 封君品.硬膜外、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疼痛,2004,12(3~4):6.

(收稿日期:2009-06-11 修回日期:2009-08-10)

上一篇:牙挺辅以高速涡轮机切割拔除阻生牙705例体会 下一篇: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给氧疗法舒适度的观察